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年代之盛世农场
繁体版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公司资源整合,横向纵向进行了整合。

    铮华集团是一个善于创新和改变的企业,徐晨华跟高管开会问道集团发展的路子。他亲自去谈的业务,没有成功还给麻花公司留下笑柄。

    集团徐总办公室,几位重量级的老总聚到一起。农业公司徐妮娜,李明新,田语熙;钢贸公司刘鑫,蔡诚,租赁公司肖强,学车公司赵浚杰,集团本部资金总监闫先林,财务总监张晓明,总裁秘书张怡。

    “这段时间集团资金比较紧张,闫先林你说下是什么情况?”

    “今年银根紧缩,对房地产行业抽贷限贷。我们钢贸公司是跟房地产行业配套,受理贷款的时候他们比较谨慎。农业行业不景气,贷款额度也在压缩!倒是对个人房贷放的很开。”

    “我们的闲置房产抓紧处理,降价销售!我们持有成本太高了!”

    “徐总,这400多套住宅每个月销售很慢哟!不如转给中介代卖,让他们赚佣金,我们也省事。”张晓明说,他以商业地产部销售数据说话,单纯公司4个人还有其他主要事情,留给他们挂牌销售的时间不多。

    “大家要动脑筋,想点子。不能等我一个人来做决定!我的精力被分散了,这些小事商业地产要抓紧!借助外力解决问题!”

    张怡说敦促他们想办法,目前商铺出租率比较高,收益不错。

    “大家要有忧患意识,今年行情很不妙。各行业死掉的企业一大批。我们铮华集团能够活着已经很庆幸了。各位没看到那些上市公司,百亿企业,倒掉还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我们的客户还不是出现逾期债务不能清偿的问题!市政府都出面约谈银行不要抽贷!”

    “目前情况下,我们不宜盲目扩大规模!应该把企业做小作精。”徐妮娜接话,她喜欢小而美的公司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状况。

    “一个人高速奔跑,哪里刹得住车呀!那些大企业就是失控了,债务危机到来,谁也无能为力!”

    “我建议农业板块保留白云村的食用菌生产及小食品加工厂,养殖场继续承包或者换股经营,商超业务压缩门店确保盈利;钢贸和机械租赁合并成一家公司,协同发展;商业地产和写字楼挂牌销售,降低公司杠杆!”田语熙说。

    “钢贸和租赁我不担心,最担心的还是学车公司,这么长期亏损还能持续吗?”徐晨华问之。

    “我们运营一年多,亏损了3000万,我建议可以关闭线上运营。最后一批学员拿到驾照之后平台关闭!”赵浚杰向集团建议,他们的运营成本太高,赔钱赚吆喝得不偿失。

    “一个传统行业,我们想颠覆他,最后是这么一个结果。韦总当初设想挺美好,我们还是没把财务风险把握好。”

    “互联网+是一个载体,不能让互联网颠覆传统。分享经济发展势头慢慢变弱了,享经济不言盈利,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在资本的驱使下寻求规模的快速扩大,资本主导了“游戏规则”,想进入这个共享市场的财务和战略投资人非常多,他们有些是为自己产品寻求协同效应,有的希望借此创造高频用户入口,也有为基金刷品牌存在感的,大家唯一都不提的就是如何赚钱。”田语熙附和。

    “不盈利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互联网学车打了这么多的折扣。学完了还不是要回到原点,不能带动更多的人来消费!”赵浚杰说。

    “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吧!”

    “我们会按照工作进度,裁减人员!”赵浚杰说道。

    程兆邻得知学车公司要关闭,源于一个好友要学车,他毫不犹豫推荐来兄弟公司学车。结果兄弟公司熟人告诉他:“学车公司年底停止运营了,建议你朋友去驾校门店报名啊!”

    “才开多久哟!说关闭就关闭!”

    “这是公司的决策,我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也要离职了!”老乡告诉他。

    “这么好的公司你也辞职呀!”铮华集团是他最羡慕的公司,能在这里上班是很幸福的。待遇好,福利优厚。就算是他们农业公司亏损了,老板过年的时候还是给大家多发一个月的工资。

    你所说的好企业在别人眼里未必是好企业,每个人的境遇不一样。老乡做的是人事工作,面对的问题要复杂一点,而他只是接触财务工作,跟其他人没有多少纠缠不清的问题。

    “目前集团没有多少钱继续投资我们这个平台了,估计亏惨了。”

    “一下去就是3000万啊!比我们农业亏损的快多了。”程兆邻这时候明白了为啥农业公司一直没有被出售或者放弃,徐总稍微抓一下效益就上去了。上年亏损600万,经过改革承包了养殖场,每月还有一点进账,屠场承包方式改变一下公司节约30万元,亏损店关闭又是大幅减亏。互联网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最后剩下的恐怕只要几台旧电脑。程序猿,运营人员工资都是不小的开支。做的是不赚钱的业务,你还想短期盈利。

    “跨境电商亏得比我们还惨,几个股东算下来也亏了上亿了。铮华集团是大股东,拿出来的钱更多。”老乡说道,虽然这个公司没有纳入铮华集团的合并报表,总监张晓明经常过去跟电商公司的副总监谈应对策略。大家都不愿意继续追加投资,目前平台也是逐步裁员。

    “这年头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大家没有方向,丢掉自己的强势去跟别人竞争。最后杀得遍地鳞伤,血流成河!”

    “是啊!打工也是这样的,遇到好企业还可以多维持几年,要是没有前景的公司做一家死一家。你们做财务没得什么影响!”

    “压力还不是很大,公司这么没有方向我也很着急啊!有盈利的老板不去抓,不盈利的他千方百计去参与。最后亏损了,员工不是要买单嘛!没成立学车公司大家还可以去其他地方打工,有了这家公司大家把热情和精力耗在这上面最后还被迫离开!”程兆邻唠叨这些,还不是希望公司能走稳一些。

    当他告诉钱嘉这个消息,钱嘉并不吃惊。“这种事情是迟早的,跟风开公司失败的很惨的。铮华集团还是小打小闹,这点钱集团还能赚回来。有些个人倾其身家来投资,最后还搞一身负责。”

    “我们老板是拿自己的钱亏,有些找风投那是亏别人的钱啊!”

    “基于这种不负责任的创业,我看国内过几年没几家敢投这些创新型企业啊!”钱嘉经常炒股,她号称10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认为不错的公司她会持有一点股票。公司让她转股她坚决不同意,觉得跟着徐总投资太不靠谱了。

    不管她这么认为,连田语熙也这么说。以前觉得徐总多么靠谱的,这几年投资一路不顺,搞什么亏什么。害得她也跟着赔进去了。

    这行情谁能说得准啊!要亏钱是难不住的,除非不在这个行业里面玩。都去打工,一辈子守着死工资,随时面临失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