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忘记那片荒野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竹舞轻韵(2)

    “爷爷,我想去学跳舞。”

    “啥?”

    李文早看了看孙女,还是把后面半句“你再说一遍”留在嘴里。

    李晓絮眼睛看着别处,说这话时,一颗心在胸膛“扑通扑通”直跳。

    她能猜到,爷爷不是没有听见有人在对他说话,他想再证实一次,也或者还有别的想法。只是,他的这种口吻实在让人顿时就紧张起来。

    她心跳的厉害,她的脸看着有些僵。

    直接当爷爷的面,敢提学跳舞的事,也不怕惹怒了爷爷受家法之苦。

    李德明在卸下那把昨天用过的锄头,准备带走,好拿去找铁匠师傅从新上钢火,以后用起来时更省力气。

    刚才,晓絮和爷爷的话,他都听见了。很明显,爷爷反对孙女这一破天荒的想法。他替女儿捏了一把汗,若是晓絮真的惹她爷爷动了怒,用起家法,谁也保不了她。

    李文早并不是思想保守,他不许后辈做出格的事,不求别的,只求李家的人永世安稳,过太平日子。

    当年,千里迢迢,终于在远离尘嚣的山野里,觅一处净地。不问尘世,不就是希望岁月静好吗?他这么做,求的是子孙后代都能平平安安,尽管还是发生了一些事,他仍然觉得都不算什么,只要本着一颗安安分分的心,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他是决不会允许有人再出去招摇,特别是女孩。

    突然有一天,从乖巧听话的孙女嘴里挤出“跳舞”两字,李文早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李德明并不想把晓絮学跳舞的事告诉她爷爷。爹的脾气怪,容易上火,真怕他伤了身体,他现在知道了这事,还要晓絮把说过的话从新说一遍。

    晓絮想要出去学跳舞的事是瞒不住了,爹真的会动怒吗?

    那一刻,他一定对孙女失望透了,学什么不好,偏偏学什么跳舞;那一刻,他一定无法相信,原来的乖孙女也有一颗叛逆的心。

    李德明装作什么也没听见,只是悄悄地朝那边偷瞄了一眼。

    深陷的眼窝里,一道愤怒的光,在晓絮头上快速射过。

    这是一道熟悉的目光。是在慈爱里夹杂些许怒火,冷漠中有无限疼爱的目光。李德明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当年,为了一技之长,不顾爹的反对,毅然提起要出门拜师学了一门手艺。当时,也看见一道同样的光,朝自己的头上射了过来。

    晓絮不敢抬头看爷爷,也不敢把刚才的话再提第二次,更没有发现从爷爷眼睛里射出来的那一道异样的光。

    “我平生最看不惯跳舞的姑娘,端端正正的,学啥不好,偏偏要去学那些没用的东西。”

    李文早尽量压住心里的怒火,今天,他没有讲特别难听的话,也许,是看在家里有客人的份上,但是,从他冷冷的句气里,能让人听出来自心底里的气愤。

    只听的“啪”的一声,他手里的烟斗重重地落在旁边的八仙台上。

    晓絮感觉自己的身体在微微颤抖,屋子里凝固的空气好像被烟斗摔动的响声撕开了一道长长的裂口。

    爷爷一定被气坏了,她从来没见过他今天的样子,当着父亲的面,当着几个新来的客人的面,他摔了自己的烟斗。

    李晓絮后悔早上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熊燕的事,现在,只有硬着头皮,坚持已经决定了的事。

    早该想到,爷爷是过来人,见过世面,他讲的话一定都是有道理的。

    亲戚家的加上几位姑姑家的,大概有几十个姑娘,凑在一起,姑娘众多,也没有听说过,有哪家的女儿跟人学过跳舞。

    李家的规矩从来就严,就算爷爷平日再好,也不会允许有人破了他定下的规矩,谁都不例外。

    “家里有人要学跳舞,这是一件出格的事,绝对不行,破坏规矩更是一件严肃的事,这回怕是真的伤了爷爷的心,他会原谅孙女一回吗?”

