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仪华传奇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看到朱允炆成家立室,而且受到文武百官的称赞,明太祖朱元璋觉得终于可以放下心头大石,明太祖朱元璋的病情开始每况愈下。无论太医如何诊治,明太祖朱元璋的病情都无法好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将会不久于人世,朱允炆非常伤心。近段时间,马氏都在朱允炆身边陪着,她希望可以抚平一下朱允炆内心的伤。

    朱允炆握着明太祖朱元璋的手,泪如雨下地看着他,马氏就站在朱允炆身边。朱棣和徐仪华站在马氏后面,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就留在寝宫。明太祖朱元璋有气无力地说:“允炆,只要是人都难免会死。老天爷让朕活了这么久,已经是对朕很好了。你从小就在朕身边学习治国之道,你也一直做得很好。”朱允炆听见明太祖朱元璋这样说,哭得更加伤心。

    朱允炆哭着说:“皇祖父,孙儿还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你要继续鞭策孙儿。”明太祖朱元璋用手抚摸朱允炆的头,一脸慈爱地说:“傻孩子,朕帮得了你一时,却帮不了你一世,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允炆,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一定可以做得比朕更好。”朱允炆已经泣不成声。明太祖朱元璋让马氏在朱允炆身边好好照顾和辅助他,马氏哭着点了点头。

    明太祖朱元璋把手伸向朱棣,朱棣上前握着明太祖朱元璋的手。明太祖朱元璋说:“棣儿,允炆还很年轻,很多事情难免会思虑得不够周全。允炆没有立过军功,一些重臣也许会不服他,所以你……”朱棣立即说:“父皇,你放心。只要有儿臣在一日,儿臣都不会让人欺负允炆,儿臣一定会好好辅助他。”明太祖朱元璋听见朱棣这样说,瞬间放下心头大石。

    明太祖朱元璋深深看朱允炆一眼,就慢慢闭上眼睛。朱允炆大喊一声“皇祖父”就嚎啕大哭,马氏和朱棣、徐仪华哭着跪倒在地上,七十岁的明太祖朱元璋就这样驾崩了。公元1398年,朱允炆依照明太祖朱元璋的遗照继位为帝,年号为“建文”。明太祖朱元璋葬于紫金山的孝陵,谥号为““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明惠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就任命黄子澄为翰林学士、齐泰为兵部尚书、方孝孺为翰林侍讲。这三人都以各种方式影响明惠帝朱允炆,黄子澄和齐泰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明惠帝朱允炆。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且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明朝的行政机构和加强明惠帝朱允炆的权威。方孝孺则发现自己所见到的都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明惠帝朱允炆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

    虽然这三人都是满怀理想,但是他们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而且也没有领导才能,所以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都是不切实际。明惠帝朱允炆增强文官在朝廷当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也改变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的一些弊政。明惠帝朱允炆深受儒家思想的印象,因此他非常向往能够实行仁政。明惠帝朱允炆在行事上面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是这些变革却为他招致灾难性的后果。

    朱棣和徐仪华站在城楼上面,遥望明孝陵的方向。徐仪华依偎在朱棣怀里,说:“我想父皇他是开心的,因为他终于可以在天上与母后团聚。”朱棣望向天上,天空显现出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模样。朱棣说:“虽然允炆还是很年轻,但是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而且非常好学。父皇把大明交到允炆手上,我很放心。”徐仪华点了点头。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马氏就明惠帝朱允炆册立为皇后。年轻的马氏马皇后,进宫之后可谓是一帆风顺,短短四年就从太孙妃升至皇后执掌后宫。马氏觉得,能够嫁给明惠帝朱允炆真的是非常幸福。自马氏与明惠帝朱允炆成亲之后,明惠帝朱允炆的身边就只有马氏一人,马氏可以说是独得明惠帝朱允炆的恩宠。

    孝期一过之后,朱棣和徐仪华就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北平。在朱棣、徐仪华和三个孩子回到北平之后不久,马氏就怀有身孕。经过十月怀胎之后,马氏为明惠帝朱允炆诞下一名男孩,明惠帝朱允炆取名为“文奎”。明惠帝朱允炆开心得不得了,每天都一定要看过朱文奎才行。自从马文奎出世之后,明惠帝朱允炆对马氏更加疼爱有加。马氏有子傍身,皇后之位更加牢固。

