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最强龙王
繁体版

第七章 欲建妖国

    “愿拜龙王为师。”

    杏仙花容月貌下,眉开眼笑,喜得忙倒茶举杯给敖玉,且双膝跪下。

    “师傅,且受徒儿三拜!”

    敖玉接过茶杯,看着杏仙跪下,朝他拜叩首三响,又抬头再拜,一共三拜九叩。

    他端起茶,一点不剩的喝下。

    “呐,喝了你的茶,我就是你的师傅了,从今往后,你便是我敖玉的徒弟。”

    “入我门来,我便给取你个名……此时秋去冬来,以季节为姓,择秋一字。”

    敖玉扶起杏仙。

    杏仙欢喜的说道:“我有姓氏啦,我有姓氏了,嘻嘻,谢谢师傅!”

    “姓有了,名自不可无。

    二月踏马长安华,影波绿肥瘦红花。

    胭妆丽色春占尽,迟暮飘雪入人家。”

    (杏花会红转白)

    敖玉以指作笔,以虚空中写下“长安”二字,说:“徒儿,从今往后,你便姓秋,名长安。”

    “嗯嗯,长安,徒儿是秋长安。”

    有名者,于世存也。

    似那些无名之辈,生死之无相同,但有名字者,却是这个世界的存在者。

    杏仙连连重点螓首。

    这四仙翁教导她这么多年,却也不曾取个名字,只是以根脚为姓,唤个仙罢了。

    但这个师傅,却能给她取名,还出口成章,一气成诗,学问渊博不是一般的深呐。

    她眸中闪着崇拜的光芒,炽热的看着自家师傅。

    只听他说。

    “我曾周游天下,观世间百态,皆可以文字而述之,纵然是那无形无质,无色无味的道,竟然也可被道祖写下,化作《道德经》的珠玉三千。”

    敖玉顿了顿,举杯饮茶,以止口渴。

    “世人常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亦有人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有人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众说纷纭,不见其宗。”

    “我曾闻一东村私塾先生教学,教《大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咦,怎少个得?又有西村教书先生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咦,怎多了个得?可知谁对谁错否?嘿嘿嘿,此二者皆错也,乃: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此可见,文字尚不得全面概述人言,亦不得表明万物。”

    敖玉一指点在杏仙的光洁额头上,施展醍醐灌顶,将心中所学法术传授给她。

    “我历时一百三十五载,行遍天下,求仙拜佛,访大儒,问大家,终不得果。于是,归途之际,我参星悟宿,观山察水,明事辩非,以苍梧树下,创下我妖族七千字余(现代汉字),又学秦汉之句读,圈点加以整改,创下断句,标注等作用的‘符号’。”

    “吾又以五百光阴,整理自身知识,将妖修自开智至太罗仙一途尽写入吾书。又访友问客,博大家之长,相互印证,终成《大罗仙经》。”

    “吾成仙得道,有感夺天造化之修道一途,各思各异,各云纷云。又见天下大仙,竟无一人布道讲业。令我泱泱大地,无尽妖精不得通人事,晓人理,明是非。只知吞噬日月之精,不知大药之术,不知元神之术,可悲可叹。”

    敖玉挑了挑杏仙的凌乱青丝,笑道:“不过不要紧,长安且随为师游世历界,为我妖族传师授道,汝可愿?”

    杏儿,不对,秋长安听得浑身热血沸腾,消化后的记忆带给她的更是激动得漂亮的小脸蛋绯红一片,甚是诱人。

    秋长安连忙直点头,道:“嗯嗯嗯,师傅师傅,愿意,长安愿意。”

    “哈哈哈哈!”

    敖玉仰天长啸,大笑声传八方。

    四仙翁被那长啸一震,顿时气血上涌,伤了肺腑。

    骇眼瞪着那俊逸非凡,妖气澎湃的男子,四仙翁莫不感到恐惧,妖仙强者,竟恐怖如斯!

    敖玉悄悄偷指向天。

    霎时间。

    天地有感,竟降下祥云一片,百鸟齐聚,万兽接撞而来,均跪匍在外,朝圣着屋子里那尊绝世天龙。

    金莲自生,霞光万丈,青叶九片,郁郁葱葱,生气勃勃。

    被那青叶扫过四仙翁,伤自痊愈。

    那敖玉笼罩在金光中,如神似仙。

    这一方石屋,此刻,直如仙家洞天。

    见得这一刻“普天同庆”,四仙翁早已无话可说,对敖玉只有深深的崇拜和敬畏。

    “仙尊,在下眼拙了。”

    “仙尊胸怀天下,心系我万千妖族,为妖族创文字,造符号,此等伟业,可笑在下先前质疑。”

    “仙尊,可还愿收徒否,学生欲学妖文,符号。”

    “仙尊仙尊,我十八公自此以您为首,做牛做马,绝不埋怨!”