    晓絮不敢吱声,低着头,心中默默地为自己祈祷。本来,借几位妹妹在场,壮壮胆子,想向爷爷提起参加舞蹈班的事,说不定,会被批准,就算不批准,也不会有其他什么事。

    事情远比她想象的糟糕的多,爷爷一听这事,脸色就变了,烟斗和桌子重重的碰撞声,吓得其他人都没了反应,屋子里静悄悄一片,谁也不敢之声,连一旁的父亲也没有多说话。

    可是,早上答应下来的事,怎么能返悔,失信于人多不好,尤其不能在熊燕面前丢自己的面子。既然,她亲自山上来发出邀请,那么,我一定要亲自下山赴一次约。

    先放下以前,放下不愉快,熊燕这次能亲自到李家寨来,足以证明,她是诚心诚意来邀请。

    想起这些,李晓絮依然想争取到来自爷的许可。她鼓足勇气,轻声说到:

    “爷爷,你不了解,村里要选节目,丰富乡村文化,年轻的姑娘们个个都踊跃参加,在用农闲时间练习舞蹈,希望到时候能拿出一个好节目来,我只是去看看,不一定要参加。”

    昨夜,李德明在山上的草地边迷迷糊糊地睡了一阵,太疲劳,睁开眼睛时,已是第二天,大概受了凉,喉咙一直觉得痒,想咳嗽。

    这时候,见晓絮不知进退,怕是真的要惹她爷爷发火,不能这样下去,再不拦着,恐怕场面会很难堪,他只好朝女儿递过去了个脸色,又轻轻咳嗽了几声。

    “咳,咳…。”

    李晓絮想学跳舞,农闲之余有一个业余爱好,这本身就没什么;爷爷担心年轻人不懂事,轻狂、浮躁,一不小心走错了路,想提早阻拦,是出于好意;父亲赞同女儿去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应该有自己的一份喜好。祖孙三代人各自都有自己的不同想法,一时间也只能这样了。

    李德明既要支持女儿,也要理解父亲,不能和父亲对着干,如果那样,会违背父亲最初的期望,他的期望很简单,只希望李家的后代个个都有安安静静的一生,个个将来都幸福。

    “爸,你着凉了,我马上去拿药。”

    “还不快去,你爸昨天累了一整天,一定出了不少汗,他要是生了病,这家里的活,也不知道还能指望上谁?”

    李文早拿起烟斗,重新点燃了刚才吸到一半的烟叶。

    李晓絮匆匆回到自己的小房间,从一只瓶子里倒出来几粒小药片。

    今天真是没有面子,爷爷一改平时的模样,突然变的好凶,好可怕,可她心里清楚的很,不管遇上什么事,爷爷都是最向着她,他其实是为了她好,为了李家好,不希望李家人出门遇上什么不好的事。

    到底是恨爷爷因为太谨慎而变得冷酷无情,还是该感谢爷爷的过份疼爱呢?委屈和心酸让李晓絮的心不是滋味,此时此刻,她唯一欣慰的,是父亲比起爷爷要通情达理的多。

    站在窗户下的镜子前,看着里面眼泪汪汪的自己,想起爷爷刚才严厉凶狠的模样,晓絮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咳,咳。”

    外面传来父亲的咳嗽声,她赶紧把眼泪擦干净,拿着几粒药片回到父亲身边,又从热水壶里倒出来半碗热茶,轻轻放在桌上:

    “爸,你别做了,先吃药,这是几粒治感冒的西药,上个礼拜天,我专门从城里的药铺里买回来的,平时备在家里用,听医生说,西药效果快,吃了很快就会好。”

    晓絮顺手把桌上散落的烟叶扫在一起,装进爷爷用过的小烟袋里。

    李德明没有吃药片,的确有些口渴,只端起碗,一口气喝完了热茶。

    晓絮见状,又赶忙去拿热水壶,从新倒来一碗热茶。

    李德明又端起碗,“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大口。

    “这药我不能吃,没事,只是一点小感冒,还不到要吃药的份,把这几粒药片放回到原来的药瓶里,把它装好,留着有用,你做的对,平时就该有些准备,以后有个小毛病,也不用急着跑去医院了。”

    李晓絮觉得父亲说的是,也想劝父亲先吃下这几粒药片,又觉得父亲还是会拒绝,她停顿一会,最后只得拿起几粒小药片,转过身,慢慢走进屋去了。

    “爸爸,你明明是感冒了,为什么不吃下竹姐拿来的那几粒药片呢?”

