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夫妻
繁体版

第九十五章 熟悉的声音

    皇帝一摆手:“不会的,丽妃不会这么不懂事。不过,十有八九是长阳宫里的人说出去的,丽妃管教宫人不严,要受到责罚。”又看向谢锦书,“是谁告诉你李侍郎出事了?”

    谢锦书看着皇帝:“陛下,请你先告诉我,她们说的是不是真的?”

    “你先告诉朕,她们是谁?”皇帝已经猜到,是有宫人嘴不严将这件事给泄露了出去,心里隐隐浮现出一丝怒气,暗暗埋怨丽妃管教下人不严。现在,他还得想办法让谢锦书的情绪先平复下来。

    谢锦书知道皇帝想惩罚那两个嘴巴不严实的宫女,于是不想将她们供出来,再说她也没有看清楚她们的面容。

    “陛下,臣妇并不认识她们,臣妇只想知道,她们说的是不是真的。”谢锦书挣扎着坐起来。丽妃急忙过去扶住她。

    皇帝眼见无法再隐瞒下去,只得点头道:“她们说得不错,李侍郎的确在去山西的途中出了点事,遇到了山洪暴发,现在下落不明。”

    谢锦书伤心地说:“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李慎再也找不到了?”

    皇帝也很难过,极力安慰谢锦书:“不会的,李侍郎不是那么没用的人,他一定会会平安无事的。”

    谢锦书脸色苍白地笑道:“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他早就该有消息了,而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

    回到和风花园,谢锦书无力地坐在桌子旁边,羽儿看她脸色不好,又不敢问出了什么事,只得悄悄叫人告诉了秋云。

    不大一会儿,秋云、小龙,还有袁鹤夫妇都要赶了过来,一听李慎下落不明,立刻就要出发去寻人。

    谢锦书摇摇头:“可是你们去哪里找他呢?听人说,那里已经被山洪冲毁了,连路都没有。”

    袁鹤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走这一趟,好给你一个交代。以前,李大人帮了我那么多忙,现在他遇到了危险,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小龙也点头称是。

    谢锦书苦笑道:“朝廷已经派人去找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音讯,你们就两个人,去了又有什么用呢?”又对秋云说,“秋云,我打算自己去一趟,不管李慎是死是活,我都要找到他,只是承业无人照顾,所以要烦请你代我照顾他几天。”

    秋云急忙说:“照顾承业本就是我分内之事,可是要找二少爷,还是让小龙和袁公子去吧。”

    香纪子挺着个大肚子,劝慰谢锦书:“二少夫人,秋云说得对,还是让他们两个男人去吧。”

    谢锦书固执地说:“不!这一趟我必须自己去,任何人也不能代替我。”

    秋云急道:“为什么呀?”

    “我也不知道。总之,我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这件事情,必须我自己去了才能弄清楚。”

    众人又劝了谢锦书很久,一致不同意她只身冒险,可她似乎心意已决,并且立刻吩咐羽儿去收拾行李。秋云无奈,只得建议袁鹤与小龙陪她一起去,可是谢锦书婉拒了:“不用这么麻烦,我一个人去就行了。如今你们都是拖家带口的人,不能说走就走的。”

    袁鹤与小龙没有办法,只得悄悄商量好,一路跟着她,暗中保护。

    ……

    第二天天还没亮,谢锦书就出发了,她没有带人,骑了一匹快马,拿了简单的行囊,一路风餐露宿,很快就到了李慎出事的地方。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李慎一定会平安无事,现在正在某个地方等待自己,而且不想惊动其他人,所以她一路上几乎不做停留,除了住店,吃饭也是匆匆忙忙。

    来到那座没什么名气的山里面,谢锦书发现,李慎遇到的那次山洪的确十分猛烈,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当地的官府都没能将道路完全修复,她只能拉着马,一点一点艰难地往前走,试图找到李慎的踪影。

    可她还是失望了,这座寂静的山里似乎从来没人来过,因为才遭受过天灾,所以连飞禽走兽都很难见到。

    谢锦书只得先回去住店,打算第二天再想办法。

    回去的路上,她看到了当地官府的人,是来修路的。他们告诉她,山洪过去后,他们一直都在奉命寻找李慎,可是直到今天都没有找到,李慎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没有在那座山里面留下任何踪迹。

    谢锦书心情灰暗地找到了一家客栈,草草吃了饭,洗了把脸,就和衣倒在床上,由于极度疲乏,很快进入了梦乡。

    等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在客栈里,而是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她十分害怕,以为自己遇到了山匪打劫,于是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向窗外看了看,却发现窗外的风景不像是土匪的山寨之类。

    正在疑惑间,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这么早就醒了?”