    十八公又言:“敢问仙尊,先前一指,可是醍醐灌顶之术?”

      敖玉轻点龙首,说道:“一法通,万法俱知,区区醍醐之术不足挂齿。”

    “既然尔等欲学,我自然不会私藏,但非亲非故,我凭什么教你们?”

    敖玉嘴角上扬,微微一笑,看着四仙翁。

    四仙翁求知欲颇深,连忙说:“那须如何才可教我们?”

    恰这时。

    一阵巨大的步伐声由远而近,且两声叫唤,遥遥传来。

    “魔尊大王,寅虎率两万妖军,前来报道!”

    “魔尊大王,黄风率三万妖军,前来报道!”

    声声如洪钟巨响,又似连贯响雷,惊得四仙翁仓皇失措,惊心动魄。

    只听那龙王说。

    “仙翁可知,这山虫水兽开启灵智,难如登天。采日精,吸月气,化作精灵更难。幼时要逃避人类猎人的捕杀,长大后又要躲藏,以防仙神修士的降妖除魔。”

    “难啊!难啊!”

    敖玉仰天长叹一气,摇了摇头。

    “我这一路走来,神灵驾长龙,道士驭飞鹤,剑斩妖精行正义之名,死者不计其数。”

    倒酒举杯向月,敖玉看着石室凿痕。

    边上那四仙翁垂下头,鼻子一酸,如鲠在喉。

    秋长安轻轻的,小手抓紧敖玉的衣袖。

    举杯在高,倾斜而茶出,似那繁星银河落下九天,直入敖玉口中。

    只听他朗朗上口,念一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

    “人间有人王,神明有天帝,教有祖,家有长,但唯独我妖族,却不曾有妖帝魔尊。”

    “我敖玉不才,欲立妖国。”

    敖玉的话音一落,顿时惊起在场所有妖怪!

    捧着茶杯的十八公,猛地站起身。

    看向那头生龙角的人。

    明明不过六尺身段,但此刻,却好似顶天的山岳,陡放出万里光芒。

    令人望而生畏。

    令人心生仰慕!

    这一刻,十八公才知。

    什么是大志!

    什么是伟大!

    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妖族的辉煌未来。

    他张着口,不知该怎么说,只是听敖玉继续说道。

    “它传承文明,它传诵美德。它友善,它强大。”

    我要让所有妖精知礼,知耻,明是辩非。知道什么叫尊严,什么是宇宙。”

    我要让所有妖精不挨饿,不风吹,不雨淋。我要这天下神佛再也不敢降妖除魔,肆意残杀妖精,我敖玉!”

    要创立这样一个足以庇护天下万妖的强大国度。”

    敖玉双手向天,高声朗朗!

    声音回绕,竟久久不止。

    秋长安怔怔地看着师傅,他便如天上的大日,光芒万丈。

    恰似黑夜中的皓月,盖压群星!

    耀目!

    伟大。

    似乎也难也形容。

    四仙翁俱是呼如啸风,吸似雷鸣,大喘粗气,两只眼直欲夺眶而出。

    无比震惊!

    惊呆着看着他,转过身,目中光芒,唇间微笑。

    恰如春风拂来,娇阳温暖。

    只听他说。

    “仙翁,可愿助我,共创辉煌?”

    ————

    千里灵山,大雷音寺。

    佛轮千丈,宝光万里,金色的大佛端坐在高台之上,口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声传时,好似狮子低吼,威严而哄亮。

    不时金莲无根而生,芬芳馥郁,花开花谢,演绎生命历程。

    通体黄金筑造顶梁蟠龙柱,翡翠铺盖遮风挡雨屋瓦,羊脂玉比作地板,这方大殿,当真是气派十足,好不奢侈。

    看左右两侧,盘坐着的,是八大菩萨,四大金刚,五百伽罗,十八罗汉,三千揭谛。

    无不安安静静地听佛祖诵经,领悟其无上思想。

    忽然,外头飞下云朵,一尊着甲持宝伞的黄脸天神跳将下来,行至高台下,躬身拜道:“佛祖,取经人已至黄风岭,却不见了那妖怪。”

    世尊面容慈善,似是看破了世间之事。

    温声说道:“阿弥陀佛,哪位愿使大法力,做那一劫之数?”

    “观音大士,汝可愿走一趟?”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闻言,微不可察的浅笑,连忙出列,说道:“世尊吩咐,自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