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何处不煞人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西安夫子

    清云与独孤明远刚聊一会,书屋内便传来老夫子的催促声:“还准备聊多久?”

    “夫子,我这就来。”独孤明远连忙答应:“清兄,不如进来听一节课、如何?”

    清云略微思考了一会,便答应下来。

    两人走进书屋,独孤明远坐回原来的位置,清云则是坐在第一排靠墙的空位。

    看见两人坐下,老夫子才微微咳嗽两声,接着讲道:“接下来,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

    “夫子。”一名满脸麻子的秀才站起身,眼中满是疑惑:“我寒窗苦读十数年,才混上一个秀才,勉强可以温饱;但是我隔壁的那户人家,不过是个杀猪的,日子却过的比我家好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老夫子看着那名秀才,语气中多有责难:“我今年七十有二,早过古稀之年;本应该享天伦之乐,为什么要起早贪黑地为你们讲课呢?”

    “这……”方才提问的麻脸秀才顿时哑口无言,目光也不敢直视夫子。

    夫子扫视在座的数十名学生:“谁有见解的话,也可以说出来。”

    话音刚落,独孤远明便迫不及待地站起身:“读书本就是一种乐趣,又怎么能称之为‘苦’呢?更不用说读书还能考取功名,简直是天下间最好的事了。”

    “你以读书为乐,确实不错。”老夫子赞同地了点头,但是又立即摇头道:“不过,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独孤远明神色失望,缓缓坐下身。

    “还有人要回答吗?”

    “我知道!”立即有一名矮胖秀才站起身:“是因为责任!圣贤以开民智、立民德为己任;我等应当效仿,虽死无悔!”

    “哈哈哈!”老夫子大笑三声:“这固然是再标准不过的答案,却不是最好的。”

    那矮胖秀惺惺然坐下,其余的书生们也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如何回答。

    “唉。”老夫子长叹一口气:“真是让老夫失望啊,那我就给你们讲讲这道理。”

    就在这时,清云却站起身:“夫子,应该是价值吧。”

    “哦?”老夫子露出一丝笑意:“接着说。”

    清云酝酿了一会,才接着回答道:“道经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就是说,世间万物、本是没有价值的。所谓价值,只能靠自我实现。”

    “有点门道,接着说。”

    “读书,可以知道理;便是开启了智慧,让人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应该干什么。若是一生浑浑噩噩,又与刍狗何异?”

    “好好好,没想到这一届还有这样的人才。”老夫子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叫什么名字?是第一次参加州试吗?”

    清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在下姓清名云,只不过是来拜访友人,并没有参加过科举。”

    “哦?”老夫子有些诧异,但也没多问。

    又有人提了几个问题后,时间已到正午;老夫子整理好书桌,起身离开书屋。

    待夫子离开以后,书生门才陆续地向食堂走去。

    独孤远明走到清云旁边,语气中多有佩服:“没想到清兄不仅武艺高强,还能明辨道理;相比之下,我实在是惭愧啊……”

    清云则是在一旁听着,面露微笑、不置一词。

    不一会便来到了食堂门前;老夫子正站在入口处,笑眯眯地看着两人:“老夫想和你们一同用餐,不介意吧?”

    独孤远明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学生哪敢,与夫子共食是学生的荣幸。”

    食堂内,一群正在吃饭的书生看见老夫子,顿时安静了下来。也有不少人在小声议论:“夫子怎么来食堂了?”“食不言,寝不语;大家都别出声。”

    原本热闹的食堂顿时没了人声,清云也有些诧异。三人找了一张空桌坐下,便立即有人来向老夫子请安。

    老夫子一一回应之后,饭菜早已上桌。独孤远明却一动不动,丝毫没有动筷的意思。

    清云碰了碰他的胳膊:“怎么不吃了?”

    独孤远明一手捂住侧脸,小声道:“糟了,夫子以前讲就餐礼仪,长者应该朝西坐;我坐了夫子的位置了。”

    “什么?”清云听得一脸茫然:“有这么多规矩吗?”

    “嘿嘿嘿。”独孤远明尴尬地笑了几声,连忙让出位置:“夫子,您坐这里。”

    “不了。”老夫子拿起筷子:“今天就这样吧,下次记住就好。”

    清云这才发现,四周的书生们不知何时都放下了筷子;等到老夫子拿起筷子,众人才整齐划一地重新拿起筷子。

    这样一来,就连清云也不免有些拘谨,只顾得夹上一些面前的青菜,匆匆吃完了一碗饭。

    “清云,你读了几年的书了?”

    “我没读过多少书,就是随师父修道时,读了几本道经。”

    “那你对做学问有没有兴趣?”

    清云刚要说“没有”,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于是话锋一转道:“在下对先秦的文学,尤其是先秦的文字比较感兴趣。”

    “哦?”老夫子似乎很是诧异:“没想到你一修道之人,居然还会对这感兴趣 ,不知道你研究的、是先秦哪一国的文字?”

    清云沉吟片刻,蘸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一字:“不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老夫子看了一眼,便笑道:“这是先秦楚国文字,你写的是一个‘道’字,天道酬勤的道。”

    “原来如此。”清云眼前突然一亮,又写下一字:“那这个字呢?”

    “这是‘容’,容器的容。”老夫子自信地笑了笑:“若是你真的对楚字感兴趣,我可以赠你一本《楚字录》。”

    清云顿时喜出望外:“那真是多谢先生了。”

    一旁的独孤远明听到两人的对话,更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你也一起来吧。”老夫子站起身,对着他说道。

    “啊!”独孤远明这才反应过来:“多谢夫子。”

    一行人穿过书馆走廊,一路上的学子们纷纷行礼。

    来到一扇上锁的门前。老夫子从袖中取出铜钥匙,打开房门:“进来吧。”

    踏进屋内,一排排书架映入眼帘;书架上既有秦汉时期的竹筒,也有不少线装书籍。

    老夫子走到第三列第二排书架,取出了一本比较新的线装书:“这本《楚字录》,是我一名友人闲暇时编著,只此一本;你一定要好好保管。”

    清云接过书,郑重地答谢道:“此书我定会好好保管,书中的学问我也一定仔细钻研。”

    “如此甚好。”老夫子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独孤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