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繁体版

第一百零六章 天生神将已陨落,中兴四将未跃升

    如今,在赵吉原主宋徽宗时期,北宋的朝政和军政,腐败得如同参天大树,已被蛀空成了一根参天朽木。赵吉要御驾亲征方腊,不但能用实战操练大宋的兵将,也能使自己至于过早地陷入温柔乡中不能自拔……

    思虑至此,赵吉提笔在御用宣纸上亲自写下圣旨……

    圣旨的内容大意就是:

    调监军西北的知枢密院事大宦官童贯南归;

    童贯领枢密院事,改任江、淮、荆、浙路宣抚使,临军东南……

    遣西军中曾大破过西夏军的承宣使、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司副都指挥使刘延庆,携其次子【领防御使】、郎延路兵马都监刘光世,抽调大宋西军一万名能征善战的兵将,由童贯监军,火速南下,去往杭州,准备剿匪……

    赵吉对内侍宦官命令道:“交给传旨宦官,将朕亲笔写的这道圣旨,用八百里快马加急,送往西北军营宣旨于童贯、种师道、刘延庆、刘光世。并令童贯、刘延庆、刘光世听旨后,立即南下。”

    “小奴遵旨。”内侍宦官手捧圣旨,退下交于传宦官去了……

    赵吉之所以要用童贯、刘延庆、刘光世率领西军中的一万骑精兵南下准备去征方腊,原因就是他这个穿越者,是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也是这几位作为主将,把横行东南的那场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给剿灭掉的。

    童贯至今领兵已经十四年,特别是他与如今北宋作战能力最强的西军各层将领关系处得都非常好。大宦官童贯在军中向来有威望,让他来作临军,能协调好军中各部。

    至于身为北宋六贼之一的童贯,赵吉觉得他暂时还有用,那么就先留着童贯在征方腊发挥他最后的作用吧!

    客观地说,临军、领军十四年的童贯,除了贪财、与蔡京勾结之外,在之前的征西夏的战役中,他还是有功的。

    期间,童贯唯一重大指挥失误就是,在去年的宣和元年三月,童贯强行命令、逼迫素有“天生神将”之名的西军名将刘法,出战西夏军,导致刘法战死。

    刘法是谁?赵吉记得,刘法是河中府人,北宋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

    刘法扬名于危难之中,长期征战边塞,成名于宋夏战争,身经百战,被敌人称为“天生神将”,对北宋进击河湟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北宋熙河经略使。

    在赵吉的原主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三月,童贯命已任熙河经略使的刘法,率兵攻打西夏统安城(即青海割牛城),刘法认为西夏军虽经宋军重创,但是元气未伤,贸然出兵深入敌腹地,胜算不大,不愿冒险进兵……

    彼时,知枢密院事、临军西北的童贯,急于建立更大的军功,便以权力威之、用言语激之,迫使刘法率部出征……

    刘法没有办法了!他只好按童贯之命,率部贸然出兵深入西夏军腹地,结果,遭遇敌军重兵围攻……

    刘法率部力战不敌,他在突围途中坠崖,双足折断重伤,被西夏军杀死了,北宋末年一代名将陨落……

    最可气的就是,此战之后,童贯将战败的罪责,推卸给刘法,说刘法指挥不利……

    这事,就发生在去年的宣和元年,留在赵吉原主宋徽宗脑海里的残留记忆,却不知道大宋天生神将陨落的真正原因,还只局限于知枢密院事、临军西北的大宦官童贯所写奏报中阵述的假相------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兵贪功冒进、深入敌腹地,攻打西夏统安城之战中,刘法指挥不利,战死而亡……

    因此,一代名将战死沙场后,没有得到英雄之名,家属也没有得到朝廷应该给优厚抚恤……

    刘法的儿子正在军中为偏将的刘正彦,暗中愤愤不平,但只能憋着不满之意,对赵家天子也开始不太信任了。

    可是,作为知道这段历史真相的赵吉,绝对是知道童贯为了把自己开脱出去,而瞒报了一代名将刘法战死沙场的真实经过……

    其实,去年刘法战死后,其部并没有被全歼,有逃回者是知道实情的,但是,山高皇帝远,刘法部的败军无法向朝廷、向皇帝阵述刘法战死的真正原因……

    但是,当时正直的大臣李纲,就觉得一代名将刘法身经百战,怎么可能犯那种“贪功冒进、深入敌腹”的低级军事指挥错误呢?

