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屋情
繁体版

第7章:越轨的少男少女

    有一位少女每天送弟弟上学,总是待在教室不愿离开,趁机找借口与刘良友老师搭讪。

    从女孩的言谈举止中不难觉察那是暗恋上了刘老师。

    女孩有一双晶亮的眸子,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她一颦一笑之间,神色自然流露清雅灵秀的光芒,腮上两边露出酒窝。

    男女相爱本来谁都可以主动,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女孩羞于这么做。明明她心里很想和爱的人在一起,但总要找个借口把真实动机掩盖起来。

    那个年代的女孩比较害羞,看见男孩自然会低下头把视线移开。家里大人不会让女孩子单独出门。16岁以上女孩管得更紧,没有大人陪同不能随便乱走,隔壁邻居家也不行。

    这女孩也够大胆的!打着送弟弟上学的幌子,趁机找借口与刘良友搭讪,一双亮丽的眼睛在老师身上瞟来瞟去。大点儿的学生都能觉察是女孩在暗恋老师。

    刘良友也不傻,早在女孩模棱两可的言谈举止中,觉察出她的心事。

    一对情窦初开,花心绽放的少男少女,在一起久了难免擦出爱情火花。刘良友的情感从开始的羞涩躲避至默许接纳到后来的主动出击慢慢演变,已经深深地陷入爱海不能自拔。

    在私塾课堂里谈情说爱是不行的,影响不好也有损师德。

    一对情人隔三差五去僻静的地方偷偷约会。时而选在晚上幽暗处,说说悄悄话,忍不住时握握手接个吻,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奇迹了。

    刘良友知道不能越界,否则败害名声家法难容。何况是书香门第教书先生,有损师德门风。

    夕阳落下夜幕慢慢降临。

    他们坐在柿子树底下,一个硕大的已经成熟的黄柿子突然掉落下来,啪嗒一声落在面前软绵绵的草地上。

    刘良友捡起柿子,摘掉柿子蹄掰成两瓣,咬了一口,脆脆的、甜甜的,还有的涩。

    “好吃!你尝尝。”刘良友把柿子塞到姑娘的嘴边。

    姑娘不躲闪,张开嘴巴闭着眼睛细细品尝,那甜甜的汁从嘴流到心里,一股暖流油然而生。

    刘良友小心牵起她的手,感觉她手里热乎乎的。

    “柿子成熟了,不知道我们的事能不能成?”刘良友接着又说:“不成也得成,大不了我们私奔。这么大的世界总有我们的落脚之地。”

    说着,他回望她,不知何时她的眼睛竟红了。

    ......

    在那个年代自由谈恋爱是不允许的,背离了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大逆不道、目无尊长的叛逆行为。

    “弟妹,你的儿子在谈恋爱。”孙大嫂在耳根边悄悄地说。

    “不会吧!”刘夫人大吃一惊。

    “真的,好在是被我发现,要不然那个多嘴婆看见就要出大事了。”

    “谢谢大嫂提醒,我会管教孩子不要做出格的事。”刘夫人心急如焚!

    晚上,刘夫人把儿子叫到跟前,质问是不是事实。刘良友知道瞒不过去,始终是要面对父母的斥责。只好如实叙述经过和自己的观点。

    刘夫人疼爱孩子也不好过分谴责,训导几番不要有损家风,如果真的情投意合可以父母做主媒妁之言,你暂且停止与女方来往,一切听从父母安排。

    刘良友高兴应允,想不到自己的爱情来的这么容易。

    刘殷接到夫人捎来口信要他火速回家,不知家中发生何事这般紧急。

    刘殷不敢怠慢快马加鞭回到家中,知晓事情缘由,也不好公开使用家风家教,趁现在还没有人把消息扩散果断采取措施,托人说媒趁热打铁了却此时。

    女孩的父亲是村里的绅士,知道刘良友的人品、才华,巴不得把女儿许配托付终身。这样的家庭提着灯笼也难寻第二个,他呵呵一笑满口答应。

    “如果女方同意就趁我度假在家把婚事办了吧。”刘殷对媒婆说。

    刘殷借度假之机办婚事只是托辞,担心的却是时间长了怕露出马脚难于收拾。

    媒婆牵线,双方选定吉日来女方家定亲。

    这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妖娆动人,刘殷夫妇也喜欢。

    女孩的父亲是村里的绅士,家庭生活条件虽然优越,但自己应酬多没有时间照料家务,且儿子尚小需要大人操心。他很满意这门婚姻,将来老了需要陪护的时候女儿能随叫随到,儿子大了也有了依靠。

    订婚那天,女方父母要求不高,彩礼也不讨价还价,说多少都行,红单照签不误。一个晚上除了喝酒聊天,婚事谈得少,依据当地风俗礼仪很快办完了订婚程序。

    过了几天,选良辰吉日按照当地习俗为他们操办了婚礼。

    第二年,刘殷添丁抱孙子,老两口喜得合不拢嘴。

    这事暂且不提。

    话说刘殷事业有成、人丁兴旺,但是精湛的技艺却没有传承下代。

    不知是何缘故?

    请看第7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