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内卷获得黑科技
繁体版

第27章 验证!

    “不可能,以窦老这性子,要真是他写出来的,估计早就拿出来显摆了。”

    在场很多人和郑云一样,都好奇也不知道这人是谁。

    但有一点他们几个人的想法是相同的。

    那就是上交这几份资料的绝对不是菁英计划的学员。

    “我觉得不可能,他们太年轻了。”

    “确实,这几个年轻人虽然都是好苗子。未来都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但以现在的能力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资料的。”

    听到这几个在各自领域甚至在国内科研界的都有极高地位的专家们此时坚信自己的猜测无疑。

    窦国友心里莫名就产生了一股极大的恶趣味。

    表面看起来严肃的不行,实际上心里不知道偷笑成什么样了。

    这时,人群最后头,一个男人忽然举手:“让我也说两句吧。窦老给我的资料我看了,是和耐热材料相关。”

    “就现在来说咱们华夏研究的耐热材料已经很强了,虽然我们所前两年独创出了颠覆性的耐高温材料,能够硬抗超过3000度高温的。一直都被应用在核聚变装置第一壁材料上。”

    “但根源上的中子轰击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但是这份资料中所论证的新型超轻质碳基微烧蚀防热材料居然能够抵抗6300摄氏度的高温。”

    “我的想法是与其在这里继续讨论究竟是谁写出了这些资料,还不如赶紧去验证一下。”

    此人一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他投了过去。

    “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也来了。”

    “真是活久见啊。”

    “难得吕疯子今天不发疯了。”

    会议室里响起嘈杂的议论声,从他们的关切和惊讶程度上,说话的这人在国内的科研界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

    “我同意吕院长说的。”郑云说道,“咱们应该马上去验证一下。如果能够证明这些资料是可行的,那么咱们大国,或许真的有称霸第一的能力!”

    时邦国这时说道:“让我也去吧。不过这个点,应该没有车了吧?”

    “这都不是问题。”郑云微微神秘一笑。

    很快郑云和窦国友以及时邦国带着资料火急火燎的前往了穗城。

    穗城,

    这里有着国家第二大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其算力和响应速度只屈居于第一的太湖之光。

    当超算中心的主任高健得知会有重要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前来时,他早早的就带着一众下属在停机坪等候多时了。

    一小时后,不远处响起了直升机螺旋桨的声音,高健面露喜色,做好了迎接领导的准备。

    只是当他看到橄榄绿涂装的直升机时笑容瞬间荡然无存。

    尼玛,不是直升机吗?怎么是一架武装直升机?

    印象里,高健原以为大人物是坐着民航直升机来的,毕竟这种派头就已经很值得他重视了,但万万没想到居然是武装直升机派遣。

    还他妈是“直-8高”!

    不仅仅是高健懵逼了,超算中心其他成员也都满是震撼,这种排场的人物到访超算,定然是有无比重要的事。

    历年来还从没有见过有这么干的领导坐武装直升机到那个超算中心的。

    震撼的心情伴随着强大的气流吹的众人在风中凌乱。

    直升机稳稳停下后郑云带着聚变实验资料走了下来。

    高健只一眼就认出了对方,“郑首长!”

    而看紧随其后的那位,更是让他当场没接到下一口气。

    “窦老也来了?!”

    “沃日……时院长您也在?”

    高健顿感头皮发毛,三位大佬居然同时光临了他们超算中心究竟为了何事?

    “别来这套。”郑云率先走到跟前,直言道,“这次特意赶来是为了验证某个科研项目的数学模型,希望你们超算中心能抽调一部分算力出来。”

    “算力?”

    高健愣住了,当然并非是他不知道算力是啥,而是这东西现在他压根就没有!

    单说国内算力最大的太湖之光从建成以来就在负责国内大大小小的科研运算事宜,对基础研究起着很大的突破作用,满打满算到今天为止基本上就没有闲下来过。

    更别说是天河二号了。

    他们超算中心接到的科研项目好多都排到了二年后。

    现在找他要算力,根本就拿不出来好吗!

    “怎么没有吗?我知道国内超算中心很多运算任务都排满了,但是现在我们手头上的项目是当务之急需要得到解决的,希望高主任你能配合一下,把部分不太重要的科研任务给停下来。”

    “额……穗城一所高校内的实验室目前在我们这做有限元的瞬态分析以及部分大自由度仿真分析,预计几个小时就能搞定,要不等……”

    “等什么?这点算力怎么够?!你在给我开玩笑吧!”郑云不悦道,这种高校的实验研究撑死了也就零点几的算力需求,要知道他们要验证的可是可控核聚变模型!

