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屋情
繁体版

第20章:养精蓄锐迎科考

    “春儿,你看谁来了?”徐老板踏进门槛就大声说。

    刘世春听见喊声,放下毛笔跑了出来。

    这,不是自己朝朝暮暮思念的亲人吗?他不是在做梦吧!

    “表哥!”他扑上去紧紧的抱住表哥,心潮腾涌,像平如镜的湖泊泛起层层的微波,泪水夺眶而下。

    刘世春擦了擦泪水才想起自己一时冲动冷落了叔叔。

    “叔叔,对不起!我刚才有些失态,没有先跟长辈打招呼。”刘世春走过去抱了抱叔叔,接过行李领他们进了书房。

    叔叔接过仆人递来的热茶,边喝茶边读侄子还未完稿的文章。

    “好文章!侄子有长进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光宗耀祖。”叔叔德林赞不绝口。

    “见笑了,还请叔叔扶正。”刘世春笑了笑谦虚地说。他没有心思探讨学问,急于要知道家里的情况。

    叔叔简单叙述了家里的情况,要刘世春放心,并把捎带的家书递给侄儿阅读。刘世春读完父亲的亲笔书信,知道家里人安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叔叔没有把两位大人大病一场的消息告诉侄儿,以免牵挂。

    客人从远方来皆大欢喜。管家吩咐厨房大摆酒宴招待客人,从地窖取出多年陈酿要一醉方休。

    一家人不分主仆围成一桌,喝酒夹菜好不热闹。男的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女的静静吃饭听得入神。徐小妹不安分,人家说话总是打岔。

    “表哥,说说你是怎么脱险的。”刘世春说。

    “好,那我就拣简要的说。”陈凯明读书少,做事利落不含糊,要他讲话比挑重担还难。他大体讲了个经过,倒是把一路遇到好人相助的细节描述的活灵活现,听者颇受感动。

    “哥哥,他是在讲故事吗?”徐小妹不太相信这是真的,怀疑是添油加醋故弄玄虚。

    “这是真的!”刘世春回答。徐小妹看了看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心生几分敬意。

    主人和客人酒醉饭饱回到书房喝茶聊天。

    大家从闲谈转入正题,需要讨论刘世春的去与留了。

    “徐老板,不,现在应该叫您大哥。”刘德林笑了笑说。

    刘德林接着说:“您是世春侄儿的救命恩人再生父母,我代表刘氏家族感激您。世春侄儿已经跟您确立了父子关系,能攀上您这样心地善良大富大贵的好人,我们很欣慰。”

    然后,他话锋一转,说:“世春在您这里几个月了,留在这里给您增加了许多麻烦。我大哥要我们把他带回去,上京科考的事以后再做打算。不知徐大哥意下如何?”

    徐老板听了笑了笑,没有回答。

    “家里人都好想念,希望能见上表弟一面。”陈凯明接上话茬:“经历这场劫难,家里人不担心那是假话。”

    大家沉默了,似乎该听当事人说话了。

    刘世春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父母要我回去是情理之中,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事。

    几个月来,刘世春对小妹的教育算是下了一番苦工,改变了许多不良习惯,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如果自己走了可能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这样就对不起义父,自己也会坐立不安,终生遗憾。

    “我听两位长辈的,您们看着办吧!”刘世春也来了个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徐老板坐不住了,这样藏着掖着不是办法,得把自己的想法坦诚相告,寻求最佳方案。

    徐老板说:“我是个爽快人,有话就直说了吧!”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春儿的病虽然痊愈了,但还虚弱不适宜跋山涉水。如果明年赴京科考还得从此经过,这样舍近求远劳民伤财不合算。我以为与其舍本求末不如留在这里安心温习功课,迎接下次科考。这样能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还能省出一大笔路费。”

    “哥哥,你要回去吗?”徐小妹一直倚在门框静静听大人说话。

    “嗯!”刘世春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哥哥,你不要回去嘛!我会很孤单的,不要嘛,不要嘛!”徐小妹走过来扶住哥哥的肩膀使劲地摇。

    “小孩子莫捣乱,这是大人的事。我们在商量事情,你回到自己书房去读书。”徐老板看见女儿胡闹忙训责道。

    小孩那有书房,哥哥来了以后就没有在自己的书房好好呆过,仅有的书籍都搬到了哥哥的书架里,连文房四宝也没留下。

    爸爸的话不敢不听,她只好乖乖地退到一边拿起瓜子嗑了起来。

    又一次的沉默,只能听见小妹嗑瓜子的声音。

    刘德林说:“徐大哥说得有理。我看这样行不行?世春侄儿回去一趟与家人见个面,然后再回来一边温习功课一边辅导小妹读书。这样就一举多得也误不了多少小妹妹的学习。”

    陈凯明接上了话茬:“如果是为了回去看看家人就不必要这般折腾,这么远的路程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接着说:“与其这般,不如留在这里合适。表弟在外读书七八年了,不是都过来了吗?大家有没有考虑表弟科考过了还要在京城读书几年。舍不得娇儿成不了大气候,让他自己在外面奔波闯世界,家里人不要管的太宽。”

