和安战记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外城陷落

    此时的白衣少年显得十分虚弱,跪在原地强撑着不倒下。察觉到桑仑刀锋的寒意后,他缓缓的抬起了头。少年的面容依旧是冷峻的,但嘴角和牙间却挂满了鲜血,看来的确是伤得不轻。

    突然,白衣少年的脸色露出了邪魅的微笑,开口向着桑仑说道:“有点意思。”话音刚落白影在桑仑面前闪烁,少年已然腾空而起,消失在了空中,这飘逸的身法不得不让人敬服。

    还站在原地的桑仑此时什么都说不出来,本就僵硬的身体,再度瘫软了下来,狠狠的砸在了地上。前排冲上来的几名丹戎勇士将重伤的三位都统迅速抬回营帐救治。

    此战看来谁也没有占到大便宜,但是博尔宁的献祭,却激起了丹戎勇士们无尽的仇恨。此时的丹戎军,士气大振,拿出了要决一生死的气势,攻势凶猛异常。

    而禁卫军已然死伤惨重,此消彼长之下,帝国的禁军开始疲于应付。战斗持续了一夜,第二日的清晨,帝都外城全部陷落,帝国禁军趁着夜色也都退守到了内城之中。

    早朝(五月初六清晨),帝都外城一日便陷落的消息震惊了朝野上下,大臣们早早的便来到皇宫,焦急、胆怯的情绪在大殿外酝酿着,他们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召唤和决断。

    不久,殿门缓缓打开,群臣奉召纷纷进入大殿,依照尊卑排序整齐站好。只听王公公高声喊了一句:“上朝!”大臣们便纷纷行君臣之礼并齐声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礼完毕,皇帝说道:“平身。”说罢,群臣再度齐声喊道:“谢陛下。”便纷纷起身了。

    此时的皇帝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开口问道:“听闻帝都外城已被攻陷,朕很意外,如此坚固的城防居然一日即被攻破。如今外城已失,内城更是岌岌可危,此等险境该如何化解,诸位可有良策?“

    此话一出,朝野一片寂静,大臣们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却没人一个张嘴说话。此时司徒谢煜斜眼看了看丞相李清,他见李清不动声色没有发言之意,于是便走出队伍恭首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见终于有人开口,顿时睁大了眼睛,满脸期待的说道:“爱卿请讲。”

    谢煜行礼说道:“陛下,帝都外城一日即被攻破,连禁军都溃败的如此迅速,可见本次丹戎战力极强,准备充分。

    而在汶水新败的玄甲苍狼军如今是否恢复过来,犹未可知,现如今帝都被围消息也传不出去,韩将军和他的大军如今在何处,我们也毫不知情。

    目前所知的李云去调动的冀州兵马即使跑断了马腿,最快也要二日后到达救援,但是老臣不禁在想我们的城防还能撑过两天么?

    以上种种老臣斗胆谏言,与其城破后玉石俱焚,陛下受辱,不如趁着手中还有筹码与丹戎和谈,签订盟约,请陛下三思!”此番发言谢煜讲的诚恳之至,但是说完话后他便低下了头,斜视又看了一眼李清父子,见二人还无动作,他便安心的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此时高高在上的皇帝端坐在大殿之上,从殿门望去,他是那么的渺小,近处一看他又紧锁眉头,一言不发。朝堂上也是一片寂静,甚至不少大臣听了谢煜的分析之后,不禁的发出了沉沉的哀叹。

    过了一会儿皇帝见朝上依旧没人说话,他怒而发问道:“大家都是这个意思么?都是要朕去与丹戎之贼和谈么?”

    话音刚落,丞相李清出来恭首说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讲。”皇帝不禁反问道:“你也要劝朕去和谈,签那个什么所谓的城下之盟么?”此时皇帝的言语中已经透露出愤怒的味道。

    李清咳嗽了一下,清了清嗓子缓缓的答复道:“启禀陛下,老臣认为和谈是万万不能的!反倒老臣认为必须要死战到底!老臣相信我们的将士们挺得住!我们的大齐挺得住!我大齐千千万万的百姓也挺的住!”

    此时皇帝的表情有些错愕,心里的怒气消了不少问道:“李爱卿此话怎讲,刚刚谢司徒的阐述,朕认为也是很客观的现实状态。”

    皇帝说罢,李清的情绪有些激动,颤巍巍的紧接着说道:“陛下!谢司徒此言误国啊!老臣昨天彻夜未眠,仔细的查看过前方战报。丹戎本次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攻下帝都外城,并非是我禁军战力不行,完全是因为丹戎的四位都统战力强大。

    这四位都统在丹戎号称“四大天王”,最差的一个也是天元境的高手,离石要塞的快速丢失,也与这四人相关。

    昨日之所以帝都还没有陷落,那是多亏了风烈宗宗主杨庆老先生的舍身相助啊,他老人家不仅击败了这丹戎四大天王,还迫使其中一位都统献祭了自己,开启了丹戎秘术-血狼祭!

    杨宗主猝不及防也受了伤,如今丹戎四大天王一死三重伤,已经无法再参战了,昨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丹戎士气大胜。

    加上我军城头守军遭到那四位都统的猛烈冲击,兵力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到位,这才导致了外城西门的快速丢失,进而造成了连锁反应,外城全线崩溃,一日便失。

    如今态势,内城虽然比外城低矮一些,但是敌军失去修炼强者的帮助,且部分大型攻城器械也难以进入城内使用。禁军也尚存一万五千余人,城内储备粮草足够支用一年。

    老臣认为坚守城池不成问题,日后,无论李云或者韩将军哪位能到达救援,我军都能解城下之围啊!还望陛下明鉴,不要失了皇家尊严!”

    皇帝听闻大喜,夸赞道:“好!李宰辅果真是忠义慷慨之人,国家柱石!刚刚这一番慷慨之词让朕振奋!”此时李清又说道:“启禀陛下,老臣还有一计。”皇帝说:“宰辅请讲。”

    李清说道:“启禀陛下,老臣这次要得罪人了,但是为了大齐也只能如此。老臣建议将帝都各位大人府里的护院,府兵都集中起来,与禁军合为一处,协同防守,还可张贴动员告示,征集百姓加固城防。还请陛下恩准。”

    皇帝听闻走到了群臣中间大声说道:“你们可愿意啊?”大臣们纷纷答复道:“臣等责无旁贷,必当为国尽忠。”皇帝欣然大笑说道:“好,那朕就放心了,此事依旧由大将军全权负责。李宰辅献策有功,朕甚是欣慰,特命进爵一等。”

    李清听闻连忙下跪谢恩,随后早朝便散了。

    此时已到了下午,城外的丹戎将士们已经将攻城塔拆开并运到了内城城墙之外,开始了组装,内城的城墙比外城要矮上五米左右,这等装备此时堪称攻城大杀器。

    黄昏时分,干劲十足的丹戎将士们基本上将攻城塔楼组装完成了,乌赫见天色渐晚,将士疲惫,因此便下令让丹戎勇士们休整一夜,明日天亮攻城。

    破晓时分,太阳猛的一下跳了上来,乌赫发觉城墙上仿佛多了许多人马,此时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顾不了那么多,乌赫下达了攻城的命令,攻城的最后一战正式开始了!

    城下的丹戎勇士们如潮水般向城上涌去,城上的禁军们意志十分坚定,毫无退缩之意,更是有不少城中百姓自觉的加入到了守城战役之中,帮助禁军守护帝国最后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