    “这……这不行吗,目前我们中心真没多余的算力了。”

    怕二位不信,高健还专门带他们去中心内部看了一眼,控制台显示屏上,天河二号目前运转状态算力正处在90%左右。

    一般超算中心不会让计算机满负荷运转,会空出一部分算力用来应付突发事件。

    所以这空出的百分之十基本上是不可能用的。

    郑云自然是清楚这一点。

    “还是那句话,我们这次确实有非常重要的运算任务,我只希望高主任你能帮我们这个忙。日后我一定会感谢你。”

    郑云和窦国友对视一眼,大抵都是这个意思。

    但高健却很为难,能让首长欠自己的人情那确实不可多得。

    但问题是超算中心负责运算的这些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不少专门的国家级实验室的运算任务。

    停掉谁的那都会引来对方不快,而且人家又不是免费在这里运算的。

    但凡停了被问责不说,还要死死得罪人。

    大概是看出他的担忧,郑云拍了拍肩膀说道:“放心吧,你停掉部分项目,我会向上面申请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总装部和中科院都会出面解决的。”

    “还有我们院。”时邦国补充道。

    话都说到这了,高健也只能是试探性问道:“那你们要空出多少算力出来?”

    郑云看了一眼窦国友。老家伙想了想,“大概百分之二十左右吧,如果不够就继续停。”

    如果只是简单的跑核能方程,自然是不需要这么多的,其方程式并不复杂,就算是敲键盘也能给你敲出来。

    但真正复杂的是其中的猜想,需要的算力非常恐怖。

    高健人都傻了,停掉百分之二十的算力,足够让他得罪起码国内三分之’一的华夏科学人士,别人推算都是占百分之零点几,能用百分之五的就已经算是重大项目了。

    “我能冒昧的问一下究竟是什么项目要这么多算力吗?”

    你丫的挖比特币都用不了这么多啊。

    然而接下来郑云的一句话直接让高健双腿发软。

    “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数学推导模型。”郑云补充道,“一旦验证成功,大国或将掌握可控核聚变!”

    一次震惊还不够,窦国友继续补充:“还有大量的可控核聚变材料学公式!”

    闻言,高健顿感头皮发麻。

    首长不可能大老远过来寻他开心。

    那么这极有可能是真的。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按照郑云的说法,验证可行,那么开始实践,便可以让华夏在不久将来真正掌握属于自己的可控核聚。

    而且其中还涉及到材料学,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学科,实际上是最限制人类发展的科学。

    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如果说可控核聚变能让人类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

    那么材料学的突破可以让人类接触到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路线。

    诱惑太大了,并且优先级也非常高,这足够说服高健,也足够说服整个国家。

    高健似乎下定了决心,既然这么肯定了,与其先等候审批,还不如先提前开始卖对方一个人情。

    “行!现在我就让人停掉部分项目。”

    “不过首长我希望在你们的运算项目结束后,我能看到上头的审批结果,也好给其他人一个交代。”

    郑云肯定道:“先斩后奏,我不会让你在学术上犯错误的。”

    为了筛选这些项目优先级,高健要在项目列表中和黄德海评判要被停掉项目是否重要。

    如果是那种推辞一段时间再运算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的项目就直接停。

    并且他自己还有一个准确的筛选目标准则。

    那就是除开项目重要与否外,还要看这个项目是谁的。

    比如华夏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粒子矩阵元计算项目,就算不重要,那也要先留着。毕竟人家是国家级实验室。

    没办法,科研界也有人情世故,高健本身就是在做得罪人的事。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不去得罪那些得罪不起的人。

    所以最先被停掉的大多是一些小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项目。

    看着正在被载入运算的核聚变数据,高健颇为好奇地试探道:“首长,我能问一下可控核聚变的推论论证是从哪弄来的吗?”

    “这个……”郑云看向了窦国友,“其实我也不知道。”

    任何一项科研运算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尤其还涉及到可控核聚变。更不是几个小时里能完成的事。

    将近过了十一天,超算中心终于联系了郑云他们。

    高健一脸兴奋地将一份运算结果递给了郑云。对方明显看到他的双手在止不住的颤抖着。

    “计算结果完全跑通,项目成功率接近98%,这意味着这份资料是真的,大国真的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可控核聚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