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巨商
繁体版

21、泉城

    (感谢书友柔之虎,kill1888,1432、6275的推荐票)

    收到15万两银子的马丁,知道中左所短期内肯定要消化库存,不可能再跟自己发生业务关系。

    他想着眼下无事,刚好可以趁此机会去泉城看看,顺便开拓一下客户群体。

    现如今马氏大本营的事务,可以说基本已经走上正轨,各处都有骨干人员能够独当一面,不需要马丁事事操心。

    马府由万科总管,应该不会出大娄子;老杜掌管白马庄,还在扩大规模,已经完工的养鸡场也交给他管理;李浩南统领保安队,还在加紧训练,大傻哥也过去帮忙;工坊交给了林清水负责,据说燧发枪的成品指日可待;宫本带领的日本国劳务输出民工队,就让他们协助白马庄和工坊的房屋建设,还承建了养猪场。至于南安所那帮雇佣军,除了留下王把总带着一些人在庄外巡逻,其他人全部打发去当苦力挖养鱼池。

    人力资源和现金流的日渐充足,让马丁雄心勃勃,将原本规划好的养猪场和养鱼池扩大了两倍,而宫本民工队和南安所苦力队又是第一次包工程,这就意味着他们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这两项工作。

    放在现代,如今的马丁好歹也是个集团公司董事长,不可能独自去泉城,身边必然要带几个跟班,以彰显自己尊贵的身份。

    他带上了万达,还有闲着的野鸡哥——现在他已经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叶继欢。

    这段时间野鸡哥一直很郁闷。

    他本想去保安队弄个副大队长当当,放在以往李浩南看在兄弟情分上肯定满口答应。不过现在李大队长已经立志要把保安队练成一支强军,以便在公子面前更有发言权,野鸡哥已经入不了他的法眼了,被婉言谢绝。

    野鸡哥心下不忿,心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就去找大傻哥商量,想帮他管理马府的安保工作。谁知大傻哥认死理,说马公子没有安排,他不能擅自做主。

    气急败坏的野鸡哥找到马丁诉苦,絮絮叨叨跟祥林哥似的。马丁听得不耐烦,想想野鸡哥手上还是有点功夫,就干脆让他给自己做贴身护卫,还帮他改个像样的名字。

    野鸡哥是个孤儿,无名无姓,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被人叫做野鸡。在铜锣巷跟着浩南哥混社会之后,也混成了哥字辈。

    马丁想着按他外号的谐音,起名叫叶继,想想不够霸气,干脆就叫叶继欢,心里还寻思着啥时把大傻改名叫张子强。

    秋香听闻公子要去泉城,就央求公子也带她去,毕竟她才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马丁略一思忖,泉城是繁华都市,应该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于是就答应下来。

    秋香不由得开心地搂住公子欢呼雀跃,马丁感到胸前被两粒旺仔小馒头顶住,不免有些尴尬,赶忙找个借口脱身。

    除了这3个同行的人,马丁还叫上两个精明能干的家丁,一行总共6人。

    他们带上一应的行李,包了3部马车出发。

    两个家丁在头一辆车上开路,马丁和秋香坐在第二辆车上,万科和叶继欢殿后。

    南安县城距离泉城府不足百里,这年头路上的马车不多,官道倒是畅通无阻,不过路面都是黄土路,没有经过硬化,坎坷不平,马车跑动十分颠簸,因此速度并不快。

    走了将近两个时辰,马车平安抵达泉城的南门之外。

    马丁吩咐停车,他跳下马车,远远地打量一下城池,比起南安县城,泉城的城墙明显高出一截,粗略一看城墙的长度,也比南安长了许多。

    其实泉城的城墙周长达到30里,比马丁想象的还要大。

    泉城又被称为刺桐城,宋元时期就以”刺桐港“闻名遐迩,被来自波斯和阿拉伯的胡人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口,也是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在元朝中叶之前,由于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就设在泉城,使得泉城府万商云集,海贸极端发达,港内停泊的商船超过1万艘。从泉城港出发驶往南洋的商船多如牛毛,有人夸张地说,可以从一艘船跳到另一艘船上,就这样接连不断地从泉城一直跳到马尼拉。

    但是到了元末,泉城府发生史称”亦思巴奚兵乱”的叛乱事件,当时泉城府居住着大量的各种肤色的外国移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沿用蒙古人对西域人种的叫法,统称为色目人。

    在元朝,蒙古人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相当于太君,自然是第一等;色目人相当于是西方列强,属于第二等;汉人特指比较早归附元朝的江北人,地位相当于沦陷区的亡国者,位列第三等;而死磕到底的南宋地区的人,不叫汉人叫做南人,相当于国统区的人,地位最为低下。

    当元末胡建的南人起来造反时,病入膏肓的元朝官府根本无力抵抗,作为元朝二等公民的色目人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就站了出来,组织军队在胡建各地镇压义军,并趁机取代了元朝官府的统治权。