    谢锦书急忙回头,李慎和煦的笑脸让她有些惊奇,又有些恍惚:“真的是你吗?你没有死!我就知道,你不会死的!”

    李慎耸耸肩:“我是那么容易就会死的人吗?”

    “可是你遇到了山洪。我看见,山里的路都被冲毁了。”

    “要不是那次山洪,我就得继续去太原寻找田公子了,可是他们不喜欢被人找到,因为他们过得很逍遥。”

    “他们?是不是还有珍娘和小虎啊?”

    “你猜得不错。田公子辞官之后,来到太原,找到珍娘和小虎之后,就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隐居了起来。”

    “这么说,你已经见过他们了?”

    “是啊,不过只是匆匆见了田公子一面。他告诉我,伴君如伴虎,他不想再做官了。所以他请求我,不要告诉任何人他在哪里?”

    “那么你呢?你是不是也想逃离官场?”谢锦书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慎。

    “你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李慎点点头,“其实我早有此意,只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借口辞官,因为我不能像田公子那样一走了之。如果我辞官,牵扯的就太多了,比如大哥大嫂,比如承业……甚至还会牵连到谢尚书。所以那天山洪爆发正好帮了我的忙,我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失踪,让大家都以为我死了。”

    “可是陛下迟早会找到你的。”谢锦书十分担心,“你和田公子不一样,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定国公府的。”

    “一个死去的人是不会影响到任何人的。”李慎摇头,“如果朝廷继续找不到我,那么陛下也只好认为我已经死于那次山洪了。”

    “我们这样做,很危险的。”谢锦书忧心忡忡,“何况母亲、承业,还有大哥的三个孩子还在京城呢。”

    “你放心好了,陛下不会为难母亲和承祖兄妹的,因为大哥大嫂远在边关,承祖又是将来的定国公,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有事。只是承业,我们要想办法将他带到这里来。”

    “可是要将承业带来,陛下一定会起疑心的。”

    “所以你要找一个很好的借口。而且将承业带来之后,我也不会在这里久留,我打算去南边,那里几乎没有人认识我,我们可以找一个清静的小山村住下来。”

    “可我怎么总觉得,不会这么顺利的。”谢锦书慢慢坐下来,“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我和承业长时间不在京城,陛下难道会不闻不问吗?李慎,我觉得你的这个主意并不好,我们不应该这样冒险,你还是回去吧,找个借口把这事儿圆过去就行了。”

    “可是回去之后呢?”李慎长叹道,“我还是要每天战战兢兢地看着陛下的脸色,揣摩他的意思。锦书,对于这些,我早就厌烦了。以前因为父亲在世,我不敢流露出这个意思,可现在,我真的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我多想带着你和承业,在一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小山村,种上几亩地,养一些鸡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也不用管什么国家大事,再也不用仰人鼻息。”

    谢锦书低头思忖半晌,道:“你想先过没有,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一旦被陛下知晓,定国公府将死无葬身之地。而且,你怎么忍心将母亲一个人丢在京城?”

    李慎说:“这个我已经想过很久了。母亲并不是孤独一人住在京城,她的身边,有彤姨娘,有悟儿,还有承祖兄妹三人,她可以得到足够的天伦之乐了。而且,万一有什么事情,恒儿也不会不管不顾,尽管他现在已经出家。”

    沉默了一会儿,谢锦书艰难地开口:“我想不出来我和承业有什么理由永久地离开京城,就算瞒得过陛下,还能瞒得过母亲吗?”

    李慎拿出一个小盒子:“这里是两颗假死药丸。我想过了,只有一死,才能过上我们想过的生活。”

    谢锦书吃惊地推开盒子:“你疯了?承业那么小,怎么可以冒这样的险?何况母亲会伤心死的。”

    李慎笑了:“你想得太多了。这个药丸是很安全的,十二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服用,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痛苦。至于母亲那里,我会想办法告诉她。”

    “你的意思是说,要我和承业跟你一样,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