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唐太宗
繁体版

021 收天下骸骨

    “拜见父皇!”

    “拜见陛下!”

    李承乾是和杜如晦一起,去觐见李世民的。

    “朕的兵部尚书,怎么和承乾厮混到一起了?”

    李世民从堆得高高公文后面,抬起了他的脑袋。

    一句俏皮话,是在向着两人打趣。

    杜如晦没有接话,而是望了一眼李承乾。

    杜如晦很会做人,他这是要把功劳让给李承乾,毕竟李承乾将会是未来太子。

    和太子抢功劳,以后还想不想继续在朝堂上混了!

    “儿臣请父皇下诏,令各地官吏收拢亡故者遗骨。”

    李承乾对着李世民就是一拜。

    “我儿这是怎么了,也学起悲天悯人来了?”

    李世民面对突如其来的进言,也是一时之间没有明白过来。

    在李世民的印象中,只有道、佛两家,才会举办法事,才会祭奠亡灵。

    “隋末唐初以来,天下动乱、人口锐减。”

    “先有杨广时期的三征高句丽,还是修建大运河、营建洛阳。”

    “其后,有记载的叛乱、起义更是多达上百起,天下兵灾十余年不间断。”

    “天灾人祸之下,老百姓先是吃树叶、啃树皮,然后就是用野草、观音土果腹。”

    “其后,更有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

    “儿臣查了一下,隋文帝大业时期,国中约有八百万户,人口五千万左右。”

    “而到了本朝的武德七年,登基在册却只有两百万户,人口也只有一千五百万。”

    “从隋朝大业到我朝武德,这期间天下人口锐减大半,多达十之六七!”

    “故而,不知多少将士、百姓身死,不知多少埋骨于荒野之中。”

    “为了祭奠亡者、告慰生人,儿臣故而有此一请!”

    李承乾相信,李世民一定不会拒绝这一个请求。

    古人相信阴阳之说,收敛亡者遗骸,这是莫大的善举,将会为世人称赞。

    “朕的兵部尚书,你也是为了这事来的?”

    李世民没有立即答应,他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杜如晦。

    “是,也不是。”

    “臣也是请陛下下令,收拢亡者骸骨。”

    “只不过臣是兵部尚书,自然是请陛下收拢军中亡故将士的骸骨。”

    作为兵部尚书,杜如晦是主持军务。

    “既然你们是一起来见朕的,想必已经成竹在胸了,不妨细说。”

    李世民这个皇帝,不是生长于妇人之手,而是一刀一枪打下了半个大唐疆土。

    李世民常年领兵在外,对于民间疾苦也是多有眼见耳闻。

    “无论是百姓,还是将士骸骨,朝廷收拾之后安葬,均可得人心。”

    “其一,亡者所有亲友在世,其亲友会感念朝廷恩德。”

    “同理,军中将士亦会心念朝廷。”

    “其二,收拾骸骨后,土地才能更好耕种。”

    “试问,若是土地中有白骨,谁人又愿意去耕种乱葬岗一般的田地?”

    “其三,借着收敛将士骸骨查证身份,进可清理天下人口。”

    “将流民纳入朝廷管辖,更是可获其利无数!”

    李承乾这是照本宣科。

    因为在来之前,他已经和杜如晦商量好了。

    “大善!”

    李世民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君王,他时时刻刻不在想着怎么治理好这个天下。

    尤其是有了玄武门染血后,李世民更是希望做出一番丰功伟业,来堵住天下之口。

    只有李世民还给天下一个盛世,才能证明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政治合理性。

    “老百姓的骸骨,多半是不能辨认身份的。”

    “而军中将士都有腰牌在身,只要死时衣衫还在,那么腰牌也就还在。”

    “找到腰牌,就能确认身份。确认身份过后,自然是要通知到家里人的。”

    “不然,那不就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了吗?”

    李世民作为唐军统帅,向来是爱兵如子。

    李世民之所以更加在乎亡故的将士们,是因为他之所以能够发动政变的登基称帝,军队的支持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这就是投桃报李。

    “这个是自然的!”

    “对于确认身份的,兵部会和民部协作,将亡者信息传回其故乡。”

    杜如晦是兵部尚书,所以他只管军队的事。至于老百姓,那是民部和地方官员该处理的。

    杜如晦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恰恰是有着他的高明之处。

    要是杜如晦管了老百姓的事,就意味着超出了自己管辖范围,就是把手伸得太远了。

    又是军务,又是民政。

    这要是有人趁机做文章,杜如晦就会被安上一个“揽权”的罪名。

    杜如晦知道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和强势,他这是一种谨慎的自律。

    “对于收敛的尸骨,儿臣也有想法。”

    “对于那些无名无姓的尸骨,可以由当地官员就地掩埋,并刻立碑文。”

    “对于确认身份的,可将尸骨火化后入坛,先统一集中管理,先不掩埋入土。”

    “要是确认身份者还有亲属在世,则朝廷分地区、批次,送回故乡交到其亲属手中。”

    “如此,尸骨得以魂归故里、入土为安,而生人也会对朝廷更加感恩戴德。”

    李承乾为了争取天下人心,也是想了很多。

    “我儿之言,正解!”

    对于李承乾的想法,李世民是支持的。

    “还有就是,请各地举办水陆道场,为亡者超度,为生人祈福。”

    李承乾这是秉持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的效果。

    “朕自晋阳起兵以来,随朕出征者也多有折损于沙场者。”

    “为了那些曾经和朕已经并肩作战的亡魂,长安法事朕将会亲自参与!”

    李世民这是在他儿子的基础上,更进了一大步。

    因为李世民的得位不正,他更加渴望民心的归附,更加渴望天下的认可。

    “皇城守卫森严,其中卫士、宦官、宫娥,不能随意与外界互通有无。”

    “可令各地官府代为传递家书,让他们知道自己父兄是否有亡故之人。”

    李承乾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情,就是他的贴身婢女青莲引出来的。

    对于宫廷中人,李承乾不介意卖个人情给他们。

    “准!”

    李世民对于仁政,一向是从谏如流的。

    “这一次长安法事,就交给你们来办。”

    既然李承乾和杜如晦是始作俑者,李世民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两个。

    “臣当为副。”

    杜如晦的政治智慧,又一次开启了。

    杜如晦做副手,那李承乾就自然是正职了。

    杜如晦这是在向李世民父子表示自己不争功劳,这也是为了给李承乾机会。

    一个收获人心的机会,一个博取政治名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