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唐太宗
繁体版

043 凉州有军报

    李世民和其他千古帝王不一样。

    虽然同样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其他帝王大多喜欢乾纲独断,而李世民更加喜欢和他的小团队群策群力。

    而贞观改元后,能够加入李世民核心决策圈的,基本上都是他秦王府旧部出身。

    当然,也有几个人是例外。

    文臣方面,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武将方面,是李靖、尉迟敬德、侯君集。

    “臣有凉州军情,奏送于陛下。”

    又一次小朝会,兵部尚书的杜如晦拿出了一封密报。

    “啪!”

    李世民看过密保,气得用手狠狠拍了一下座椅的把手。

    “阴养士,交通境外,祸乱凉州。”

    李世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咬牙切齿的。

    阴养士,就是私下豢养死士。

    交通境外,就是和突厥往来。

    听到这一句话,重臣们也就毫不奇怪,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会怒火攻心了。

    李世民刚刚才在突厥人的逼迫,和他们来了一场渭水之盟。

    堂堂大唐帝王,不但耗尽府库所藏的贿赂突厥,更是向着突厥称臣。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心中的痛,被他视为一辈子的奇耻大辱。

    “长乐王,本无大功于朝廷,不过是太上皇看在皇室宗亲的份上,对其封为郡王。”

    “武德年间,有人偷盗长乐王马匹,他未经官府审判,就擅自杀人。”

    “太上皇为了维护法纪,命左右将他廷杖一百。”

    “事后,太上皇将他驱逐出了长安,让其镇守凉州边地。”

    自封德彝病故后,李世民就把长孙无忌擢升成了尚书右仆射。

    而成了百官第二的长孙无忌,也是不敢有所懈怠。

    对于朝中大臣过往,长孙无忌那是了如指掌。

    这不,一提起长乐王李幼良,长孙无忌就给众人说起了他的过往事迹。

    “作为皇族子弟,有了之前的错误,他该洗心革面才是,怎么还要明知故犯?”

    李承乾这不是在发问,而是想引出下文来。

    “哼!”

    “这个长乐王,简直就是死不悔改!”

    魏征作为朝廷的谏议大夫,手握天下言路。

    “臣可是听说,长乐王在凉州时,左右亲近之人有上百之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地痞流氓。”

    “他们欺行霸市、欺男霸女、鱼肉百姓!”

    “本来好端端的一个凉州城,硬是被他们这群人,给搞得乌烟瘴气!”

    对于长乐王李幼良,魏征可是接到过不少御史的报告,都是接发检举的。

    “陛下,凉州乃是和突厥接壤的军事重地。”

    “若是凉州有失,则突厥人就可以深入我大唐境内,可以断绝长安以西。”

    这一次开口的,是李靖。

    李靖曾经去过凉州,并且在那里击退过突厥人的进攻

    对于凉州的重要性,李靖心里十分的清楚。

    “还有吗?”

    李世民很生气,他想一次听完所有大臣的意见。

    “儿臣以为,长乐王在凉州所作所为,其罪有二。”

    李承乾得以出席重臣们的小朝会,是因为李世民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出色的接班人。

    李承乾如果于朝廷大事没有建树,就是枉费了李世民的栽培调教。

    “一国郡王蓄养死士,其心是对于朝廷不满,有叛乱之嫌疑。”

    得到李世民点头后,李承乾也就开始说出他的想法。

    “私通突厥,就是将盐铁等物资贩卖给了突厥。”

    “此种行为,就是资敌卖国,实在罪无可恕!”

    李承乾的意思,凉州是抗击突厥的前沿,必须要拿下长乐王李幼良,换上一个值得信赖的自己人。

    “朕以为,当立刻派人去彻查此事!”

    李世民当机立断,原因有两个。

    李幼良是宗室子弟,他祸害地方,就是给皇族丢脸,就是给朝廷抹黑。

    凉州是军事重镇,必须牢牢掌控在大唐手里,不然将来对突厥作战,就会少了一份胜利的保障。

    “你们说,派谁去凉州合适?”

    既然已经决定对李幼良动手,李世民也就不再犹豫。

    “臣以为,郢国公、中书令宇文士及,可当此任。”

    这一次,一直没开口的房玄龄说话了。

    房玄龄口中的宇文士及,也是李世民秦王府旧部,还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

    宇文士及,本是隋末枭雄宇文化及的弟弟。在宇文化及兵败后,投奔了大唐。

    武德三年,随李世民平定宋金刚,迁秦王府骠骑将军。

    武德四年,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擒杀窦建德,因功进爵郢国公,拜中书侍郎。

    武德八年,授检校侍中,成为宰相,兼任天策府司马。

    玄武门之变后,为李世民太子詹事。

    “好,就让宇文士及去凉州!”

    李世民对于房玄龄的建议,一口就同意了。

    只因为他知道宇文士及有才,又是信得过的人。

    “父皇,儿臣以为可命宇文士及为凉州都督。”

    “如此一来,则名正言顺的从长乐王手里拿过凉州军权,也可以让凉州军民不至于彷徨。”

    李承乾这一招,就是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

    李幼良之所以能够在凉州横行无忌,就是因为朝廷让他都督凉州军事。

    要是再去一个宇文士及,那么凉州军民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而且只有断了李幼良的军权,那宇文士及就可以彻底拿捏李幼良,也可以防止有人狗急跳墙。

    “如太子所言。”

    “朕就拜宇文士及为凉州都督,迁右卫大将军、殿中监!”

    李世民一代人杰,他焉能不明白自己儿子的心思?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

    李承乾又出来了。

    “但说无妨!”

    李承乾在朝政上多有建树,这也让李世民对于自己这个早熟的儿子,越发的满意。

    所以在听到李承乾还有建议的时候,李世民也是大手一挥。

    “我们刚刚才斩杀了叛乱的义安王,现在又要对长乐王动手。”

    “儿臣只怕宗室诸王恐惧,误以为父皇这是行鸟尽弓藏之事。”

    李承乾停了下来。

    因为他说的,有可能会惹来李世民的发怒。

    “臣附议太子所说!”

    “本来各地诸王,对于朝廷削减封地、食邑,就已经心有不满。”

    “要是我们再接二连三对宗室封王们下手,只怕惹出事端来!”

    出来力挺李承乾的,是魏征。

    为了对李承乾的培养,李世民让魏征在东宫挂了一个官职,希望他可以引导太子。

    魏征顶着东宫的标签,自然是要支持李承乾的。

    魏征虽然一向示人以刚直,但他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一个经历过政治斗争的人。

    要是当初李建臣听了魏征的意见,先下手为强的除掉李世民,估计唐朝也就不会有贞观年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