    陈凯明虽然读书不多,但对人生的大道理懂得不少。

    徐老板笑了笑说:“凯明侄儿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是这个理儿。”

    “那好吧!相信我家大哥大嫂也明白这个理儿,不会责怪我们。”刘德林觉得他们说的不无道理,自己不同意也不行。

    徐小妹听了很高兴,走过去拉着哥哥的手,说:“这就好了,哥哥不用回去了!”像小孩子似的撒起了娇气。

    第二天,刘世春陪同叔叔和表哥去城里逛了一天。

    他们去得很早。徐老板要趁不是生意繁忙的时候,安排大家在店铺休息会儿,这样不会影响做生意。徐老板还要去仓库盘查货物,准备过几天去外地采购。

    商铺。

    货架上各式各样的货物琳琅满目,几个顾客在讨价还价。

    “妈......”义子的喊叫,老板娘有些不自在,脸上渐显红晕。

    “你们来了!请里面坐。”久经商场的老板娘有些腼腆的打着招呼。也许是关系有些奇异,面对义子的家人感觉有些惊慌失措。

    “你们还没吃早餐吧!我去外面买些吃的回来。”老板娘说完扭头走出去了。

    刘世春像主人似的招呼大家坐下,泡了一壶龙井茶,按辈分年龄分别斟茶、递烟。

    陈凯明接过茶杯开玩笑地说:“这茶杯太小气了,还不够润喉咙,哪能止渴?”

    “表哥就不懂了,有身份的人叫品茶。轻轻品尝,一天的芬芳心情,从茶开始。”刘世春纠正表哥的措辞。

    说话间,老板娘回来了,摆了一桌的早点:有包子、油条和热气腾腾的豆浆。

    大家走了这么远的路,肚子早就叽叽咕咕的,看见这么多好吃的都不客气地往嘴里塞。

    过来不久,大街上慢慢热闹起来,进店购物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

    “你们慢慢吃,我要出去做生意了。失陪啊!”老板娘礼貌地打过招呼出去了。

    “什么都要我自己动手,你们干什么去了?”徐老板从仓库回来,手上拿着一叠清单,埋怨仓管员没有事先盘货,及时把缺货目录整理出来。

    “对不起,怠慢你们了。”徐老板坐下,顾不得洗手就拿起包子吃起来,看样子也是饿极了。

    徐老板吃完了,站起来说:“去!我带你们到各个景点去走走看看。你们难得来一次。”

    这里高楼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蠕动,像河水一样流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城外。

    他们来到公园,漫步在茂密的林荫中。一片小型水帘映入眼眸。清凉的水流不断倾泻,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吟唱不朽的韵律。水帘后面有一个大鼎,稳稳伫立。旁边洁白的和平天使,在身边成群掠过,不时降落在行人脚边,定定对望。

    一路上,徐老板充当导游角色,边走边讲解景点的今古奇观、稀世奇宝。

    ......

    人常说“旅游既花钱又受罪,兴奋而去扫兴而归”。这样的游玩对乡下农夫来说确实不感兴趣,家乡出门抬头见山低头见水,山青水秀随走一处都是旖旎风光。

    刘德林他们作为客人不好明说,每到一处都赞叹不已,那是徐老板的情意不敢违逆,何况有些名胜古迹奇峰怪石确实可观可叹。

    天快黑了,他们回到了城里。

    徐老板领他们来到客店住下。

    晚宴。

    徐老板点了一桌美味佳肴,许多是山里人不曾吃过叫不出名儿的美食。

    “你们吃吧!不要拘束,像家里一般放开来吃。大家跑了整天山路也累了饿了,吃完了好好睡上一觉。”徐老板不像家里那样劝酒,喝醉了影响睡眠。

    大家边吃边聊。

    “既然世春侄儿要留下,我们明天就回去了。徐大哥忙您自己的生意,我们就不再添麻烦了。”刘德林说。

    “那好吧,我就不强留,路途遥远,你们要尽快回去,免得家人挂念。”徐老板顺水推舟不再留客,自己要尽快去采购货物,许多紧俏商品已经脱销了。

    闲聊间已过亥时,徐老板吩咐大家卧榻休息,明天要早起赶路。

    “我现在回去拣些东西叫人送来,你们明天带回去。微薄礼品略表心意,请你们笑纳!”徐老板说完握了握两位客人的手,说:“我明天要早点动身出远门,就不来送你们了,见谅!欢迎你们常来我家玩玩!以后世春金榜题名,我会亲自送他回家光宗耀祖。”

    徐老板说完走出去了。

    他在自己店里挑选了几件便于携带的高档商品,还到药铺买了人参鹿茸等贵重药材给世春的父母滋补养身。

    刘世春留在客店住宿,要陪叔叔和表哥最后一个夜晚,还有很多悄悄话要对亲人说。

    第二天早上,叔侄仨吃完早点上路,世春送出城外五里多地,含泪与亲人告别。

    从此,刘世春在那静谧的小洋楼里认真温习功课。徐小妹乖巧懂事了许多,在哥哥的耐心辅导下学到了很多知识。

    不知后事如何?

    请看第20章:暮云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