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巨商
繁体版

67、辩论

    丁启桢的大名,对于同时代立志科举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童生虽然愚钝,连个秀才都没能考上,但不并妨碍他对这个名字如雷贯耳,见到自己心目中的大神竟然亲临现场,不由得惊得两股颤栗,赶忙点头哈腰承认错误。

    就在丁启桢将那个白字先生训得跟孙子似的之际,马丁高薪礼聘的学馆馆长闻讯赶来。

    这个馆长是毕桂圆的老爹,也就是万科的岳父,人称毕姥爷。他在学馆里不负责具体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对学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老爷子年过花甲,秀才出身,据他自己说早年差点中了举人,至于是真是假,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他自己知了。

    本来毕姥爷听报信人说,有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颐指气使,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恨不得拿着拐杖就来揍人,但一听来者居然是天子门生探花郎,气也泄了,腰也弯了,诚惶诚恐地过来与丁启桢见礼,而且还非要大礼参拜不可。

    丁启桢虽则心高气傲,不过颇有礼数,见毕姥爷年事已高,忙不迭拦住。

    在马丁无法理解的眼光中,双方互通姓名后,谦让好一阵子,最后见了平礼。

    毕姥爷将几人让到自己的办公房叙话,言谈之间对丁启桢倍加推崇。

    丁启桢也跟老爷子一见如故,二人谈论起诗书古籍,甚为投机,完全听不明白他们说什么的学渣马丁,在一旁听得一脸懵逼。

    这一席长谈,不觉过了半个时辰。马丁和丁云峰委实坐得不耐烦,不过马丁怕毕姥爷唠叨,丁云峰怕三公子责怪,都不便离去。

    马丁正自悔不该将丁启桢带到学馆,忽地听得外面敲钟的声音,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赶紧插嘴道:“学馆散学了,丁三公子,丁大掌柜,白马庄在议事厅敬备薄酒,二位请跟我来。”

    毕姥爷摆手说道:“我与三公子谈兴正浓,午饭不如一起在学馆用膳。马公子要宴请贵客,就改在晚间吧!”

    说完,也不等众人答话,叫来一个小厮,让他去学馆食堂告知厨子今日有贵客上门,须得多炒几个菜招待客人。

    丁启桢见散学后的学童,没往外走,却都涌向后院,奇道:“怎地这些学生,都是在学馆里搭伙不成?”

    搭伙的意思,就是自带粮食和蔬菜,由学馆统一安排蒸煮。

    毕姥爷摇头说道:“学馆里的学生和先生,一日三餐都在馆内用餐,不过不是搭伙,所有的饮食都由学馆提供。”

    丁云峰插嘴道:“但不知一个月缴交银钱几何?”

    马丁感觉毕姥爷今天第一次说了句人话,但见他拈着花白的胡须道:“马公子仁义,白马庄的孩童进学,无须缴纳一分一厘的银子,学馆所有的费用都由白马庄的公账支出,内中就包含纸砚笔墨,三餐饮食,非但如此,表现出色的学生,还有额外的奖励。”

    丁启桢与丁云峰对视一眼,都发现对方的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这可是几百个学童,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些孩童正在长身体的年纪,饭量大得吓人。

    丁启桢心知,长年累月下来,这笔支出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白马庄该有多富裕,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说马丁想要造反,为何不把这笔钱花在刀刃上?

    一行人步入位于后院的食堂,是由三个房间打通改造而成,学童们分批进餐。

    丁家二人好奇心起,特意走到食堂餐桌边,看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木托盘和木碗,今日菜品是猪肉炒豆角、炒鸡蛋、土豆丝和炒青菜,由专人掌勺打菜,每个人的菜肴份量差不多,但是米饭和紫菜汤不限量,可以让人任意添加,前提条件是要吃干净,不能剩饭。

    丁启桢留意看那紫菜汤,上面飘着蛋花,很明显的浮着油星点点,表明下了猪油,闻着就有一股香味。

    马丁介绍说:“我们白马庄有自己的养猪场和养鸡场,每日杀猪都少不了给学馆送半扇肉,而鸡蛋也会每日固定供应学馆一百只。”

    虽则都是自家养的,不必花钱买,丁家二人依旧不得不佩服马丁对学馆的大手笔投入。

    马丁只好又重复了一遍他那句说了无数遍的话:“我始终坚信,我们在学馆投入的每一两银子,都会获得远超一百倍的回报。”