    但是色目人相互之间又在争权夺利,打打杀杀长达10年之久,整个泉城人口死伤无数。

    后来,元将陈友定崛起,才平定了这场叛乱。

    陈友定被朱元璋俘虏后,明朝依旧保持元朝泉城路的管辖区域,下辖南安县、同安县、晋江县、惠安县和安溪县,辖区大致囊括了后世的泉州、厦门和金门,地盘还是蛮大的。

    但是到了明成化年间,市舶司迁往富州府,倭寇逐渐兴起,朝廷海禁政策的加强,加上西洋人武力进军东南亚,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泉城府便日渐式微。

    即便如此,泉城港依然是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大港口,只是官方的贸易已经绝迹,也没有了西方人的商船。

    马丁一行人进了泉城府,这里比南安城热闹了许多,街道两边的店铺也是鳞次栉比,马丁留意一下,看到这里的货物品种比南安城要丰富得多。

    他们在热闹街区先找个落脚的客栈,要了几间上房,安置好行李,又在客栈里随意吃了点午饭,众人乘车都觉身子乏了,各自回房休憩,唯独万达得了马丁的指令,出门去了。

    马丁一觉醒来,已经是午后未时,秋香早已醒了,见公子起床,忙打来热水给公子净面。

    马丁洗完脸,打开门,万达等人已经恭候在门口,他开口问道:”见到丁老爷了吗?“

    他们一路走来,已经打听到泉城府海贸生意做得最大的,便是这个丁云峰丁老爷。马丁有意去拜访他,于是让万达去打个前站。

    万达点头道:”小的先到他府里求见,不过他没在府上,家丁也说不清楚,小的又到他名下几家商号打听,方知他今日去了东门码头货栈。”

    马丁点头道:“走吧,咱们就去会一会这个丁老爷。“

    万达吃惊地问道:“公子,这般贸然前去,只怕太过唐突。丁老爷若是不见,如之奈何?”

    马丁有些奇怪,这丁老爷生意做得再大,也是一个商人,还会端架子吗?

    万达忙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我方才打听到,这丁老爷身份颇为特殊,他是陈埭丁家的旁支,丁家乃是泉城一大望族,非常人可比。”

    原来,这个丁家确实非同小可,自明朝开科伊始,代代都出进士,也就是家中每一代都有人在朝中为官,从未断绝,这同年、故交、门生遍及天下,在泉城的势力也堪称根深蒂固,首屈一指。

    丁云峰虽然只是丁氏旁支,但背靠大树好乘凉,跟泉城官府各级官员关系都极为熟稔,就是现任泉城知府王猷,目前也打得火热。

    故此,他即便明目张胆地进行海贸走私,也无人过问。

    马丁撇撇嘴,无非是官商勾结罢了,没什么稀奇,只要自己亮出样品,他会无动于衷?

    见公子执意要去,万达自然不敢再说什么。

    当下马丁让两个家丁陪着秋香去逛街,自己和万达、叶继欢径直去了西门码头。

    两个家丁知道秋香虽是丫环,却深得马丁宠爱,说不得迟早就是通房大丫头甚或妾室,哪敢怠慢,也一路奉承着上街去玩。

    泉城港其实是整个港湾的统称,包含了很多码头。东门码头便是其中之一。

    马丁三人一路走来,只见东门码头算是一个颇具规模的码头,全部由长方形的条石砌成,有几条同样由条石建成的栈桥,可以停泊众多的大型海船,不过目前泊位上的船只并不多,而且吃水很浅,显然都是空船。

    看到此情此景,马丁不难想象当年这里的繁华气象,不过眼下码头已略显破败,风化的岩石也处处缺损,让人不胜唏嘘。

    码头紧挨着一条青石板大路,在路面的另一侧,是一长排挑高5米左右的房屋,也是全部由条石建成,足以抵御台风登陆。

    这里,就是海商们的货栈所在地。

    万达随便找个伙计打听了一下,得知丁云峰的货栈,就在这排房子的尽头,连着10大间打通的屋子,都是丁家的货栈。

    马丁三人走了过去,刚进丁氏货栈,迎面就看见堆积如山的货物,无非就是生丝、药材、绸缎、瓷器之类,胜在数量众多,但并无出奇之处。

    一个看似账房先生的人见三个陌生人在此探头探脑,正待喝问一声,又见马丁的气度似乎与众不同,当下不敢造次,拱手问道:“不知几位光临本栈,有何见教?”

    马丁说道:“鄙人马丁,久仰丁老爷大名,特前来拜会,还请通禀一声。“

    账房先生一听,这些人还真是不懂规矩,哪有这样没有拜贴预约时间,就这样上门冒昧来访的人?

    他正待婉言拒绝,就见马丁从袖中取出一面从车上掰下来的后视镜,道:“你将此物交给丁老爷,见与不见,由他决定。”

    账房先生眼睛一亮,知道这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忙捧着镜子去了。

    少顷,他折返回来,十分恭敬地说丁老爷请三人入内叙话。

    三人跟在他的身后,走进里间,就见这是一间极大的屋子,屋子正中的太师椅上,端坐一人,年纪五旬开外,精神矍铄,正在审视那面镜子。

    在他的周围,莺莺燕燕环绕着10多个绝色美女,揉肩捶背,撒娇卖萌,不一而足。

    这个艳福不浅,堪比中东油王、印度土司的老者,莫非就是丁云峰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