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娱之璀璨繁星
繁体版

第5章 落幕

    很多事情没法解释,也不需要解释。

    走到如今这一步,只有立场,没有对错。

    官方为了阻断林氏退出韩国市场也算是手段尽出。稍微显得一意孤行,却也有苦自知。

    其他财阀都在旁观,官方做的太过分,也会引起财阀的恐慌,以免唇亡齿寒,未必不会引起公愤群起攻之。

    对官方来说只要能够将林氏拖进麻烦中已经足矣。过了谈判期限,各大财阀收购林氏的方案彻底破产,官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至于怎么完善政策,进一步加强这些财阀和韩国的粘性,都是后话。这次是谁也没想到林氏能做出如此决策,那方案已经不是壮士断腕了,简直是蜕了一层皮,在放血割肉的程度。

    林周元的气魄令人惊叹。

    各大财阀等待着分食这口肥肉,经济媒体疯狂涌向林氏集团办公大楼,希望能采访林周元。

    林周元如此激进的表现,引发大众关注。都想知道林周元出售产业股份套现是否意味着看衰韩国实体经济?套现之后下一步的打算又是什么?

    林氏集团通过交好的媒体发布消息称,“林氏的收购邀约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做出的决策,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打开商业新局面的必然手段。方案充分保障了旗下员工的权益,也不会对韩国经济和民众生活造成干扰,请大家放心。未来,林氏也会和大家一起继续为韩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段拉锯之后,表面上似乎陷入了平静。收购邀约迟迟不能达成,林氏的计划似乎没有翻起多大的浪花就不了了之。

    只是林周元下定决心的事情,准备了那么久,断然不会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

    高层暗流涌动,各大阵营话事人渐渐不在看戏,交流变得频繁,一道道指令在首尔高层之间传递。

    僵持这么久,财阀们面对近在眼前的肥肉,只能看不能吃,不满在积蓄。

    不是只有林周元看到韩国市场的局限,能够将家族一个个发展到今天的程度,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在江北打的算盘,隔着汉江在江南人家也能听到响儿,林周元什么意图大家都有默契。

    行业划分基本结束,未开发的领域寥寥无几,争的几家头破血流。想再有长足的发展,机会确实不多了。

    赞一声林周元有气魄,但没谁会效仿,代价太大,这中间损失了什么只有林氏掌权人清楚。

    各大财阀能否忍受这种利益切割暂且不论,弄得血次呼啦的,都替他人做了嫁衣。

    为什么要离开韩国?在韩国做财阀有什么不好?离开了韩国怎么生存?国外竞争只会更加惨烈。

    现在林氏要退,各大家能拿到的利益都是细枝末节,关键是这种完善自家产业布局,占领更多行业市场的机会太珍贵了,机不可失。

    林周元的对手认为他是一匹有野心的狼,在边儿上待着压力也很大。看到狼转移目标要去其他地方觅食,临走前还舍弃了一部分捕获的猎物,长舒一口气,少了许多压力,心情很不错。

    只是大家都拿起刀叉准备好进餐了,韩国政府却各种小动作不断。人家自己舍得割肉,怎么边儿上还有人拦着呢?以前不作为是认为这方案对大家都有好处,没有否决的必要。如今见情况有变,各大家也运作起来,通过打通交好的政府要员,在决策会议上屡屡向总统府施压。

    林周元成功的将矛盾转移,现在轮到各大财阀和政府之间角力。

    说起来简单,林周元忙着处理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保持着和各大家的沟通。

    将产业重组后,经过智囊团分析研判,最终确认的收购方案对几大家来说有足够的吸引力,都是完善各家族布局的关键产业,甚至提前已经达成了意向,有了谈判草案。

    找到了强力盟友,然后林氏向政府摊牌。果然遇到了阻力,林周元对此早有预料,都是隔靴搔痒,不为所动。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眼看着林氏计划即将落空,几大家看不下去了,发动各阶层力量,要确保收购方案顺利通过。

    ……

    在各方势力的‘努力’下,官方结束了对林氏产业的审查行动,收购方案重新出现在谈判桌上。

    1976年的春天,关于各大家收购林氏产业的方案正式通过。四月份的首尔樱花盛放,一派生命的迹象。

    各大家忙着举办庆功宴,林氏也在和政府协商兑换资产的事。

    一切角力在收购合约达成的同时已经结束了。之前韩国政府部门之所以强行阻断收购合约的达成,就是因为,一但达成合约,没有其他办法能够阻止林氏离开韩国。

    产业变现,那就是单纯的私人财产。银行的贷款已经偿还,当初为了扶持这些个财阀,贷款期限等没有做特殊要求,如今还款也顺利成章。林氏和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也不存在债务纠纷。林氏的离开再无阻碍,已成必然。

    官方也只是不希望林氏的经济活动给财政造成冲击,想把林氏留在韩国继续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出力,也能和其他财阀形成对峙。

    然而,这次事件中林氏掌舵人那种不安现状想要做大做强的意图过分明显,不稳定性太强。只是林周元选择带领林氏走出去,而不是在韩国和其他财阀开战。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事实上,林周元在感受到林氏的发展出现瓶颈时,首先肯定是考虑在国内寻找出路。