    晓霞放下手里的野菜,跑到爸爸身边。

    地上有一堆从山里挖来的野菜,一部分是李德明昨天带回来的,另一部分是奶奶前几天制腌菜时,没有用完剩下来的。

    李德明说,这些菜只有山里有,都是些宝贝,能当菜,也能止饿当粮食吃,叫几个女儿先把它们整理出来,抖去沾在上面的泥巴,走的时候,让柱子背回去。

    “爸爸是口渴,刚才喝了茶,马上就没事了,有没有病,我自己最知道。”

    李德明一边说话,一边把卸下来的锄头用绳套住,放在背篓里,然后在一张小凳子上坐下来。

    晓霞依偎在爸爸的怀里,她年龄还小,还没有改掉撒娇的毛病。

    李德明刚坐下,一双沾满泥巴的小手,已经举起在他的额头前。

    晓霞抬起头,摸了摸爸爸的额头,再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然后认真地说到:

    “爸爸真的没有感冒,爸爸身体好,是不会轻易生病的。”

    “呵呵…”

    晓霞说话时,完全是一本正经的样子,惹得在场的几位姐姐一阵笑。

    “有病没病,你懂啥?都长大了,还往你爸身上挤,也不知道害臊。”

    晓霞正想说话,想证明自己没有说谎,爸爸额头上的温度明明和自己的一样。

    现在,她突然听见了来自爷爷严厉无比的声音,赶忙从父亲怀里跑开,她不敢顶嘴,只得乖乖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和姐姐们一起,整理那些摊在地上的野菜。

    “爹,我准备在天黑之前,带她们走,在这里,也帮不上忙,呆下去,怕她们不懂事,吵着你休息。”

    眼看,那堆青黄不接的野菜叶就要被清理完毕,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做事情快。

    李文早朝那堆野菜看去:

    “也好,他们什么时候喜欢来就来吧,来了,李家的门是开着的;什么时侯喜欢走就走吧,走时,李家的门也是开着的。”

    说完,李文早从桌上拿起他的烟袋,独自向他的房间走去。

    “我知道了,爹。”

    李德明一边回答一边目送爹的背影。

    在天黑之前,他要带三个女儿和柱子他们回家去。

    七手八脚之后,野菜和上面的泥巴很快被分离开来。

    晓芸在拿扫把扫除,清理野菜周围的泥土;巧儿把散落在地上的野菜装进一只竹筐。柱子这会儿闲着,他只负责出力气,把野菜从李家寨背回到家里。

    刚才,李晓絮听见爸爸在跟爷爷说话,知道很快亲人又要经历一次别离,那画面她太熟悉了,熟悉的让人想起来总有忧伤。

    几位妹妹难得一见,虽然只有不足两天的时间,没有留下太多言语,却彼此相处融洽,他们都是李家的亲人,亲情弥足珍贵。

    李晓絮舍不得亲人离开,舍不得亲人来了就走。

    “爸爸,天黑之前,她们真的会走吗?走了还会再来李家寨吗?”

    李德明朝女儿点了点头,他心里明白,此时此刻,晓絮最不舍几位可爱的妹妹离开。

    此时此刻,晓絮一定又要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那些亲人离别往事,对她来说,每一次都是伤心难过。

    李德明何尝不想他和他的女儿们留下,或者把晓絮还有爷爷和奶奶接走;何尝不想把两个分开两地的家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家庭,这是他的梦想,毕竟,团圆的日子才是全家人最幸福的日子,可是,现在不行,至少,现在他还做不到,条件不允许,一切都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只能带着孩子们离开。

    “这次带他们出来,家里只剩下巧儿的娘,她还在盼巧儿和柱子回家,她平时最放心不下这两娃,巧儿想来李家寨,她来是想当面向你说谢,你不知道,当她背上你送给她的新蓝布书包时,一连高兴了好几天,从那以后,也更加热爱读书了。”

    说起巧儿读书的事,李德明一脸兴奋,因为他发现,巧儿是个有心的姑娘,不但珍惜新书包,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背上新书包那一年开始,成绩突飞猛进,而且还年年都被学校评上了三好学生。

    “爸爸,我也挺喜欢巧儿妹妹,她说话时的真诚,让我感觉到她就像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只可惜,她们刚来就又要离开,巧儿妹妹学习成绩优秀,好好培养的话,相信将来一定会有金榜题名时的一天。”

    李晓絮依然是满满的不舍,真心希望巧儿她们能在李家寨多住几日。

    晓絮无意间的一句话的话,让李德明陷入一阵沉思。

    突然,李德明记起晓絮想去村里舞蹈班的事。

    “竹娃,你想好了,真的想去学跳舞?”

