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内卷获得黑科技
繁体版

第59章 三座大山

    从李文强如此过激的反应看就知道出现了大问题。

    挂断电话后,陈业赶忙起身问道:“怎么了文强,难道是和咱们投资的那家公司有关?”

    “嗯,”虽然很不想说,但是李文强还是选择说了实话,“我那位同学告诉我,海斯公司的技术供应出现了问题,安省的这个分部不能再开下去了。”

    “不过他说了,我们投进去的钱会全部还给我们,这点不用担心。”

    陈业怕就是怕自己好不容易赚到的钱会打水漂,现在一听钱会回来瞬间就轻松了不少:“那就好。”

    只是陈渊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心想海斯专门研究国产高端芯片的,怎么在这个时候技术供应出了问题?

    不过陈业和李文强显然没有太关注这点。

    李文强只是因为老同学那边忽然出现了意外,让他们没办法继续把合作进行下去,觉得有些尴尬面子上挂不住。

    陈业则是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模样。毕竟只要钱回来了一切都好说。

    但陈渊所想的就有些多了。

    坏了,该不会国际形势又出现变动了吧?

    陈渊知道,老米虽然被天基武器给打服了,一时间不会明面上继续反复横跳着试探,但是在暗中使绊子,绝对不会少。

    果然如同他的猜测一样,刚吃完饭回到卧室琢磨这件事,就接到了郑云的电话。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想听哪个?”郑云的声音响起。

    陈渊说道:“坏消息是海外对国内的芯片技术进行了限制。而好消息是上面准备开始中重点扶持海斯研发完全自主独立生产的国产芯片?”

    “……”电话那头明显被震惊到了,沉默了足足好几十秒,才听到郑云佩服道,“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第一个收到这个消息的。”

    陈渊透过门缝看到饭桌上喝高了在称兄道弟的两人,笑了笑:“这不重要。”

    “好吧,你说的完全没错。”郑云详细的说道,“这也是海华那边的负责人向国科委求助这件事才真正被放在了明面上。”

    “怎么呢?详细说说。”

    “他们那边的负责人说东瀛忽然切断了原材料的供应,而且老米那也在设备和软件上出手了。”

    陈渊闻言就知道这事情太大了。

    “两个命脉全都被掐断了,这真的是打算把我们往死路上逼,想让我们无芯可用吗?”陈渊冷笑道。

    “算了,这件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好好负责南天门项目吧。”郑云不希望陈渊为此分身,毕竟南天门项目的重要性远比所谓的芯片重要的多。

    但陈渊却不这样想。

    任何技术的实现,往往是牵一发动全身。

    南天门计划核心技术是可控核聚变不假,但其中先进的芯片也是需要发展的首要!

    不管是天基武器想要进一步实现超精准的攻击,还是外骨骼脑机接口的运算速度,又或则是玄女战机、鸾鸟母舰的技术上都离不开芯片支持。

    所以,看上去芯片技术的裁制只影响到了海华公司的新款手机升级迭代。

    可无形中也影响到了行业的方方面面。

    所以在他们为此召开相关讨论会议时,陈渊也火急火燎的赶了过去。

    “你怎么来了?”当郑云看到陈渊大老远赶过来的时候,明显有些意外,“我不是说了,这事不需要你操心吗。”

    郑云也是无奈,他实际上是真不想让陈渊有其他的压力在身上。

    因为他才签署完南天门计划的相关保密协议,所以知道该计划有多么庞大和复杂。

    光是负责南天门计划就够他受的了。

    “如果可以我也不想管,但芯片技术已经涉及到南天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了。”陈渊有些无奈的摊手。

    “那……好吧。”郑云也没有多问,点了点头带着陈渊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内,杨天德等一众国家智囊团早已恭候多时。

    见陈渊入座后他显得有些意外,不过很快就调整好情绪说道:“我想大家既然赶过来了,就已经提前知晓海华遭受到了新一轮的芯片断供裁制,这一次相比以往是非常致命的。”

    “在座的诸位里,有不少是该领域的从业者,我想你们平时也非常关注国产芯片的发展,毕竟以海华为首等众多高新科技企业,想要彻底的摆脱卡脖子威胁,华夏芯要发展就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但实际上国产芯片想要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其实目前依旧还有很多问题和短板急需解决,例如半导体材料方面要看东瀛,而光刻机设备依旧还要看何兰。芯片设计软件、设备则要看米立坚。”

    一番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陈渊也忍不住点头,对身边的郑云说道:“所以不仔细分析不就不知道我们居然还欠缺这么多。”

    “生产芯片所需的硅和光刻胶等材料,目前主要依赖东瀛进口。特别是对于生产芯片的硅材料,需要高纯度的9个9纯度的硅。”

    “国内掌握这种技术的企业并不多。而在整个半导体材料领域,东瀛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占有19种核心材料中的14种,其中部分的份额超过了50%。”

    郑云也颇为无奈,感叹道:“没想到地方不大,手上掐住的核心技术还不少。”

    “呵呵,这就属于有个好爹了。”陈渊内涵了起来。

    郑云忍不住笑了:“是啊,所以我宁愿我们没有爹,就算是自己打拼也要拼出来。”

    两人的对话,虽然不正经,但听在周围其他人耳中就觉得这是个真理。

    自己掌握关键的原材料技术和产能才是重中之重。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硅材料领域,在其他半导体材料方面的依赖程度也很高。”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陈渊回头一看发现居然是工程院国家一级材料学院士吕长卿。

    他和陈渊相视一笑,继续道:“例如在掩膜材料、金属硅材料等方面,我们现阶段仍然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

    “所以芯片发展需要解决自身对核心材料的依赖,加大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投入,从而确保整个芯片产业链的稳定供应。”

    陈渊不得不认同这一点,但真正让他觉得有些骨干的是,不仅仅是材料缺少自主掌握,就连光刻机也是。

    “目前ASML公司几乎掌握着全球最高端的光刻机设备生产技术,它们能够量产5nm芯片,而国内光刻机设备才刚刚取得28nm突破,距离ASML依旧还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中芯,在几年就曾向ASML订购了一代极紫外光刻机,但也是受到老米方面限制,导致一直无法成功进口这台最顶尖的光刻机设备。”

    “所以目前我们依旧还无法生产高端光刻机设备,所以在短时间内,国产芯片制造水平想要得到全面提高,还是要依赖于ASML公司。”

    “这确实没错。”吕长卿颇为严肃道,“所以这是两座大山直接横在了面前。”

    “不仅仅是两座大山。”台上,杨天德意味深长,“还有第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