    丁启桢已然对马丁刮目相看,看来这个乡下土财主既懂得种地,又会开工坊,更难得的是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个不一般的土财主。

    毕姥爷身为馆长,带着大伙儿进了单独的一间小餐室,类似于后世的小包厢。

    一行人落座之后,厨子开始上菜,足足有六菜一汤,不过放眼看去都是家常菜,唯一比较像样的一条鱼,也不是海鱼,而是白马庄鱼塘里养的淡水鱼。

    开饭之前,丁启桢有感而发,赞道:“没想到白马庄学馆的学生伙食不错,都有一荤三素了……”

    毕姥爷闻言眉头一皱:“不对啊,三公子看走眼了,学馆今日的午膳是两荤两素。”

    丁启桢一愣,回忆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没有记错:“我看了,是一荤三素,老人家你记错了吧?”

    毕姥爷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可能,别看我上了年纪,记性可不比年轻人差。”

    丁启桢觉得自己应该以理服人,心平气和地说道:“老人家,我说给你听,猪肉炒豆角,这个是荤菜,炒鸡蛋,这个是素菜…”

    毕姥爷一听急了,差点没当场一蹦三尺高:“谁说鸡蛋是素菜?!鸡蛋是荤菜,荤菜,荤菜!”

    看来毕姥爷很清楚,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丁启桢的修养果然不是盖的,即便毕姥爷的嗓门一下子洪亮许多,他却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和颜悦色地说道:“鸡蛋怎么能算荤菜?如果是鸡子还勉强算是荤菜。”

    鸡子就是鸡蛋里的小鸡已然成型,但离出壳还有些天。据说此物大补。

    毕姥爷额头青筋突起,强压心头怒火,不过语气完全没了初见丁启桢时的谦和:“敢问三公子,鸡蛋是鸡生的,怎么会是素菜?”

    丁启桢虽然看在对方年纪大的份上,对毕姥爷谦恭有礼,不过他自认为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不能在这种黑白是非的问题上迁就别人:“鸡蛋又没有肉,怎么会是荤菜?”

    为了不耽误大家吃午饭,马丁干咳一声,想要打个圆场:“鸡蛋只要能吃就行,管它是荤是素?二位何必纠结于这等小事?”

    谁知二人俱是一副不领情的神色。

    就听得毕姥爷道:“这岂是小事?理不说不清,事不辩不明。既然有了争议,就必须说个明白。”

    丁启桢也道:“马公子所言,我不敢苟同。《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排在最前,可见万物认知非同小可。朱夫子亦言,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故此,今日必要说清楚鸡蛋乃是素菜。”

    也不知道是不是学馆的伙食太好,毕姥爷的精神头十足,一听这话又开始气急败坏地亮出他的大嗓门:“佛门讲究八戒,内中便有不沾荤腥之说,和尚不吃鸡蛋,岂不证明鸡蛋就是荤腥之物?”

    马丁看着毕姥爷怒不可遏的样子,心说若是现在给他一把刀,他定然会剁了丁启桢做成一顿荤菜。

    丁启桢自觉响鼓不用重锤,有理不在声高。对于真理,他从来都是坚持己见,丝毫不为别人所动,他常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次也不例外,就见他依旧慢条斯理地说道:“和尚只是不吃能够育雏的鸡蛋罢了。”

    这个马丁倒是认同,他见过的和尚吃鸡蛋喝牛奶吃滋补品,还拿着高薪开着轿车,那都不叫事。

    二人又争论良久,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马丁见老爷子脸红脖子粗的,唯恐他气得一口气上不来嗝屁了,当下赶忙给丁云峰使个眼色,二人拉起丁启桢往外就走。

    好好的一顿午餐,还没动筷子就闹得不欢而散。

    丁启桢挣脱二人的手臂,自个儿拂袖而去:连鸡蛋是素菜都不晓得,还死不悔改,岂能教出什么样的有用之才?

    毕姥爷独自享用着丰盛的午餐,犹自愤愤不平:连鸡蛋是荤菜都不知道,什么探花郎,我呸!我看纯属浪得虚名!

    这个风波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事后马丁决定,在学馆里的高年级开设辩论课,就由毕姥爷执教,并且不定期开展各类主题的辩论大赛,无论师生都可以参加。

    马丁抛出的第一个赛题便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据说,辩论课是最受欢迎的课程,而辩论赛也引得不少人踊跃报名,原因就在于可以当面顶撞先生。能够让没事就打人手心的先生当众吃瘪,却不能发作,无疑是学童们最喜闻乐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