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1章 世界第一货轮
在魔都阳山港,这个今年刚刚建造完成的世界级港口,今天汇聚了全世界的许多媒体。单只是一个港口,当然不会这么引人注目,但是今天这里要举行一个新船命名交接仪式。
如果说是一艘航~母,那么吸引全球注意很正常,毕竟这是海上霸主级武器,但绝对不会允许如此多的媒体报道。但今天交接的,不过就是一艘货轮罢了,可是这艘货轮,却是全球最大的货轮!
曾经全球最大的货轮,是南洋的诺克·耐威斯号,一艘超大型的原油运输船,曾被命名为海上巨人号,是岛国的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设计制造。
不过这个诺克·耐维斯号,上个月刚刚宣布报废,而实际上这艘船在这两年的运输成本也不断攀升,耗油量太高,维护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已经赚不到钱了。
于是这世界第一货轮的头衔,大家还在争抢的时候,华夏这边发出了公告,一艘长度超过四百米,宽度达到六十米,高度超过七十三米的超大型货轮已经生产完成,满载集装箱数量,达到了一万九千五百三十个,为历史之最。
还有一点,这艘货轮上,承载了最大体积的双桨发动机,虽然马力不是最大,但用在这个货轮上刚好合适。
这艘船隶属于泰华控股集团,今天不只是华夏船舶重工这个设计、制造商的代表、泰华控股集团的代表,就连华夏领导张瑞强也来了。
张瑞强被邀请致开幕词,他推辞了一番,就走到了台上。看着台下那么多企业代表、媒体代表们,张瑞强非常激动。
曾经华夏的造船业是何等的落后,距离发达国家,差距在二十年以上。而如今呢,华夏已经能够自己设计制造全球最大的货轮了。
并且这个自己设计制造,完完全全是华夏人自己完成的,没有与国外造船企业合作,没有请国外的设计师,这让他感觉分外自豪。
华夏船舶重工,国家虽然给予了不菲的资金投入,但实际上,更多都是为海~军军~事装备服务的,民用只是作为辅助。
后来才跟国外的那些船厂学习,两手发展,军~用、民用同步进行,用民用的收入,补贴军~用的投资。
而当这家企业打报告,说要建造全球最大的货轮时,张瑞强他们是不相信的。
一个是觉得华夏的技术还没有国外那么强大,尤其是比不上岛国和南韩,至于欧美那边,倒是可以相提并论了。
另外也是觉得建造这么大的船,卖给谁去?他们都想看看,是哪个海运集团下的订单,为什么他们之前不知道?
当他们看到那个下订单的企业名字时,都愣住了。不是他们以为的国资大企业,而是泰华控股集团,冯宇的企业。
他们都很好奇,泰华控股集团,不是没有物流贸易吗?如果说是建造一艘运输矿产的船,那还比较正常,毕竟冯宇控制着全球最大的矿产集团。
矿产运输,肯定主要就是用货轮,但是运输矿产的货轮,和这种用集装箱运输的货轮是不一样的,运矿产的是散货船啊。
有人问,是不是冯宇帮别人订购的?但是马上就被其他人否了,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是自用。
如果真是帮别人订购,那干嘛用泰华控股的名义?他们又不是不允许卖船,何况是民用的,这是正常的贸易啊。
张瑞强给冯宇打了个电话,问问这里面是不是搞错了。冯宇直言没错,这个船就是按照他的要求定制的。而且一艘不够,他需要至少五艘。
由于他给的价格很高,所以华夏船舶重工的合同上注明,他们的订单拥有优先权,会第一时间建造完成,这一艘交付之后,剩余四艘会在三年内完成交付。
虽然说泰华控股集团本身没有物流业务,但是谁说就一定不能开展呢?
他们与风雨物流、顺风物流在米国开的物流公司,这不是已经开业了么。这个船,就是用来往返米国和华夏的商船。
光是泰华控股集团和风雨控股集团旗下的那些子公司货物,就能保证这个货轮不缺运输订单,如果加上国际物流业务展开后,一艘船远远不够。
他们这一艘船,比得上之前的两艘船,运营成本,却只有之前两艘船总和的百分之七十,光是这部分,就能节省多少成本,增加多少利润呢。
如果是之前,那么这艘大船要想在米国停靠可不行,吃水要接近16米深,米国那些港口根本达不到。
而如今就不需要担心了,已经有一个码头泊位改建完成,可以停靠这种巨型货轮。这第一次航行,就是华夏魔都到米国洛杉矶,途径岛国停靠一下,装卸一些货物。
张瑞强发表完开幕词之后,交接仪式开始、华夏船舶重工集团的董事长与宗庆先进行签字交接,这艘定制的目前世界第一大货轮,被命名为泰华号。
站在泰华号边上,任何人都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这个庞然大物。
有航运专家曾研究过,1.8到万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轮,未来会是海上的主流。承载量大,运营成本低,会是所有海运公司的选择。
理论上再大一些,比如达到.到.万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轮,以现有的技术,应该也可以生产制造出来。
但是为什么没有公司订购呢?是价格太贵吗?不,是因为没有港口可以停靠。
米国就不说了,冯宇和李超人他们投资之前,西海岸连一万二货轮的港口都停不了。亚欧这边港口发展更好的地方,也很难停靠这么大的船,改建码头的成本太高,未必划算。
未来风雨物流、顺风物流都各需要两艘这么大的货轮,随着这些货轮在全世界各地的停靠,这两家物流企业的名号,也会越来越响亮,业务也会开展的越来越好。
媒体不断的拍照采访,一些企业的老总,已经开始跟华夏船舶重工的董事长沟通,这艘船的造价多少,运营成本大概多少,如果合适,那么他们也会订购。
看到这些情况,张瑞强很是振奋,华夏的造船业,崛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