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唐太宗
繁体版

041 血淋淋的人头

    群臣,特别是受召进京的诸侯王们,他们真的是没有不满吗?

    不是!

    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

    谁让诸王封地不在关中,长安附近的兵马,又都在李世民亲信部将的牢牢掌控下。

    诸侯王的想在长安闹出什么动静,只怕还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就已经有人请他们去和李世民亲切交谈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个道理,诸侯王们都懂。

    再说了,诸侯王们还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和李世民及其部将,来一个沙场对决。

    虽然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不再上战场了。

    可是光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将领,就已经足够让诸侯王们喝一壶的了。

    论军功之盛,他们不是李靖的对手。

    论勇猛无敌,他们自认为比不过尉迟敬德。

    论心狠手辣,他们也知道自己在侯君集之下。

    论在前太子、齐王党的分量,他们更是比不过薛万彻。

    “既然都不附议义安王的话,那你们就是不反对朝廷削王削封了!”

    看到群臣和诸侯王们沉默不语,长孙无忌当场就下了结论。

    那意思很简单。

    不是朝廷不听你们的意见,而是你们自己默认了。

    “陛下,汉文帝听了晁错的胡言乱语,导致后来终有了七王之乱。”

    “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臣请陛下诛杀魏征,免得我大唐步了西汉的后尘!”

    李孝常还是不服气。

    “汉初的七王之乱,他们可都是乱臣贼子,这个历史早有公论。”

    “晁错削藩,后世也认为大有必要。”

    “你义安王自己混乱天下也就罢了,难不成还想着让诸侯王们跟着你一起糊涂!”

    李承乾忍不住了。

    这个李孝常,就是典型的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

    “他的话,还有谁附议的!”

    李承乾双眼精光猛现,他对着诸侯王们就是一顿扫射。

    诸侯王们算是看出来了,自己只要一张口,马上就会被安上一个谋反叛逆的大罪。

    得罪现在的皇帝,得罪现在的储君,怎么算,都不是一件明智的举动。

    诸侯王们更是相信,只要自己开口了,只怕以后就永远走不出长安城。

    “义安王,你可看清楚了,我大唐的诸王,那都是忠于朝廷,不似你这般混乱朝纲!”

    李承乾狠狠瞪了一眼李孝常,他这是把一顶大帽子给诸侯王安了上去。

    “义安王、利州都督李孝常,煽动舆论、刺杀重臣、兵进长安。”

    “阴谋叛逆谋反,已然证据确凿。”

    “按照贞观律,儿臣请父王剥夺其郡王封号,免除其利州都督官职!”

    李承乾对着李世民就是一拜。

    他特意引用贞观律,就是提醒众人,谁要是反对贞观新政,谁就是大唐的敌人。

    而且提及贞观律,就是告诉众人,贞观新政已然开始。

    因为废除李渊的武德律,改为使用贞观律,这本就是李世民年号贞观后的第一政治事件。

    “准!”

    “就将李孝常,贬为庶民。”

    李世民的声音,此刻听上去无比的神圣不可侵犯。

    “谢陛下!”

    听到没有杀身之祸,只不过是贬为庶民,李孝常心里长长出了一口气。

    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刑部尚书,这庶民谋反,该当何罪?”

    李承乾可没有打算就这样放过李孝常。

    要是谋反的结局这么轻,只怕不能震慑天下。

    今天李孝常要是被轻判了,那么明天就会有更多的野心家冒出来,大唐江山社稷将会永无宁日!

    “依律当斩!”

    刑部尚书李靖,面无表情的问答。

    李靖现在的这个刑部尚书,是李世民改元贞观后对他擢升的。

    而且谋反,无论在哪个朝代,本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来人,拖出去!”

    李世民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就让人把李孝常给押了下去。

    “陛下,恕罪啊!”

    “臣有献仓过往,臣于大唐有功啊!”

    李孝常不想死,他的哭喊回荡在太极宫内外。

    只不过群臣都是知道,今天李世民要是心软了,只怕诸侯王们就会肆无忌惮,大唐叛乱也会此起彼伏。

    过不多时,李孝常的哭喊声停了下来。

    几个甲胄鲜明的卫士,端着一个木盘进到太极宫大殿,木盘上面正是李孝常的首级。

    那首级犹在滴血,在秋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猩红。

    “朕本不愿诛杀于国有功之臣,然而今日不杀他,无法给天下一个交代!”

    李世民豁然起身,对着群臣语重心长的说到。

    群臣闻言,都是沉默不语。

    他们知道,李世民虽然宽宏大度,但是也有他的逆鳞。

    谁要是再抵触贞观新政,恐怕这李孝常血淋淋的人头,就会是他们的下场。

    诸侯王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李世民今天露出杀伐果断的一面,就是为了警告他们,让他们不要再执迷不悟。

    不然,就不要怪李世民不顾及同族之谊。

    因为削王削赏,李世民是下定决心了。

    更有个别人,对于李世民的感观再一次发生变化。

    李世民一向以宽宏大量示人,哪怕是昔日仇敌,只要能为大唐所用,他也会既往不咎。

    可是人们都忘了,李世民也有他血腥的一面。

    王世充、窦建德,他们拥兵数十万又怎么样?

    还不是被李世民给打败!

    亲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又怎么样?

    还不是落得个身首异处!

    ……

    大朝会过后,李世民只留下了几个亲信,一起商议接下来怎么收拾局面。

    “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滑州都督杜才干。”

    “此三人协同李孝常叛乱,罪当问斩!”

    作为李世民的第一谏臣,魏征可谓是嫉恶如仇。

    而且魏征这一次是真的生气了。

    要不是东宫卫士舍命保护,只怕魏征他早就已经步入黄泉了。

    “这三人,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之徒。”

    听了魏征的话,李世民当即点头。

    只不过让李世民为难的,还有一个长孙安业。

    这个长孙安业,毕竟是皇后长孙无垢、以及李世民发小长孙无忌的同父异母哥哥。

    要是杀了他,李世民只怕长孙无垢和长孙无忌会伤心。

    “长孙安业呢?”

    想了一会,李世民还是询问起了众人的英意见。

    李世民等了一会,众人都是沉默着不说话。

    他们何尝不知道杀了长孙安业,就有可能会得罪皇后一族的长孙氏?

    对于自己的这个同父异母哥哥,长孙无忌实在是没什么感情。

    当初长孙无忌的父亲刚过世,他和妹妹就被长孙安业给赶出了家门。

    要不是舅舅高士廉收养,恐怕长孙无忌兄妹留饿死了。

    “陛下,可依照国法处置。”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