    “爸,既然熊燕亲自相约,我岂能不赴约?跳舞只是一个爱好,我只是想去参加她的舞蹈班,就一次,反正,总比闲在家里使心里闷强是吧。”

    原来是这样,听了晓絮的解释,李德明笑了出来:

    “你呀,怎么不早说?看看刚才把你爷爷气成什么样,他是在担心你,怕自己家的好孙女出门受人欺负,你爷爷心里比谁都疼你。”

    晓絮见父亲乐了,也开心起来了。

    “哈哈!我比谁都了解爷爷,他是谁的气都会生,就是不会生大孙女的气,因为他知道,大孙女是最天底下最懂事最善良的人,是最懂得孝敬他的好孙女,肯定不会做出惹他生气的坏事情了。”

    刚才,跟着竹姐一起紧张的一颗心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晓芸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矫情和骄傲。

    “竹姐,你真骄傲!大家都觉得爷爷好严厉,在大人中间,是最可怕的人,连爸爸都怕,数你胆儿大,敢做还敢说,偏偏要去做爷爷看不顺眼的事儿,而且,还那么自信,说爷爷不会生你的气,你知道吗?这可能是我们几个想都不敢想的,这下好了,爷爷明明是在惯着你,有人宠着你,以后,用不着别人替你担心了。”

    “梅儿妹妹,也不能这样说,其实,刚才我也有过紧张,没有你说的那样骄傲,可能是爷爷今天心情不错吧,也或者看在家里有客人,因为有你们在这里,还有爸爸在这;爷爷向来都是严肃的,也就今天特别温和,所以,我要谢谢你们!这一次来李家寨,没有爬上李家寨的山顶,倒是帮了我的忙。”

    李晓絮一声“梅儿”,喊的无比亲切。自己的个子整整比晓芸高出两个头,见被面前这个同父异母的小妹妹如此关心,她打心里感动了一回。

    晓芸抬起头来,微笑地望着竹姐的脸,此时,她心里好生羡慕。

    爷爷定下的规矩多是真的,他对后辈的要求严也是真的;被娇宠中的大孙女有自己的想法是真的,她是一个听话又懂事的姑娘也是真的。

    原来,大姐姐在山里面也能有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像她这样乖巧又孝顺的孙女,怎么会不讨人们不喜欢?她又怎么会做出让爷爷和奶奶生气的事情?

    “竹姐,你这样漂亮,跳起舞来,样子一定好美!什么时候去跳舞,到时候,我们能来看你的节目吗?”

    巧儿想在竹姐参加舞蹈节目的那天,带着两个妹妹,一起给她捧场。

    其实,李晓絮没有想太多,她甚至怀疑过熊燕。小时候视她为敌人的人,长大了还能成为朋友吗?到底是不是真的希望她去加入舞蹈班呢?

    “巧儿妹妹,还不知道,我就这样答应人家了,真的只是去打发一下时间,所以没有想别的,现在连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去的了?”

    李晓絮说这话的时候,突然忐忑不安起来。

    “哦,选择相信她吧!但愿那个叫熊燕的姑娘没有骗人,也希望竹姐的舞蹈节目能被顺利选上,到时候,我们几个也能一睹姐姐另一面风采。”

    巧儿觉得,选择相信人总比怀疑人好,相信人,是在给别人一次机会,也是把握自己的一次机会。

    “嗯,熊燕不像是在骗人,没必要,不管怎样,我也要选择相信她一回。

    李晓絮和巧儿想的一样。

    李晓絮身上留流淌着李家人善良的血液,善良的人总是会无条件地相信别人。

    有时候,李晓絮像父亲,特别敢作敢当;有时候,脾气有点儿古怪,像爷爷。也许是常年同爷爷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缘故,她们爷孙之间,存在有代沟,却也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绝对信任。

    李晓絮长大了,可她还是小时候那个“竹娃”,单纯的有点幼稚,她心里面正无限感动着。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父亲这趟回家,带给她的全是惊喜。亲人团聚在一起是惊喜;姐妹相惜情深是惊喜;帮助了结从小喜欢跳舞的心愿更是惊喜。

    李德明还有一个特别的惊喜要送给大女儿李晓絮,只是,现在还在准备之中,不能这么快就告诉她。

    “爹,您和娘要多休息,我过几天再回来看您们和晓絮。”

    夕阳底下,李晓絮静静地站在竹林边上,纵有千般不舍,也只得远远地目送几位亲人从李家寨离开,直到长长的背影消失在夕阳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