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伤星水浒传之武松世界
繁体版

第九章 西夏武士夺珍宝 大宋好汉显神威

    不过,武松却根本没空想这些。

    在夏启京断气的这一会儿,武松左手一记狼牙棒飞扬,打碎一个西夏武士的脑袋,右边身体下伏,八棱浑铁棍一挥,打折另一个西夏武士战马的前腿,令马上的武士栽了个嘴啃泥,折断了脖子。

    面对冲到跟前的武松,西夏武士个个死战不退,一副同归于尽的打法。他们誓死也要保护好自己公主的生命安全。

    结果被武松连消带打,又灭了二个。

    这时候西夏公主已经被手下人救起,重新骑上战马。

    剩下的十六名武士把公主围在中央,重新聚在一起,摆出冲锋阵势,准备再次和武松决战。

    刚才跌下战马的西夏公主并没有恼羞成怒,头脑发热,反而发出更冷静命令:“弓箭手、骑兵队不要分心,尽快消灭马车里的汉人,然后一起围歼武松!”

    西夏公主身边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武士,举起牛角号,吹出一声沉猛杀伐的呜嚎。

    已经和薛永他们打成一团的西夏骑兵和弓箭手,同时发一声喊,更加猛烈地向马车进攻。

    此时的薛永,战马已经中箭中枪,倒在地上。

    好在薛永的步战实力更强,挑翻刺死杀伤了十七八个西夏骑兵,依然守在马车后面。只是薛永也被西夏骑兵的纯器打中几下,口中溢出鲜血。

    病大虫此时面透红光,霸气侧漏,迎面蜂涌而至的西夏骑兵,薛永竟然不退反进,如猛虎下山,怒吼着钻进敌群,乱枪迸发。

    戳中几个敌人后,他迅速回防,背靠马车,舞枪防守,继续和西夏武士周旋。

    这套短促出击,迅速回防的战术,既能有效杀伤敌人,又使对方弓箭手发挥不出远攻优势,短时间内占了不少便宜。

    车顶上的孙车夫是一个游击专家,突击和偷袭靠近马车的西夏武士,多数都被他用长鞭击中,非死即伤。

    武大和潘金莲依旧顶着盾牌,死守。

    不过有好几个西夏骑兵已经冲到马车跟前,手中的大斧劈向武大郎潘金莲的车厢,孙师傅渐渐也有点手忙脚乱起来。

    于虞候和老管家乘坐的马车窗户伸出一张手弩。

    一阵连弩劲射,当先几个西夏骑兵人仰马翻。

    这于虞候负责射击,老管家帮着装箭。

    五张连弩每张都安装了六支锋利坚硬刻着血糟的的短箭,不停顿地连续射击。

    只要射中目标,不论人马,必定穿身而过,带出一股剧烈的血流,令中箭的人马顿失力量,倒地不起。

    于虞候和老管家这一块的局部战斗杀伤力最大,但箭矢消耗也大。

    很快于虞候手里只剩下最后二张装着箭矢的手弩。

    老管家阴沉着脸,抓起一把腰刀,准备近身肉搏。

    刘亮和王七娃虽然在马车的前方,但距离马车隔着几匹马的距离。正面敌人的注意力都在武松身上,两侧西夏武士进攻的重点也是直奔马车,所以他们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只是被几个近得身前西夏武士包围了起来,缠战成一团。

    武松可以继续冲阵,但看西夏公主和她的手下高手,是一付死缠烂打的架势,很难马上解决战斗。

    但再拖下去,薛永他们就危在旦夕了。

    武松此刻有二个选择,一是继续擒王,死盯住西夏公主打。二是回头冲向马车,斩杀西夏骑兵。

    这二个选择都有严重风险。

    盯住西夏公主,不能快速解决战斗的话,武松他们整个团队都有可能牺牲。

    但如果回援马车,弄不好会陷入重围,被西夏武士围裹缠斗,也许可以带着人突围,但东西肯定要被西夏人夺走。

    两害相权取其轻,先保人性命要紧。

    武松双腿夹紧汗血宝马,又一个疾冲穿透西夏公主和护卫,左右开弓,又击杀了二对拚死阻击的西夏武士高手。

    马不停蹄,武松直接向马车奔袭而去。

    西夏公主率领身边的高手回马紧随其后,一边追赶武松一边大声下令:“全力以赴,裹杀汉人!”

