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在于毫无意义
繁体版

本体论对科学的影响

    现代科学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和哲学有什么关系?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又如何影响现代科学进而创造了世界呢?

    这一切要从欧基里德的《几何原本》说起。迄今为止2000多年前的欧式几何依然是平面几何的主体,我们现在的中小学几何都是欧式几何。欧式几何的出现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思想史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等许多科学家,都曾受到欧式几何的影响。霍布斯、斯宾诺莎、怀特海和罗素等等哲学家也都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几何原本所引入的公理化结构演绎。爱因斯坦回忆说几何原本曾使儿时的他极为震撼并把几何原本称为“神圣的小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2000多年前一本几何书会引发人类思想和科学大神的集体膜拜?因为他建立了一套改变整个人类思考世界的思维范式。欧式几何用逻辑公理化的方法和严格证明推导出整个几何平面的大厦,他从几个简单的定义以及几条不证自明的公理、公设出发推导出大量根本无法直接观测并且绝对精准的复杂结构。这种演绎法也成为西方思想中最能体现理性的确定性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古希腊哲学家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催生出和现代科学几乎一致的思维模式,那就是通过不证自明的公理体系、通过精密逻辑演绎出未知的宏大的世界图景。而演绎法这种方法论是古希腊哲人在追寻本体论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至此我们可以清晰知道本体论所诞生的思维方法直接催生了现代科学。

    古希腊哲人在不断诡辩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精密的思维体系,这不仅仅诞生了各种伟大理论更为后世做出了有效的思考、准备了可靠的方法论。这种不考虑应用层的纯粹演绎法只诞生于古希腊,而从未见于其他任何文明。古希腊的学者大多醉心于研究,对技术的应用化不太上心,在他们的观念中无用的形而上才是高尚的,具体搞技术可能会觉得比较掉价。演绎法是纯粹理论的思维活动,催生了宏大的科学体系的诞生,但是他并不会诞生技术。幸好古罗马是个注重实际的文明,注重实用,他们有很多工程上的伟大成就,他们对古希腊的形而上做了补充成为应用层的形而下,奠定了科学理论之后的技术发展。那么近代哲学又如何从方法论对科学做出规范呢?

    近代哲学家开始系统规范科学的方法论。比如培根就用经验构建出几套完整的体系,即从系统的观察和经验开始通过次第的归纳,发现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在此之前人类当然也会归纳观察,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归纳法,导致许多经验总结往往会产生荒谬可笑的结论。比如欧洲早期的原始医学也是跳大神和巫术的产物。随后英国的休谟站出来表示怀疑,归纳法能从偶然归纳出必然吗?休谟说:归纳法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个例无论怎样推导也不能得到必然。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无论你归纳多少次也不能导致太阳必然从东方升起这个结论。因为未来太阳可能爆炸、宇宙可能毁灭,所以归纳法是不可靠的。而演绎法则不同,演绎法一定是精准的,通过逻辑演绎得出的结论永远精准。比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就算到了宇宙毁灭它也是精准的。休谟的怀疑论动摇了整个知识大厦的基础,难道人类根据经验所得到的知识都是偶然的吗?那为什么又在一定的范围内体现出必然性呢?这时候一个大神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就是康德。康德通过先验哲学证明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指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实质,挽救了整个知识论的大厦。因为康德的理论过于重要,后面的章节会继续详细叙述。

    而到了当代哲学,波普尔对科学方法论又提出了重大的贡献。波普尔指出归纳法的本质缺陷在于逻辑上的推导错误,使用有限推导无限,使用过去的经验预知未来,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据此波普尔大胆的提出了证伪主义,指出证伪主义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波普尔说:使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思路去解决归纳问题是无法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客观事实的无限性与人类观察经验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证伪主义不需要以任何经验事实为基础,只需要一例违反规律的现象出现就可以将其理论的普遍性加以推翻。比如只要有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可以推翻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普遍性的命题。到波普尔为止,人们认识到科学的有限性、认识到理性的有限性,对科学与非科学有了评价和标准。科学就是在某个范围内等待被推翻的真理,根据证伪主义我们可以轻松判定一个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

    比如那些看似很牛,能解释一切、不分适用范围、总能自言其说永远无法证伪的结论就是典型的非科学。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因为无法证伪,已经逐渐被现代心理学抛弃。综上,从古希腊推导本体论诞生的演绎法是科学诞生的基础方法论。从不证自明的公理系统出发通过逻辑演绎推导出未知的世界,后世又经过培根、休谟、康德、波普尔等哲学大师的修正,科学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考察体系。古希腊的特殊在于其不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这种思考方式是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奇葩,现代科技文明的一切皆来源于这种奇葩的思考方式。所以那种不求实用纯粹为思考而思考,为研究而研究才是科学或人类高度文明得以产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