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纵横家
繁体版

第59章 举贤转折

    “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睡个觉了。”白起瘫在榻上,舒展四肢。

    如今赵王已经在府中加添了护卫,也不用担心刺客再来。今天白起和姜诺言可谓是马不停蹄地调查线索,就是军队里的驴都不敢这么用。

    “姜大夫,大王送来帛书一封。”

    门外传来护卫的声音,瘫坐在榻上的姜诺言挣扎着起身,穿上木屐疲惫地打开了门,接过了帛书。

    “军侯,赵王说了什么。”如同尸体一般躺着的白起问道,连头都不舍得抬一下。

    “嗯......赵王请我们明天去看夏至举贤。”

    “让我看看。”白起说道,下一秒帛书就甩到了他的脸上,“姜大夫亲启,望明日参与夏至举贤。”

    白起看后,不高兴地说:“军侯,我看这赵王是想拉拢你勒,真是可恶,向来都是我们秦国挖别人墙角,他居然挖到我们头上了。”

    夏至求贤一边只有王侯和百官参加,赵王居然邀请姜诺言这个外国使官去参加,这无疑是在向姜诺言示好。

    “去看看又有何妨呢,正好看看黄正那小子发挥得怎么样。”姜诺言又盘腿坐了下来,闭目养神。

    “这倒也是,我还没见过那小子的本事呢,有机会我得跟他切磋切磋。”

    ......

    次日清晨,赵王带领文武百官于郊外迎接夏至。

    “咚咚咚,咚咚咚。”乐官轻敲花纹皮鼓,埙声与节奏分明的鼓声相合,闭上双眼,仿佛能看到一汪清泉缓缓流淌在山间,野兽吮水,绿树相和。

    编钟清脆的“铛”声响起,三五个人闯进了山野之中,或取下背上的古琴,或卸下腰间的陶笛,或捧起重重的缶……临坐溪边,他们怡然自得地弹奏了起来。

    终于,他们演奏得累了,编钟声再次响起,眼前的山野溪流,琴师乐师都消失不见。

    身着祭服的赵王登上石制的祭祀台,取过今年成熟的第一穗小麦后用双手端重地捧着它,生怕有一粒麦掉落下来。

    赵王身后舞者奋力地跳动着祭祀之舞,与楚国的祭舞相比显得更加沉稳端重。

    “寡人,值此夏至,祭祀社神,稷神,以求秋收之际硕果丰收,来年无灾荒瘟疫之祸……”

    “诚惶诚恐,以太牢之礼祭上神之。”

    随着赵王祷词的念完,田间刮起一阵微风,像是在回应赵王一样。

    接下来就是赏赐百官的环节了,相国在去世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要赏赐的官员和赏赐的数目,所以这也只是无聊的照本宣科罢了。

    “请新晋入场!”

    一名身穿大红袍的官员高声道,一名名青年小步缓行入场,他们左臂披露,称为“肉袒”。

    黄正也在其中,跟随着其他人面北而拜。

    司射从取下弓和箭,高声道:“弓矢既具,有司请射!”

    “有司请射,许!”

    “黄正与赵坤并射”

    “依次而射,不得杂越。”

    在举行完射礼后,黄正和那赵坤先后从腰间取箭,连射四箭。

    双方比试过后,有司拿着旌旗,来到二人的靶前,用算筹计算二人所得的分数。

    “黄正射胜于赵坤。”

    在黄正这一组过后,又到了其他的组,但姜诺言都不太感兴趣,这些人无一不是王侯将相的后代,与其说是举贤,不如说是给王侯将相的另一种传承方式。

    经过层层筛选,到了最激动人心的骑射比拼上,比拼的人需要在骑马奔驰的途中用五支箭射向五个靶子,最终再像射礼一样计算。最终由赵王根据骑术和射术择优选取。

    轮到黄正时,他翻身跨上一匹黑色壮马。

    那马虽然比不上追霞,但也生得极为雄壮,不过此时在黄正胯下却是十分温驯。

    黄正双腿一夹,胯下黑马在缰绳的引导下疾驰于赛道,四蹄响声如雷,尘埃飞起如烟。

    矫健如游龙一般的黄正在马背上摆动着身子,消除急转弯时的惯性。他没有马镫和马鞍的辅助,只依靠双腿和缰绳稳稳地度过了急转弯,没有丝毫的生涩感。

    “彩!”赵王见黄正骑术如此精巧,拍案叫绝,“乐师,为壮士击鼓!”

    牛皮大鼓闷沉的声音响彻于赛场,紧凑的鼓点搭配上黄正的高难动作,牵动着在场人的心弦。

    “这小子骑术真不赖。”白起小声对姜诺言嘀咕道,“军侯,这是个人才。”

    又经过一個急转弯,由稻草编织成的靶子映入眼帘,黄正弯弓搭箭,硕壮的手臂上肌肉紧绷,勾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中!”

    黄正找准机会,暗道一声,箭矢应声而出,朝着靶子疾驰而去,稳稳当当地插在了靶子的中心。

    然而黄正并未自傲,沉住心连搭三箭,依次射向另外三个靶子。

    “可惜了,差点全中。”姜诺言见最后一支箭只射中边缘,叹息道。

    不光是姜诺言,赵王和白起脸上也是一脸惋惜。

    不过黄正的表现已经算得上是佼佼者了,因为在他后面的人大多数只中了三靶,还都不是正中间。

    成绩优者自得发笑,成绩差者扼腕叹息。

    “请大王择优!”

    有司喊道,赵王整理服饰后缓缓起身,扫视着台下神态不一的年轻人。

    “优者:黄正,龙冶......”

    “夏至礼成,优者于三日后进殿议事!”赵王威严地说道,在百官簇拥下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众人收拾礼器时,一位拿着令器的骑兵渐渐朝着赵王而来,于百米外下马后擎着令旗奔跑入场。

    “既有要事,便过来吧。”赵王发话,放开了被拦住的士卒。

    “禀告大王,谋害相国的凶手已经伏法!”士卒来到近前,难以掩饰语气中的激动。

    “为寡人细细道来。”赵王心中隐藏的郁闷一扫而空,脸上露出笑容。

    士卒见状,将来龙去脉娓娓道来,赵王闻言,看了看在一旁品尝瓜果的姜诺言和白起,他们正在向黄正道贺,祝贺黄正终于了却了心愿。

    “回宫过后,召黄正入功。”赵王黑着脸发话道,怀疑地看了看姜诺言,“让姜大夫也进宫一叙。”

    谋害相国的凶手居然是黄正父亲的门客,黄正居然还大摇大摆地来参加夏至举贤,姜诺言还跟黄正聊在一块,这让赵王不得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