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弃妃:邪王请自重
繁体版

第4章 我被休了

    苏如是摸了摸下巴,被掐的还疼。她从来没有被谁那么讨厌过,生来第一遭,心底自然不愿,末了也要恶心律王一遭。

    跨出律王府,映秋请来的轿子在门外等待,边上看热闹的满满围了一圈,苏如是落落大方走出去,一步一步吟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不费吹灰之力就给律王扣了个薄情的帽子。

    这下可热闹了,众人感叹苏如是不愧是盐城第一才女的同时,也开动了小脑筋在想,律王休了苏如是,可居然是宁王的人送她出的门,结合这首诗来看,苏如是被休只怕是律王喜新厌旧,这才女受不了了求和离的,宁王敬佩苏如是才华,所以送她出了门。

    精彩,太精彩了!

    也有可能确实太精彩,这个八卦没多久就传到宁王耳朵里,宁王惊叹苏如是文采的同时,还不忘当了会传声筒,把诗给律王复述了一遍。

    律王沉着脸听完诗,似乎恨不得即刻就杀了苏如是,宁王会心一笑,突然想到律王那休书似乎还没盖上他的章。

    ……

    苏家给苏如是的房子在威远街,叫聚福楼,也算是市中心,十分热闹繁华,离宁王府五六公里,不远不近的。

    大抵是没想到自家闺女会被休弃,给的是三进的大铺面,还是三层大楼的,十分气派。

    “这处本来用作客栈的,可小姐不善营生,又觉得往来繁琐,便让掌柜把铺子盘出去,但是这处铺面太大,位置又好,价格高,谈了一个多月也没谈成,至今还空着。”映秋扶了苏如是进去,便解释着为何身处闹市的铺子会门庭冷清。

    苏如是抬头打量这铺子,三进的大门十分宽阔,单单大堂就怕有二百多坪,大堂里摆了不少桌凳,靠里墙有个十几平米的小台子。

    她抬头往上看,有地方有点像电影院,二层拿栏杆围了一圈,上边摆着凳子茶几,三层也是窗门大开,放了竹帘,似乎是包房。

    这倒是个做戏院的好地方。

    出了大堂有个十分宽大的院子,里头亭台别致,跟京城的大气不同,颇有一股江南水乡精致的韵味儿,后边还有几个不大不小的院子,也是精致漂亮,是留给主人家生活用的。

    单单从这个铺面,苏如是就看到了苏家父母对女儿的用心良苦。

    “侧妃娘娘这是……”聚福楼刘掌柜还不知道苏如是被休之事,见这从不沾烟尘的大小姐突然来访,还以为自己私底下那么些小事情被发现了,一时还有些紧张。

    “小姐她……”映秋踌躇着,被休之事准时说不出口。

    苏如是倒是无妨,“我被休了,从今天起回来住。”

    刘掌柜一时间脑子就懵了,“这,这怎么会……”

    “掌柜的,这铺子咱不盘了,我自己来做。”

    “这这这……”刘掌柜简直语无伦次。

    等不得刘掌柜反应,苏如是便吩咐下去,要将此处重新装修,打扫干净,再招几个人,开张做生意。

    刘掌柜懵着脑子就找人去了,末了又怕找来的不靠谱,吩咐那小二干脆上官府买了几个死契的。

    酒楼要重新开张要做的准备很多,苏如是没有什么行商经验,只能提些现代酒楼的点子,大体一路吩咐着,详细的还要刘掌柜拿主意。

    刘掌柜一听,本来没觉得这小姐能做出什么派头来,可现下才觉得小姐不亏是商人世家出来的,这脑子灵活的,可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

    看看,像把后院的花园摆上桌椅作为包间待客,这等风雅的事情,他们确实想不到,可他现下也有疑虑,聚福楼之前生意就不太行,现在重新开张了,小姐又是被休弃回来,只怕于名声不好,连带影响着生意更差。

    苏如是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可新店开张怎么招揽客人倒是想一处去了。横竖她现代来的,难道还会没主意吸引到顾客?

    想想聚福楼那陈旧的老招牌,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该换的都得换了。

    如此单单是想主意做规划就花了一天时间,苏如是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才知晓刘掌柜找人买了几个死契。

    她又不是人贩子,这种事情半点不习惯,但人到底买回来了,便随着去看了一眼,四个壮年男人,两个中年妇人,两个少女,衣不蔽体,堪堪挤在柴房的草堆上,夏末不算冷,到底夜里还是寒的。

    “就这么让他们睡了一夜?”

    刘掌柜看惯了这些,到不觉得有什么,笑盈盈道:“小姐昨日累了,睡得早,也不好叫醒你,这几个死契身体好,如此一夜也无妨。”

    到底是时代不同,想法不同,苏如是心底有些不悦,又不好发作,“先给几身像样的衣服,让他们吃吃喝喝休息一天,明日再做打算。”

    刘掌柜一愣,“这…若是吃饱喝足了,不就有力气跑了?要不我找几个得力的看着点?”

    苏如是皱眉,“不必,我留人只留心,不是诚心跟着我我也不要。”

    她还要去集市买些风雅的小东西作装饰用,也没空跟这掌柜扯这些,说完急着要走,全然没注意到角落里有个死契男人与死契少女对视一眼,似乎有话要说。

    苏如是原先还以为威远街是市中心,要买东西很是容易,出了门才知道,原来京城每条街都功能分明,威远街可谓是饭店客栈一条龙,要想买笔墨纸砚,要在六公里外的文林街,若是想雕花刻字,则更远,需要在十几公里外的城边上,哪怕是映秋给她找了轿子,单单路程上耽误的时间也叫她心里不舒服。

    如此奔波了两天,她就着实受不了了,便画了张自行车的图叫映秋找工匠照着做。

    映秋拿着画纸满脑子问号,没忍住又拿了回来问苏如:“小姐,这是要做水车?”

    苏如是正忙着指挥人改造院子里的包间呢,没空搭理她,“差不多吧,要是有人做得出来钱无所谓,做不出来你就找个铁匠,把整个部分拆开来做,我自己拼。”

    映秋听得更迷糊了,大着脑袋出了门。

    映秋才走,刘掌柜又凑了上来,“小姐,新来这几个下人里头有个刺头,怎么训都训不好,不然转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