    徐仪华正在画画,朱棣走到徐仪华后面伸出双手抱着她的腰身。徐仪华转头对朱棣微微一笑,朱棣把头伸过去蹭徐仪华的脸。朱棣说:“仪华,我们去直沽玩几天吧!就只有我们两个。”徐仪华皱起眉头。朱棣把徐仪华转过来,握着她的双手说:“高炽、高煦和高燧已经长大很多,他们会自己照顾自己。做父母的,适当给孩子独立是一件好事。”徐仪华觉得朱棣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同意去直沽游玩。

    朱棣叫来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朱高炽的样貌比之前更加出众,朱高煦、朱高燧也不遑多让。看到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朱棣就觉得非常骄傲。朱棣说:“高炽、高煦、高燧,明天我和你们母妃要出门一趟,燕王府就交给你们看着。”朱高煦问朱棣要去哪里?徐仪华微微一笑,说:“你们父王说要带我去直沽走走。”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点了点头,朱高炽说:“母妃既要管理燕王府,又要照顾孩儿和两位弟弟,都没有怎么休息过,出去游玩也是应该的。”朱高燧问朱棣会去多久,徐仪华说:“你们父王不能离开太久,多则二十日、少则十日就会回来。”朱高炽点了点头,说:“父王和母妃放心到直沽游玩吧!孩儿和两位弟弟会好好管理燕王府。”

    对于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懂事,朱棣和徐仪华的心里面觉得很欣慰。朱高燧让朱棣带一些好吃的东西回来,朱棣笑着用手捏朱高燧的鼻子一下,然后就答应了。出游的事就这样定下来,徐仪华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参与。收拾好行装之后,朱棣和徐仪华就在第二天出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春困的原因,最近徐仪华比较嗜睡,很多时候躺到床上之后很快就会睡着。徐仪华依偎在朱棣怀里,她问朱棣为什么要去直沽,朱棣温柔地说:“听闻今年直沽的杜鹃花开得很不错,早些时候就想着带你来看看。”徐仪华点了点头。直沽离北平很近,一、两天的时间就到。

    两人到达直沽之后,直接就去提前安排好的客栈。朱棣所选的是直沽最有名的福满客栈,要了几家上等的厢房。马车停在福满客栈门口,掌柜的就立马出去迎接。朱棣用斗篷把睡得沉的徐仪华包裹好,抱着徐仪华下马车就走进去。用完午膳之后,徐仪华就觉得困。朱棣怕徐仪华路上辛苦就让她睡,结果徐仪华一睡就没有醒过来。

    安顿好徐仪华之后,朱棣才把注意力放到掌柜的身上。朱棣对掌柜的说了一些徐仪华喜欢吃的菜和点心,安排完之后就回到徐仪华身边。直到傍晚,徐仪华才醒过来。朱棣用手捏一下徐仪华的鼻子,笑着说:“你真够能睡的,我把你抱进来都没反应。”徐仪华用手揉一下眼睛,对朱棣说自己想喝鱼汤。

    朱棣失笑地说:“张嘴就吃,就跟猪一样。睡了这么久,一定很口渴。先喝杯茶,然后我们再用午膳。”朱棣就起来给徐仪华倒茶。徐仪华喝完茶之后,朱棣就吩咐护卫让厨房做鱼汤。徐仪华一边吃着馒头一边喝着鱼汤,满足得眯起眼睛。喝完鱼汤之后,徐仪华用手摸一下肚子,感觉饱到不得了。

    朱棣问徐仪华想不想出去走走,徐仪华想了一下说:“也好,吃了这么多应该去消消食,顺便去买一些果脯。”休息一会儿之后,朱棣和徐仪华换了衣服,问过掌柜的之后就出去。晚上的直沽也是热闹非凡,掌柜的所推荐的果脯铺子就在繁华的商业街当中。朱棣和徐仪华远远地就能够看到烛火通明的铺子,两人觉得一家铺子能够做到这样,真的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