    西夏的骑士虽然在博战中损失近半,但加上弓箭手,人数仍然超然过二百人。这次弓箭手也跟着枪斧手一起,不遗余力,从三面一齐呼喊着,扑杀过来。

    武松这边,薛永的战力和战术配合得当,奋勇拼搏,杀敌不少,但是也耗尽了他的力气。此刻薛永的脸色从红光透亮又返回腊黄腊黄。他靠在马车上大口喘气,拚命聚集起最后的力量,准备殊死一博。

    于虞候和老管家已经跳出车厢,手执兵刃,并肩站在一起。

    潘金莲从自己车厢的另一面窗户钻进另一辆马车。武大等潘金莲撤退之后,也跟着躲了过去。

    孙车夫已经阻止不了西夏骑兵靠近武大潘金莲的那辆马车。他的精力全都用在对付漫天飞射过来的弓箭之上。

    西夏骑兵的长枪大斧,尽数向武大潘金莲的马车车厢疯狂输送武力,很快把车厢拆塌一大半。

    但要真正攻进另一辆马车,还得花一番力气。马车车厢虽然是死物,不会反抗,但清除干净,却也大费周章。

    马车前面的刘亮,箭矢已经全部射完,此刻拔出腰刀,和王七娃背靠背,与五六个围上来的西夏骑兵死拚到底。

    这千钧一发,九死一生之际,西夏人的呐喊突然戛然而止。就像是正在昂着头使劲叫唤的公鸡,被一下子扭断了脖子。

    紧接着传来的是一片马匹倒地的嘶鸣和人中刀后的惨叫声。

    武松打倒了几个冲到跟前的西夏骑兵,抬头远望,只见无数大宋好汉漫山遍野掩杀过来。

    领头的正是混世魔王樊瑞和他的芒砀山俩兄弟。

    三尊大杀神率领手下三百刀牌手,从三面冲进西夏骑兵队伍,追着屁股杀人,先砍马腿,再剁人头。

    号称地飞星八臂那吒的项充和地走星飞天大圣的李衮,虽是步战,短途奔跑的速度却不亚于骏马。

    近则标枪刺透,利剑封喉,远则飞标飞刀取命。杀人如麻,如鬼魅附身,躲之不及。

    面若寒冰的混世魔王樊瑞双手各持一柄流星铜锤,疾奔如风,锤飞似雨,所过之处,更是死伤无数。

    芒砀山刀牌手之后,还有五七百手执兵刃的绿林好汉,呐喊着从后面跟上,一并掩杀过来。

    武松再回头一看,西夏公主的背后,杨林和时迁领着数位好汉,围将上来,把西夏人的后路全部封死。

    倾刻之间,战局完全扭转。

    二百余名西夏弓箭手和骑兵在樊瑞、项充、李衮的三面围杀下,非死即伤。只有少数几人做了俘虏。

    原来的局面是西夏武士包围武松,现在是西夏公主被大宋好汉团团围住。

    堵住西夏公主退路的好汉人数不多,八男一女,但看上去个个都不是善茬。其中除了杨林和时迁,其他人武松都不曾见过。

    西夏公主和手下剩下的十二名武士,都是强者中的强者,护着公主转身向杨林他们冲去。

    虽然知道此战已经无法挽回败局,但西夏武士拚死也要保护自家公主突围回去。

    杨林那边的战队,人数虽然不占优势,但九个人也毫无畏惧,摆开阵势,向西夏武士围堵上来。

    只见居中一条长大汉子对着冲在头里的西夏武士,迎面射出一支利箭。

    那西夏武士也是箭术高手,并不减速,略微一带马头,躲开封喉一箭。

    可是那大汉射出的是连珠箭。第二支箭倾刻又到眼前,而且好似算准了西夏武士躲避的路线,再次利箭封喉。

    再要避让已然不及,西夏武士疾挥手中兵刃,斜舞一刀,将飞箭劈为二段。

    不料西夏武士刀上的劲力尚未使尽,还有第三支箭,紧跟而止。这一箭穿透马颈,刺入骑士的咽喉。

    连人带马,西夏武士轰然倒地。

    那大汉的连珠箭意犹未尽,后面竟然还有两支,一左一右射向两侧的西夏武士。

    那二名武士也是高手,挥舞兵刃格飞利箭,但大宋骑阵两侧的好汉已经冲近。

    这俩人,一位俊朗帅气,手持一柄丈八蛇矛,另一位粗犷豪爽,手持一根六尺铁棍。

    他们乘对手一个分神,一左一右,冲上去一枪一棍,报销了二个西夏武士的性命。

