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月亮
繁体版

第6章 我好累啊

    咔,啪,一阵开门声响起。

    “我回来了。”

    声音回荡在略显昏暗的房里,室内依旧沉默安静,黑暗像果冻样摊开。很显然这句话并不会有人回答,也不需要回答。

    如果要说山良唯一的亲人,或许就只有他的便宜师傅了,遗憾的是,老东西们很久之前就已经死了。

    山良是个孤儿,反正在他印象里自己就是从灵河里长出来的,在钟山里长大,甚至说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后,就在那里漂来漂去,最后漂不下去了就碰到了他们。

    所以这句无聊话的实际作用,是告诉可能存在的陌生人还有不明生命体,这个家的主人已经回来了。以此来试探对方,打个心眼,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恐慌情绪,引起不必要的悲剧。

    山良倒是挺无所谓的,自己开心就好,虽然开不开心也挺无所谓的。

    不过说这么句总归舒服点,也算和自己的老房子朋友问声好。

    山良的房子是一座两楼的独栋房屋还带了个大院子,细数它的使用岁月,勉强算半个近现代。

    关于钟灵真正的传统建筑——戮战钟灵建筑,其更是奠基了数千年前整个“戮战时代”的建筑文化,代表着那个时代专属的血脉符号。

    那是以木石构造而成的质朴、豪放、刚健的蓬勃精神,以及大屋顶、重屋檐、纯木制回廊和楼板共同形成的大我土木崇拜。

    可由于一个未知的原因,经过几千年漫长不断的融合发展和革新,受外界影响,现钟灵传统建筑与之,两者间又是产生了极明显的差距——前者形成完全独立成熟的一支,后者彻底绝迹。

    被彻底遗忘了的曾经的一切,之前那座钟灵最大的房屋建筑群,则是山良认定唯一的、最正统、最古老、也最宏大的“戮战钟灵建筑”。

    而说到山良家,它则是比较典型的近代改良适应房,至于为什么?因为穷和懒。

    反正,对于房屋,山良认为只要能满足基础居住需求就好。

    房屋大体采用混凝土加木材砖石的结构,不过这大多是后期修补的,早在山良购买的时候,这个老伙计已经只剩下岌岌可危的木架。

    不过时至今日依然坚挺,这样看来山良的技术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它还有一个更加闪亮的名字,叫作“山良王座”。

    从告别小年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耀眼的太阳在头顶不断攀升,逐渐爬到一点多的位置。

    略暗的室内,打开小灯。

    光着脚的山良踩着木制地板发出了顿顿闷响,嘴里还不时传来犯困的声音:“啊~,睡觉,睡觉。”

    收拾好东西,然后去一楼工作室休息,而这显然也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眨眼的功夫,山良就哒哒地钻进了凌乱的房间里,如愿以偿地,开始自己的睡眠复苏计划。

    好累啊,心中再次哈欠。

    他蜷缩着身子,处在自己匠物作品的包围下,是感觉舒服了点,这样显得并不过分安静。

    环顾四周。

    一楼工作室,关闭的扇门直通院子,巨大房间里摆放着很多木雕、边角料以及石块,整体略显杂乱,但干净,隐隐透着股自然的美感。

    因此,这里也更像是个大型的仓库,而非家园。

    除去最简单的木雕,这里还有很多的匠艺玩具,比如:机关鸟、模型小人、太阳树立件和多层镂空木球等。

    不过,这里给人的感觉,更多的却是热闹的寂寞,虽然堆放的东西很多,每一处都满满当当的样子,每一个物品又都充满了灵性。

    可哪怕事实的确如此,这里依旧只有一个人居住,也就是它们的主人——谢山良。

    木材石料,一个普遍又原始的行业。

    在钟灵,除去保护区其他大部分都属于某个可恶有钱人的私有领地,所以市场相对萎缩。

    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地方,同样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名词“文雕师”,替代庸俗匠人的豪华至尊奇幻升级版。

    他们掌握着一种特殊的力量——存在,可以通过“存在再造”赋予其他定义,创造属于自己的规则,就像是编辑出全新的游戏运行规则一样。

    关于这点,最简单直观的就是刚才的机关鸟,明明只是几个木头零件组装而成,它却能在天空中一直飞行下去,存在的力量亦流淌其中。

    名为“存在”,一切一切的本质。

    但在这奇迹的力量下,更多的却是对无知的恐惧,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存在,它的意义又究竟是什么。

    连同文雕师自己更是如此,因此这成为了他们毕生的追求所在,并传承至今,而这份执着就体现在对山、水、木的追求当中。

    嗯…山良除外。

    所以文雕师并不是指替匠人,而是基本所有的文雕师,都选择以匠人的方式去追求真理——匠人观物,文雕师观世。

    不过,现在这群人就只剩下最后半个了,而这最后半个,他正在开心地睡觉。

    啊呼~咯啪,一阵响动。

    是的,我们最后的文雕师大人,他刚刚翻了个身。

    完美!!!

    收获,荣誉成就+1。

    当然造成这个结果的,可不是什么禁止砍伐导致的行业流失,其中的主要原因说来简单,是来自文雕师的血源诅咒——他们后代永远只会是畸形的怪物。

    不过山良对此,表示我也不清楚,我也还是未婚啊,其次就是一段并不美丽的故事,以及传承之艰难。

    正因如此文雕师逐渐凋零,苟延残喘下,人数直线下滑,直到上一次,堪堪剩下几十个。

    最后的文雕师?

    至少曾经作为挂名文雕师的山良,莫名的“病痛纠缠”已让他不再强大,甚至是虚弱,所以谓之最后之名,在山良看来属实可笑,一只将死的病狗?(自我调笑)

    为获取制作所需的素材,文雕师会借助于自我的灵感。

    灵感,一种对存在和自然的通晓,借此他们能看见“世界”的原貌,不过文雕师一般情况下也没有那么厉害,他们的强弱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而这寻找素材的过程就叫做,“择栖”。

    一个优秀的文雕师要懂得探寻深山的呼唤、树木的啼鸣、流水的提醒。

    他们相信只有在自己那如野兽对血肉的敏感嗅觉下,才能到达属于自己的道路,才能在这混乱的世界中找到自我的存在。

    世界的力量流淌于人们的眼中,人们需要通过这扇窗户去发现它、感受它——文雕师拥有一对神奇的“眼睛”。

    作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山良却觉得这类似青楼翻牌子的行为和说法十分之变态,虽然感觉很爽,但异常羞耻。

    基于上述的要求,“祭木”这统一砍伐、统一庆祝的夏季节日便应运而生,同时充当起文雕师为数不多的交流场。

    关于“祭木”这一天,奇怪的是,它永远都会下着大雨。

    当然哪怕是“祭木”,文雕师还都是习惯于单人行动。

    文雕师其实不只喜欢雕木头,他们涉及的领域很广,只是对于树木、泥土、石材的追求,在他们看来最切合对存在的检索。

    反正山良是根本不在意这些,他只喜欢浪费时间、虚度年华。

    山良:啊呼~(睡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