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屋情
繁体版

第45章:野牛庵度过的不眠之夜

    刘德林拉起长衫衣角擦了擦泪水,安慰道:“大家不要哭了,毁了就毁了呗!以后有了钱再回来重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次没有人员伤亡就是万幸,况且救了个大好人我们也不亏。”

    话是这么说,但祖宗留下来的千年根基毁于一旦,谁不心疼?

    “大伯,我们现在何去何从?”张金宝站了起来。

    是呀,当前最要紧的是几十口人的暂时安置,起码不得在此露宿荒野吧。

    “天色不早了,我们牵老携小的不好走远路,先去野牛庵住几天吧!野牛庵前眺大路后倚深山比较安全。”刘德林胸有成竹,好像先有谋略。

    大家回头看了看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强忍伤痕累累鲜血淋漓的剧痛,迈开沉重的脚步忍泪含悲向前挪动。

    “感激”两字像一把钢针扎着伤员连长的心。他有满肚子的话想说却说不出来。他的心碎了,一边哭一边嚎叫:“乡亲们,是我害了您们……是我害了您们……”

    爬上山顶,刘德林指着山脚下的梯田,说:“这里是坳背塘,过了田垄翻一座小山就是野牛俺。大家都累了,在这里歇会儿吧!”

    有小孩在嚷着、哭着,也许是饿了……

    有小孩伏在父母的背上蠢蠢欲睡,也许是困了……

    小婴儿该喂奶了。你看,可爱的小宝贝闪动着水灵灵的眼睛,吸吮着自己的小手拳……

    少妇轻轻地拉开胸前的衣襟,露出饱满挺立的双峰。那雪润如玉的小腹,如同秋日的稻田一样柔和,与她因习作农活而晒得黝黑的脸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爱的小宝贝盯了会儿母亲,忽然间猛头钻进母亲怀里,吮吸着母亲甘甜的乳汁……

    大家歇了会儿继续赶路。

    一片梯田展现眼前。

    梯田顶端是池塘。池水清澈见底蓝得透亮,轻柔柔静幽幽。一阵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粼粼波纹,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缎。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池水,池塘变成了紫色。

    一会儿,天边仿佛燃起大火,照在人们的脸上红红的……

    乡亲们没有观景的雅致,拖着沉重的脚步赶路。

    “年轻人小心!”

    田埂很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下水田。张泽浩和小战士为了安全起见,脱掉鞋子顾不了卷裤脚就小心翼翼地抬着伤员从水田里一步步艰难地往前走。双脚踏起的泥水溅在担架上,渗进伤员连长衣襟里,打在他脸上和着泪水往下流淌......

    翻过小山看见一片复式梯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山腰中一座普通的房子,那就是野牛庵。

    “公公,野牛庵有野牛吗?”淘气的小孩问。

    “没有了,庄稼收了,野牛没吃的就不来了。”大人反问道:“你怕野牛吗?”

    “不怕,有大人在就不怕了。那野牛像什么样子啊?”小孩好奇的问。

    “野牛和家里的牛差不多,只是瘦些,在山里经常奔跑肌肉结实力大的很。如果让它的犄角挑一下能把人甩出几丈远。”

    “好厉害哦!它看见人就会跑过来攻击吗?”

    “不会,野牛也怕人,看见人来了会逃走,如果不惹它是很安全的。”

    说话间,大家来到了庵庙里。

    里面四间房,主厅正前方是神龛,没有菩萨。一座铁铸香炉,香脚残灰不多可见香火不旺。据说只有初一十五有些香客求神祈祷。

    刘德林老人说:“大家无家可归只好在此躲避几日。各家各户都携带了一些粮食,住三几日不至于饿肚子。你们几个少妇进厨房生火做饭,其他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这三间小房间给妇女小孩住,我们男人就在大厅里挤一挤。”

    大家按序就班,只是心情沉重没有欢声笑语。

    饭做好了,当然是大锅饭。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每年都有之,那是年轻人结婚、老年人做寿、小宝宝三朝、住新房乔迁……。这些喜宴是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可这场景非同一般,没有欢声笑语,连小孩也不敢嬉闹。

    “啪嗒”有人的筷子掉在地上,声音清脆,人们的惆怅与忧愁纠结在一起。

    刘德林老人看了有些心酸,也不知说些什么才能安慰大家。

    忽然,那个淘气的孩子打破寂寞,问道:“公公,这座庵庙为什么没有菩萨,也没有看庙人。”

    老人看了看小孩,笑着说:“很久以前这里只是做田人的避雨棚。后来,被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来这里劳动的人也多了起来,避雨棚越搭越大。”

    “每逢禾苗生长茂盛,绿油油的时候,深山里的野兽就会出来糟蹋庄稼。尤其是野牛一群群一伙伙的,来了就把所有青苗一扫而光。”许多人的目光转向老人。有人惊呼:“这还了得?”