    但西夏武士也有高手。杨林对上的那个留着山羊胡的武士,手执一柄大铜锤,力大无穷,让杨林左右支拙,堪堪抵了个住。

    杨林的笔管枪虽然使得溜滑,但身临长戈钝器的马战,吃了兵器短小的亏。

    好在杨林武艺不俗,人又机智灵活,左右躲避,伺机还击,但也只能截住山羊胡子缠斗,拖延时间而已。

    时迁遇上的对手更厉害,一把开山斧横劈过来,那股风就把时迁刮下马背。

    亏得鼓上蚤身手敏捷,如一片树叶遇上大风,轻飘飘飞扬起来,借势翻下马,不曾受伤。但座骑的头颅却离了马身。

    不过手持开山巨斧的西夏武士接下来便遇上他此生最强的对手。那个要了他性命的对手。

    这是一个比常人高一头,阔一膀,胖一圈的大和尚。因为体格太大,马又平常,所以落在时迁的后头。

    差了这么几个马步,大和尚堪堪和砍掉马头的西夏武士迎面对上。那西夏武士刚刚剁下马首,将时迁扫落马背,乘着一股威势,精钢大斧斜劈胖大和尚。

    大和尚不躲不闪,手中的浑铁禅仗和西夏武士的开山巨斧在空中撞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大和尚的劣马吃不住力,失蹄倒地。

    西夏武士的座骑是西域良驹,嘶鸣着倒退了几步,又扬蹄而来。

    大和尚不慌不乱,一步跳离马背,手中禅杖泼风洒雨一般向西夏武士攻过去。

    西夏武士虽然居高临下,但战马一时间发不出冲击力。那大和尚又出奇地灵活,忽左忽右,闪东闪西,躲避中夹带进攻。

    马上的西夏骑士护住了自己的腿,却护不住座骑的腿,被一杖扫断马腿,前蹄倾折。

    西夏武士在栽倒的时候,后背挨了一记,五脏六腑皆裂,狂吐鲜血而亡。

    迎面一个对冲,西夏武士折了四个,截了一个,西夏公主一马当先,领着余下的七个武士继续往前冲。

    最先对上的是射连珠箭的大汉。

    此时他已来不及搭箭弯弓,挺着长枪来刺公主。这时斜地里突然窜出一个西夏武士,一锏打破大汉的马头。差不多同时,这使锏的西夏武士也被射连珠箭的大汉一枪戳透胸窝。

    射连珠箭的大宋好汉和使锏的西夏武士,双双摔下马来。幸好西夏武士没剩下几个,不然神箭手好汉不摔死也得被马踏死。

    中枪的西夏武士却当场伤重而亡。

    神箭手的身后跟着一个模样俏丽的姑娘,是阻击队伍中唯一的女英雄。那姑娘手执长枪,满脸寒霜,紧接着也是向西夏公主一枪骤刺。

    公主一声冷笑,左手单手执枪,一招拨火燎天,将那女英雄的长枪撩空,右手挥扬细鞭,缠绕住对手的柳腰,借着冲势,把姑娘拖下马来。

    危险之际,路边突然传来一声大吼:“兀那西戎蛮贼,休要伤人!吃我拚命三郎一扁担!”

    只个一个面色阴霾狠辣的凶猛汉子,从山道树丛中跳出来,挥舞着一根榆木扁担迎面横扫西夏公主的马腿。

    公主只能弃了那姑娘,控马扬蹄,仗着座骑的神骏和骑术精妙,飞跃三丈,跨过了偷袭的猛汉。

    那猛汉见拦不住西夏公主,竟扔了榆木扁担,闪身钻入西夏公主后面武士的马腹,拔出匕首,给战马来了个开膛破肚。

    马背上的西夏武士被吃痛的座骑猛地掀落倒地。猛汉冲上前去,一拳,打晕了摔下马背的武士。

    但西夏公主还是突出包围,仗着马快,扬长而去。

    数百大宋绿林蜂拥而上,俘获了李贞沙、杨林的对手山羊胡子以及被执榆木扁担猛汉活捉的西夏武士。

    公主身后最后五个武士没有跟着主人逃跑,而是掉转战马,在山道上一字横排,神色坚毅决然。

    他们都是来自黛哈娜王妃故乡喀喇汗的死士。五位死士死守不退,返身迎战数百名大宋绿林,为的是尽忠尽义,给自家公主争取一点点逃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