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公主渡此生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入住海味堂

    反锁了房门,我舒舒服服地坐进了浴桶。

    水很暖,热气腾腾的,一会就蒸的我昏昏欲睡了。

    折腾了大半宿,周身乏累,桶还是明日再让小二收吧。

    我倒头就睡,一夜好眠,无梦。

    第二日醒来,被子居然规整地在我身上盖着,看来最近的睡姿进步了。

    李山和达子昨日在萧山底下溜达,多多少少也弄来了一些情报。

    萧山山脉绵延几百公里,大大小小有几百个山峰,其中以萧山最高。而萧山派就坐落在萧山的半山腰处,高耸入云,颇有几分仙境风姿。

    半山腰处的萧山一派,像灵芝一般错落有致,大大小小分了几个堂。

    除了执掌伙食的海味堂堂主是个年过七旬的老者,其他几位堂主都在五十上下。照年龄推断,老者应该是上一任掌门的师叔,其他的应该是师兄弟关系。

    萧山派除了传男不传女的规定外,还有个年龄规定。

    四十岁以上,不得接任掌门之职。

    难怪上一代掌门着急收养个义子来继任,虽然三十九岁“高龄”去世,可就算活着,再过一年也是要退位的。

    我虽然持有掌门令牌,直接上山继承掌门的话,怕是不能服众。

    几人商量一番,决定从海味堂入手。

    萧山弟子众多,虽然没有掌门,几个堂主各司其职,仍在有规律的运转着。

    多数上山的人都是冲着萧山的七十二路刀法而来,凌云堂的招收台排成了一条长龙。反而没人愿意做伙夫,我们去的时候,海味堂居然一个人也没有。

    见我们一下子来了四个人,海味堂的招收小弟一下子眉开眼笑。

    “你们确定是要入我海味堂吗?”小弟仍是不敢相信。

    我们四个齐点头。

    小弟笑的更开心了,“每人三两。”说完摊开手掌伸了过来。

    “你们怎么还要收钱,那凌云堂可没收钱一说。”达子恼了。

    我也很奇怪。“我们给人做饭吃,还得再交钱?”

    见我们疑惑,小弟娓娓道来。

    “几位别恼,听我给你们细细讲来。我们海味堂呢确实是给大家伙做饭的,也是所有堂里唯一包吃包住的。也正是因为此,初时来了很多混吃的人,来到海味堂后厨艺一言难尽,更有甚者煮的饭菜吃的全派人闹肚子。我们堂主也是苦恼的紧,才出了这个下策。如若几位三个月试用期结束,通过堂主考验,银两是会奉还的,不仅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客观的月奉拿。”

    “其他堂是要收费?我怎么没瞧见?”达子还是不信。

    小弟又笑着解释:“此时自然不收,上了山以后,吃饭要掏钱,住宿也要收月租,选好了要学的刀法后,也要一次性缴纳对应的学费。当然,如果有幸赢几场比赛荣升至戒律堂,吃住自然也是可以免的。”

    这收费的规矩听得我目瞪口呆,赶紧了遣了李山交钱。

    软玉迷迷糊糊,达子容易冲动,银钱我交给了最稳重的李山保管。

    拿了银钱,小弟欢快的像只兔子,一路兴奋地带我们上山。

    到了海味堂我才明白他兴奋的原因。整个海味堂,加上我们四个和堂主本人,统共七个人。

    那第七个人,是堂主的孙子,徐小仙。

    而方才引我们上来的是堂主的外孙,卓小江……

    上来后,眼前的一幕更是让我惊掉下巴。

    这个海味堂分明就是一个大型养殖场!密密麻麻的禽类没有围起来,自由地走来走去,见我们来了也不害怕。上千头牲畜都圈养在一起,那个味道差点把我送走。

    正中的地方,有一个像蘑菇一样的巨型房子。

    见我们几人皱眉,卓小江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就是我们海味堂的鲜屋!堂主平日就在里头做饭。”

    “是够鲜的……”

    几头牛在我的注视下,拉出了几坨新鲜的牛粪。

    除了这原生态的环境让人有些诧异,住宿倒是令人满意。海味堂由于没什么人,房子大把,四人一人分了一间,不用同别人挤在一起。

    为了出门方便,我和软玉都是男装打扮,这下子倒是十分方便了。

    整理好床铺,我躺了下来。

    窗户没关,此时恰有微风吹来,十分凉爽。此时虽是盛夏,山上却不似山下那般炎热。

    山中不时有鸟叫虫鸣之声传来,十分动听。

    我像是明白了,为什么云姐离开瓦勒后,选择了凤鸣山。

    凤鸣山虽不及萧山高耸秀丽,多少也有些相似。

    从此以后,萧山就是我家了。

    咚咚咚,一声敲门声响起。

    我起了身去开门,眼前一个白净的少年出现在眼前。

    少年面无表情地把衣服给了我,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

    卓小江口中的徐小仙,大概就是此人了。

    换了海味堂的弟子服,我移步去了鲜屋,卓小江方才说了,晚上就得开工。

    到了鲜屋,达子和李山本来无措的脸上,像是突然有了希望。

    卓小江见我们到齐,宣布开始做饭。

    “堂主呢?”我疑惑道。

    我记得卓小仙说的是堂主平日在这里做饭的。

    卓小江尴尬挠头,“堂主听说你们来了,就下山去找老友饮酒去了,明日才归。”

    “……”

    徐小仙坐在一角,一言不发,安静地看着我们。

    我仔细瞧了一眼这少年,约莫十四五岁,估计也是个不会做饭的。

    “大约多少人吃饭?”我问卓小江。

    卓小江思索了一会,“加上今日新入门的弟子,大约三百人左右。”

    “多少?”我怀疑我听错了。

    “三百。”卓小江重复。

    “请问……这几百号的人,平日里都是堂主一人做吗?”

    我就不信了,这海味堂在我们四个人来之前,在仅有三个人的情况下能做几百人的饭菜。

    一声嗤笑声传来,我转头望向声音来源。

    徐小仙靠坐在墙壁处,依旧面无表情,好像在说“你听错了”。

    “是啊,是外公一个人做的。”

    卓小江说着,侧开了身子,我看了到一口巨锅,一口能装下两个我的巨锅。

    还有一把巨型锅铲,与平日挖地的铁铲无异。

    只不过一个是用来翻地,一个是用来炒菜的。

    “在哪里煮饭?”

    我深吸一口气,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卓小江微笑地指了指我的身后,我转过身,果然看见一个巨型木桶。

    没时间再惊讶了,我赶紧吩咐软玉去摘菜,吩咐达子和李山去淘米。

    “我呢?”卓小江指了指自己。

    初来乍到,我一时不敢使唤两人,看着两个少年犹豫了起来。

    “要不……你们去捉些鸡鸭?”

    “好!我这就去。”卓小江十分兴奋,叫了角落里的徐小仙一起。

    徐小仙面无表情地站了起来,跟着卓小江走出了鲜屋。

    没有犹豫,我转身跑出了鲜屋,来到菜地和软玉一起摘菜。

    几百人的口粮啊……

    人为什么要一日吃三餐,我觉得一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