    只是这里先天局限性大,市场容量小。政府为了助力国家经济腾飞,扶持财阀发展,一切的前提是要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服务,财阀之间禁止相互竞争。

    当时行业划分基本结束,再想有大的发展途径太少,首要办法是发掘新兴领域开拓新的市场,可是新兴领域哪有那么容易被发掘?不可能等着林氏。

    再者就只能抢其他人的地盘,这种动摇国家经济的行为政府首先就会出手镇压。银行收紧银根,不向林氏继续贷款,就能对林氏造成重创。再给林氏培养几个对手,或者放出口风给其他财阀,那就是林氏被一拥而上分食的结果。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格局打开破而后立,才有重新划分地盘的机会。

    当时林氏的内部会议上,众人就林氏未来的发展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知道自家会长是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股东认为目前林氏状况喜人,应该以稳定局面,梳理整顿集团业务为首要目标。即便老爷子的铁杆支持者们也认为韩国市场结构已经相对固化,不宜操之过急,还是要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林周元的想法如此激进,想放弃韩国市场转战国外,老会长讲出自己的决定后,甚至把当时刚刚成年的林世勋都惊到了,自己身为儿子之前都没听父亲透露过这方面的想法。

    众人面面相觑,好在林氏集团股份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的三位股东都是跟着林周元一路走到现在的老人,一人表示赞同,愿意继续跟着老爷子走出国门,不愿意离开韩国的那两位只能表示遗憾。

    称呼一声林氏集团,不是说集团所有产业都归林氏的。其他财阀收购的也只是集团旗下产业中林氏的股份而已。不损失其他股东的利益。对不愿意跟着老爷子出走的那些股东们来说只是换了个合作伙伴而已。因此对老爷子的决定,经过几轮协商最后也是求同存异。

    林氏正式发出收购邀约后,面对来自政府和舆论越来越大的压力,也有人劝过林周元,但老爷子不为所动,最终方案达成。

    ……

    已经走到这一步,强扭的瓜不甜,继续留在国内,政府也担心林氏这种激进的作风会引发什么意外,既然想走那就走吧。

    气氛还算融洽,也并没有出现心有不甘反攻倒算的愣头青。那都是影视剧中为了突出矛盾,增加剧情张力才会出现的设定,或许还会得到一个主角的头衔?林道俊曾经就看过一部影视剧,为了自己的家族把大陆上为贫民服务的组织都给干翻了,重点是主角还得到了各路狠人的帮助……

    成年人的世界不讲热血,讲现实。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间完成,仿佛之前的纷争都没有发生过。

    林氏自此退出首尔,从此天空海阔,又是另一个故事。这个曾经在韩国首尔也算赫赫有名的家族就此销声匿迹。

    林氏的离开似乎没有引起什么的震动,只有在角落中找到的几篇经济报刊中寥寥几笔的描述证明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

    ……

    退出韩国的林氏,在首尔只保留了一些房产,作为林家人回到首尔的落脚处。

    位于永登浦区汝矣岛洞的这栋别墅就是当年林道俊的爷爷拍板建设的。

    汝矣岛洞算是韩国最初的政经中心,各大财阀集团在这一片都有产业,即便重心不在首尔也会开设分部作为落脚点、联络处,甚至有大型集团的总部就设在汝矣岛。

    当初的林氏集团总部也在汝矣岛洞,安稳下来的老爷子干脆就近选了块地把房子一盖,想着作为主要住宅,工作方便,以后老婆孩子回国地方也宽松。

    毕竟韩国就这么大,首尔更不必多提,财阀有再多的钱财,也只能和普通人挤在江南罢了。

    可惜动工没多久,林氏就退出了首尔。后来别墅建成后也就这么空了下来,除了定期清理房间的佣人,却不见主人居住。

    林家老二回首尔后发现这房子不错,想搬过来。妻子感觉两口子住这么大个房子夜深人静的挺害怕,而且距离办公地点太远,不想搬家,林世彬只能作罢。

    再后来林道俊出生,老爷子喜不自禁,但小孙儿不适合坐飞机,自己也暂时无法返回韩国。最后脑袋一拍,想起首尔还有套房子,就把房子改签到了林道俊名下,算是送给小孙儿的礼物。

    这下林道俊算是全世界同龄人中最富有的一个吧?世界首富?!即便家财再多,归属权应该也不可能给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林道俊算是开创了先例。

    轮到林道俊周岁这天,别墅也首次有人入住,迎来了它的小主人和家人们。

    老林家人丁还算兴旺,林周元兄弟三人,小时候社会混乱动荡,两个哥哥走散了,后来林周元尝试寻找但杳无音讯。

    到林道俊父亲这一辈儿,林周元也有两儿一女,大儿子林世勋,二儿子林世彬和小女儿林世贤。

    为了给这位林家第三代的长孙庆祝周岁,林家三兄妹也在首尔齐聚。大哥林世勋和小妹林世贤带着家人特地赶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