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年代之盛世农场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组建配送公司,给超市配送

    养羊基地成立之后,李明新发现商机,准备成立配送公司给超市送货。单纯的批发没体现出铮华农业的实力,有了配送公司就不一样了。不至于让公司的车辆跑空车。

    “周总,我们每天从白云村到南溪,回来都是空车,要是能给碚嘉城里超市配送食用菌和蔬菜说不定可以增加盈利。你看要不要做这个!南溪市场的蔬菜便宜,拿到碚嘉来卖还是有钱赚。”

    “我让祖莲去市场里询价,你去超市谈合作。条件谈妥我们还是可以进入,对我们来说资金压力不大,还有回款。”周肖微说道。“这个比老沈在工业区做竹木加工要靠谱很多。”

    李明新说我们对林地的估值太高,把自己套进去了。现在撤不出来,只能稳定做下去。木业公司每月的亏损是无法避免,就是停产每月也要交2万多的电费。后期我们去那边办公,对公司形象提升还是有帮助。

    “德林工业园区和碚嘉近一些,每天上下班通勤成本低很多。办公室的人员容易招聘,驻扎基地没得几个年轻人能习惯。”别说年轻人,她周肖微在大城市上海生活多年,还不是在碚嘉乡下适应了很多年。好在她在碚嘉有房子,周末基本不在基地。

    周祖莲把南溪市场上批零的蔬菜价格打听个遍,让门店做了报表传给周肖微。李明新则让手下到碚嘉城区把所有在售叶类蔬菜的价格观察了一个周,然后和批发价做对比。“这个利润空间真大,40元一件的油麦菜,每斤的采购成本五毛钱。零售价一斤都是3.5元。我们供应给超市一块钱一斤都有赚的。”

    “小李,也不能这么算。蔬菜都要折秤,除非是我们整件卖给他们,拆开卖还要分拣就会折秤。就看你去怎么谈了。”

    “我明白!我认识名尚超市的采购,一起吃过饭。前年农业园区管委会搞农超对接的时候我们大棚还在建设,现在大棚可以供应蔬菜,外采一部分,我们就可以把配送做起来。那点损耗根本不影响利润,我们长期做可以拓展公司的宣传平台。窝在白云村不是市级龙头企业的作为,我们钢贸公司生意做到外省去了,农业公司要上市必须走出白云村。”

    “这没有可比性,农业企业本身就要扎根农村。领导来参观,我们这边没有人对接,时间久了不重视我们了。徐总事情多,一会儿律师事务所,一会儿商会活动,一会儿商贸公司的事情。人的精力有限,农业公司的发展还指望你和老沈帮着撑起来。门店有阿飞和祖莲,我们也安装的监控系统,供销存系统,还有财务审核把关问题不大。目前木业公司出现亏损,需要想办法解决。”

    “我的建议停掉,改成我们的中转仓库。修个冻库,有蔬菜需要分拣我们还可以招聘临时工帮着分拣。形象出来了,公司的业务会更多。今后我们还可以进入江州仓储销售。现在先进入小超市做试水,大超市入场费太贵我们也没有专门的买手,这么做很容易亏损。”

    “我跟徐总说下老沈那边的事情。你先找超市谈,谈成了再把老沈调回来做采购。门店负责采购分散了他们的销售精力。”

    徐晨华知道周肖微的意图之后,无可奈何:“我不该和别人赌气,内地和沿海官员意识还落后20年。都望着碗里的那点粮食,没有开拓思想服务意识。韦老哥是深圳过来的,很早跟我说了这事,我没放在心上。”

    “他和你不一样,警察出身,见过无数的人,警惕性高,善于察言观色,看人看得准。我见到他,就怕他像审犯人一样跟你开玩笑。”

    “商贸公司没有他,恐怕早关门了。他的眼光很前瞻,我做农业他还是很看好休闲观光农业。单纯的种养殖都找不到钱,我这是把自己玩进去了。一心想公司上市融资,过于求快求急。前期投资浪费,没有放在有产出的钢贸公司。”

    “我没从上海走的时候,那些钢贸商互保倒闭了很多哟!这个风险还是比农业大的多。现在赚的少,但是亏得也少。”

    “你是没有细算,亏得不少。我让李清华来管理公司,他在BJ机关干了很多年擅长和政府打交道。今后农业公司的运营他来负责,李明新做销售,你把财务的口子扎起。”

    “机关出来的,除了嘴皮还有啥作用?”周肖微有些看不起李清华。

    “我还不是从机关出来的,也不影响我做企业啊。你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人都在公务员队伍里。体制原因埋没了他们的才华,韦麒麟不甘心在警队干一辈子所以才跟我一起闯荡江州。”

    “市场经济,都往钱里面钻。”周肖微不屑,她内心讨厌和钱打交道,现实需要她这个老板娘管着,不然男人在外面瞎整,最后家破人亡。女人再独立,不能没有男人的顶天立地。

    徐晨华最后同意开配送公司,采用合伙的形式经营。这样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更尽心,公司不再是他一个人当老板,配送业务也有一起闯荡的兄弟伙的一份股份。铮华公司是大股东,李明新,沈荣光,还有出纳英子。明确分工:李明新负责销售沈荣光采购,英子核算盈亏,共享铮华公司的司机,就把这个业务做起走。临时有采购都是老沈开车去,货比较多才派货车。

    名尚超市是江州西部片区知名的超市,在远郊区县均有他们的超市,自己还在西川建立自己的建材城,农贸市场。李明新选择和他们合作看准的是对方不会拖欠货款。慢慢把整个超市生鲜都吃下来,对方为了看铮华农业的实力先让他供所有名尚超市的食用菌。

    “这下不好整了,我只想做碚嘉的,其他超市太远我们配送不方便啊!”李明新犯难了。

    “要不你们把青冈的也一起做了,你们车子从南溪市场回来顺带把青冈的也送了。”

    最后铮华农业只做了两家超市的配送,生鲜蔬菜只配送碚嘉这边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