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唐太宗
繁体版

012 令文人来投

    “为臣者,分做文武。”

    “如今作为隐太子武将第一人的薛万彻,已然归顺于东宫。”

    “那么接下来,就该考虑文人们了。”

    “臣请殿下,召原太子洗马魏征,入东宫拜见。”

    将文臣之首的魏征也招揽过来,这就是长孙无忌给李世民的又一个建议。

    魏征的太子洗马,不但是李建成的谋臣,还兼顾老师身份。

    收了魏征,就是像这些李建成谋臣们传递善意,让他们为李世民所用。

    对于魏征,李承乾前世可如雷贯耳。

    历史上对于李世民和魏征,他们一个善于进谏,一个善于纳谏,可是高度评价。

    “不急!”

    李承乾突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却是为何?”

    不止是长孙无忌,就是李世民也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要这样说。

    “魏征这人有才,确实不假。”

    “当初他劝说隐太子先下手为强,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真知灼见。”

    “只不过魏征是一个纯粹文人,他有着自己的文人傲骨。”

    “我们要收服魏征,但是也要先消磨一下他的锐气!”

    李承乾没有卖关子,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谋划。

    “也对!”

    长孙无忌思考一会,同意了李承乾想的建议。

    李世民常在外领兵作战,所以原秦王府的部下之中,即使不全是武将,也都是多少能文能武之辈。

    纯粹文人,也就只有房玄龄、杜如晦为代表的十八学士。

    其他的,都是一群武夫。

    至于长孙无忌、张公瑾等人,虽然不是武将,但也能舞刀弄棒。

    长孙无忌这人,文人习惯多过武将之风。

    他知道,相比于武将,文人更加难以收服。

    有心争夺皇位的李世民,可是在皇宫、原太子府、齐王府,安插了不少的耳目。

    而负责这事的,就是长孙无忌。

    而收集朝廷大臣信息,长孙无忌也是花费了不少功夫。

    知敌长短,才能百战百胜。

    关于这个魏征,长孙无忌也是听说过他的脾气。

    魏征是出了名的臭脾气,还是那种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对于魏征,先晾他几天。”

    “只有把他的棱角给磨一磨,方能为我所用。”

    “不然,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可是会割到主人家的手!”

    李承乾可是记得,历史上魏征有好几次,气的李世民差点想杀了他。

    魏征太过刚直,而过刚易折。

    “这样,会不会让魏征觉得我们没有诚意,会不会让他不归于东宫麾下?”

    李世民对于魏征,还是很看重的。

    当初瓦岗寨被王世充剿灭以后,不少瓦岗将领归顺了李世民。

    而这些瓦岗寨降将,就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过魏征。

    只不过魏征跑得快,他一溜烟跑到了长安,投入到了李建成帐下。

    “不至于。”

    “魏征其人,识时务。”

    “他有真才实学,也想着一展胸中所学。”

    “如今天下尽归大唐,而父王你也入主东宫。”

    “试问,这个魏征除了为父王所用,他还能找到其他效忠的人吗?”

    李承乾很自信。

    “魏征,那就是需要打磨一下他的棱角。”

    “父王你南征北战之时,坐下战马居功至伟。”

    “这名马良驹,生来都不会轻易被人驾驭,它们有着自己的傲气。”

    “只有把马儿驯服了,它才心甘情愿为人驱使,才能冲锋陷阵!”

    李承乾对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就是一阵解释。

    “我儿眼光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李世民这是认可了李承乾的解释。

    李世民知人、识人、用人,同样的也精于相马、驭马。

    李承乾将人才和良驹牵连,说出的道理,李世民颇为认同。

    ……

    魏征很慌。

    薛万彻被李世民收入帐下的消息,已经在长安传开。

    李世民如此动作,是为了让还在长安的,原李建成和李元吉旧部,心里感到一丝安心。

    只不过这都好几天了,可是魏征却没有等到朝廷的文书,也没有见到新太子的使者。

    其他原李建成的部下,要么官复原职,要么另有他用。

    唯独魏征,仿佛被人遗忘。

    “夫君,我们逃吧!”

    魏征的夫人,受够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逃?”

    “往哪里逃?”

    魏征唯有一丝苦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能逃到哪里去?”

    魏征的鼻子眼睛,都快皱到了一起。

    “我们可以回河北老家。”

    “原太子和齐王,不是在山东、河北安插了很多人吗。我们回了河北,他们也可以帮着我们隐匿行踪。”

    魏征的老婆,显然谋划了很久。

    “你啊,头发长、见识短!”

    “出长安、过潼关,都需要路引、度牒。”

    “你、我这样贸贸然走出去,只怕立马就会被抓回来。”

    魏征停了一下,接着说。

    “再说了,旧太子身死,他的部下也是树倒猢狲散。”

    “那些人,只怕都在想着,怎么向新太子表忠心,又怎么可能帮助我们夫妇?”

    “说不得,将我们抓送回长安,就是他们表忠心的一种手段!”

    对于人心,魏征看得很透。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该当如何是好!”

    魏征的夫人急眼了。

    “等吧,还能怎么办!”

    “大不了,我魏征丢了这颗项上人头而已!”

    魏征嘴上说得无所谓,可是他心里还是舍不得。

    好死不如赖活着。

    魏征有野心,希望可以用尽毕生所学,来指点江山。

    要不然,当初在瓦岗寨兵败后,魏征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到长安,投奔了李建成。

    如此又过了几日,魏征还是没有等到有人登门。

    而在这种煎熬中,魏征也不得不怀疑。

    难不成,新太子忘记了,当初是自己向李建成献计,想把他给诛杀了?

    ……

    这一天,魏征百无聊赖之中,突然有一人登门拜访。

    来的还是东宫的人。

    “奉太子口令,魏征明日前往见驾!”

    传递命令的是一个宦官。

    “请问,太子召罪臣有何事?”

    魏征在行礼过后,试探的问道。

    “这个,内臣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只是奉命而为。”

    宦官的语气不带任何感情,正如同他冷冰冰的脸色一样。

    送走宦官过后,魏征第一时间找到了他夫人。

    “若我此去不归,你就去找一下房玄龄,让他帮忙放你们回故乡河北。”

    魏征夫人刚想说点什么,却被魏征给阻止了。

    “此去祸福难料,为夫心里没底。”

    “房玄龄作为原秦王府谋臣之首,向着李世民推荐了不少人才。”

    “想来以房玄龄容人之量,当不会为难你们孤儿寡母!”

    魏征对他夫人说的话,如同交代后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