    中老年人早有耳闻不足为奇,可那些年轻人和小孩子就惘然了。

    “那,怎么办啊?”小孩子好奇,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说怎么办?”刘德林老人反问小孩。

    “得想办法驱赶野牛呗!”那小孩不容置疑得回答。

    “那是必然的。后来就有了这座房子,人们轮流着日夜守护在这里,用毛竹做个大响筒不停地敲打,晚上还要燃烧几堆篝火恫吓野兽。野牛啊,野猪啊,听见响声看见火苗就不敢下山来吃庄稼了。如果男人守夜还要准备猎枪,面对那些大胆的野兽就瞄准放几枪,说不准打中一只野牛或野猪就皆大欢喜,分享美味。”刘德林老人喋喋不休描述得惟妙惟肖,仿佛野牛野猪近在眼前。

    大家听得入神……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伤员连长的伤好些了,只是不能站起来。

    众乡亲把目光转向伤员,好像陌生似的上下打量。虽然他来到围屋有些时日,但人们忙于家务也没有好好地接触交谈。但凡去送些鸡呀蛋呀也不好进里屋去打扰他,有些人瞧都没瞧过他一眼。

    既然打破了沉默扯起了话题,也该让围屋的亲人们重新认识这位神奇人物了。张金宝提议让伤员连长讲讲自己,讲讲共产党领导的队伍。

    “恩人们,我是四川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租田种地过日子。做田人靠天吃饭,倘若遭遇天灾庄稼歉收,一家人就得出去逃荒要饭。

    那一年,我在街上看见国民革命军招兵,就背着父母报了名。我把报名的五个大洋托熟人给了父母。

    从此,我走上了阳光大道,在部队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后来,我调到了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担任三营二连的连长。

    1927年8月1日,我们部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8月3日,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乌进入广东。

    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一路上遭敌人阻击,到达临川时总兵力只剩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下到达瑞金。

    部队在会昌与钱大均部激战,歼灭敌人6000人,缴枪2500余支。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

    9月22日,起义军在GD省大埔县三河坝与数倍于我的敌军激战。我们连担负掩护部队撤退的任务,在激烈的战斗中伤亡惨重,一个连只剩下十几人。”伤员连长说完看了看身边的战士小胡。

    小胡接过话茬:“在激烈的战斗中涂连长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我和另外一个战士把连长背起来突出重围赶上了部队。部队转战闽粤赣边境来到天心只剩官兵800余人。”

    小胡停了停,说:“涂连长命大,遇到了您们这些大恩人才保住了性命。我们很感激也为连累大家而难过。”他说完擦了擦泪水。

    “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要中国人打中国人呢?”有人说。

    涂连长说:“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是推翻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让劳苦大众脱离苦难走向人人平等的幸福生活。国民党是为了资产阶级少数的资本家、地主的剥削阶级。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农民没有土地,工人没有自主权,祖祖辈辈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国民政府的大衙门,有钱有势的走得进去,穷人有理无钱连衙门口站的资格都没有,别说打赢官司。共产党是为真理而战,图的是社会的公平公正,让劳动人民当家做主。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工人和农民说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当然能赢得人民的心,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真理。所以,国民党害怕共产党推翻他们的统治地位,千方百计打压共产党。”

    “啊!难怪你们的军队这么好,原来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军队。”

    “是啊,如果有这么一天,人人平等共同富裕该多好啊!”

    “只要我国人民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实现!”

    ……

    大家悄悄地靠近,围坐在一起。

    几个妇女从包裹里取出香烛,点燃了插在神龛的香炉里,跪在地上口里念念有词,祈祷着……

    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大家听完涂连长一席话豁然顿悟,仿佛这样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但是现实告诉人们,这只是革命的开始,不能在瞬间改变这个世界。

    在围屋患难之际,涂连长的启迪给了众人希望。此时,人们充满了乐观和对未来的憧憬,就像是在黑暗中探求光明的旅人,尽管眼前迷茫,却始终坚定前行……

    “子时已过,大家都睡吧!”刘德林说。

    妇女拉着孩子进了里间卧室……

    男人就在厅堂里垫了些稻草,摊开席子和被子,人挨人地挤在一起……

    大地已经沉睡,窗户传来树叶的拍打声……

    大人哪有睡意?

    只有小孩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