    何况,大宋按严格的军事调兵作战制度,熙河经略使刘法没有经过知枢密院事、临军西北的大宦官童贯的同意,他怎么可能敢领兵深入敌军腹地,去攻打西夏统安城呢?

    当时,一代忠臣李纲得知,一代名将刘法战死而没有到正名封赐、其家属没有被朝廷抚恤时,他悲愤地提笔撰写出了《吊国殇文》以祭奠刘法,并为刘法鸣冤……

    可是,李纲也没有真凭实据,能指责刘法兵败被杀之事是替知枢密院事、临军西北的大宦官童贯背了黑锅啊!

    李纲写的《吊国殇文》进献给宋徽宗,当时的赵吉原主宋徽宗简单地翻看了两眼后,指责李纲你这远在京城却言西北军事,就是凭空想象、无中生有啊!

    刘法阵亡于去年的宣和元年三月,

    不久后,

    宣和元年六月,东京开封暴雨连下数日,京师涨大水。李纲上疏,这是上天在警示陛下,请陛下要注意大宋的内忧外患等诸多问题啊!

    当时,赵吉的原主宋徽宗正宠信着妖道林灵素,让林灵素准备作法祈福,求苍天别下雨的“国家大事”呢!宋徽宗认为李纲的议论不合时宜,故因,贬李纲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唉!”思至此处的穿越者赵佶唏嘘暗叹。

    若是素有“天生神将”之名的刘法还活着,朕也不至于在这次征方腊时,调用后世有“逃跑将军”之名的刘延庆、刘光世父子,率领西军中的一万骑精兵南下征方腊了……

    当然,赵吉也知道“中兴四将”中刘光世。不过,刘光世在“中兴四将”名声最差……

    那能怎么办呢?

    如今,对于刘延庆、刘光世父子该用也得用,日后那中兴四将中的刘光世即便是被送绰号“逃跑将军”,那也是在对强大的金军铁蹄时才逃跑的。

    刘延庆、刘光世父子领一万骑精兵南下,征讨刚刚起义不久的方腊及其所部的乌合之众,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去年已陨落的天生神将刘法的身后世,放一放再处理吧!

    刘法的儿子刘正彦现在军中为中低级武官,按理来说,应该因其父战死而受封升官,

    但是,穿越者赵吉想到了历史上的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刘正彦与苗傅发动的那场把当时的皇帝赵构囚禁起逼其禅位的“苗刘兵变”……

    赵吉感慨,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刘正彦的胆子,可真大啊!

    对刘法的儿子刘正彦应该正确引导,让其上战场杀敌,绝对不能带在朕的身边,以防备其有可能重蹈历史的覆辙再弄个什么兵变的,那可真吓人啊!

    ……

    对于童贯的贪腐问题,以及在临军西北逼死了名将刘法之事,赵吉恨虽然是恨,但是与军国利益相比,他是可以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时放过童贯的贪腐问题而不查的。

    当然,穿越者赵吉知道,在平定方腊起义可以让童贯继续监军……

    若平了方腊起义后,就该对童贯秋后算帐了。毕竟,赵吉是绝对不敢让童贯率兵联金灭辽了……

    童贯对大宋的最大败笔,就是其在联金灭辽之战中开始表现出来了。

    赵吉思虑着,朕还应该启用哪些有发展前途的将领,陪着朕一起去征方腊呢?

    …………

    【PS:感谢投月票和推荐票的书友。

    求读者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帮忙分享本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