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系统坑到苟
繁体版

0036 通儒书院,黄河之水

    通儒书院坐落于永安城外的紫霄山。

    周边环境清幽,翠绿竹荫,书院依山而建,古雅肃穆。

    这座书院的年岁不小于大兴王朝,风雨飘摇数十载,依旧巍然耸立,书声琅琅,离不开王朝的大力扶持。

    大兴王朝独尊儒术。

    从这里走出过许多治世能臣,兵法大家,太子太师等等国之柱梁。

    其地位若非只以传道授业,弘扬儒家学说为主,必然能成为兖洲第一势力。

    显赫的地位同样意味着这座书院严苛的制度与入学率。

    即便当今陛下到此,也需山前下马落撵,步行而入,所有将士兵卒不可持带武器。

    无论何人在此闹事,都会受到最严厉的制裁。

    苛刻的入学要求让许多满腹经纶的寒门学子望而却步,可一旦被录取,鱼跃龙门,来日定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

    况且书院中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众多,结交好了,前途一片光明。

    对书院的学生要求都是如此,想要成为书院儒师,可想而知有多困难。

    江云初生牛犊不怕虎,今日就要来试试这座书院极少有人通过的全考。

    这一日,通儒书院山门前聚集了不少人,都想亲眼看看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从哪里来的底气。

    通儒书院建在紫霄山的半山腰,山脚有石阶蜿蜒而上,书院的山门就在入山处。

    此时,通儒书院的山门前,有一身着儒衫的中年儒士云淡风轻的站在那里,可谓真正诠释了何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看着迎面而来的江云三人,即便面对刘兴义与曹瑜这样身世显赫的公子哥,也无任何亲近的举动,始终面无表情。

    倒是刘兴义二人极为恭敬的朝中年儒士施了学生礼。

    中年儒师只是微微点头,目光落在了江云身上。

    江云穿的是平常装扮,虽长相出众,却身无半点书生气,反而有几分江湖人的粗劣气质,哪里像个读书人。

    这让中年儒士不由得蹙起眉头,心道院长是不是受了谁的蒙骗,也就导致他对江云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

    刘兴义与曹瑜已退到一旁,江云则像是被中年儒士挡在山门前,两人大眼对小眼。

    “见过这位先生!”江云有样学样的施礼。

    中年儒士嗯了一声,淡然道:“凡挑战全考者,入山之前,需敬文庙,拜圣贤。”

    来时路上刘兴义已经告诉过他一些细节,只是前者应该是没有料到这个敢挑战全考的少年,其实半点儒家规矩都不懂,还不如最为普通的读书人。

    所以,当中年儒士话音落下,江云有点不知所措,这圣贤要如何拜?

    读书人的规矩就是多呀!

    就在江云身后不远处,已经距离了许多来此看热闹的人,他们不敢大声喧哗,只能低声议论。

    “怎么回事?他还傻站在那里干什么?不会是太过紧张吧!”

    “我就说这么小的年纪,只会口出狂言,现在事到临头,想退缩了。”

    “我看他的装扮也不像读书人,会不会他根本不懂书院的规矩?”

    …

    江云如今耳力极好,后面的对话大多都收入耳中,索性脸皮够厚,倒没表现出如何失态。

    他朝中年儒士歉意的一笑,问道:“这位先生,我其实不是读书人,不懂这些规矩,还请先生教我。”

    中年儒士脸色一沉,愈发觉得此人有辱圣贤,有辱读书人,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来挑事的。

    可毕竟是院长亲自安排的,他也不好发作,只得压住火气,将一切事宜告知。

    江云这才避免了一场大尴尬。

    “随我来吧!”

    中年儒士漠然的说了一句,转身就走。

    江云紧随其后。

    “殿下,我觉得你这次肯定看走了眼,他连儒家礼仪都不懂分毫,何谈学富五车?”曹瑜看着那道背影,有些不屑,认为此人不知者无畏,乃哗众取宠之辈。

    刘兴义笑了笑:“他文才学识如何,我也不知,但敢向院长提出挑战书院全考这样的魄力,就让人佩服。”

    曹瑜一声冷笑:“估计就是读了几本书,便不将天下读书人放在眼里。”

    “多说无益。”

    刘兴义抬步跟上前面的两人。

    “此番无趣之事,有甚好看。”

    曹瑜嘴里这么说,却还是紧随其后。

    那群围观的人缓缓跟在后面,书院也不阻拦,这种事情当然人越多声势越大,才更有意思,何况对于读书人而言,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激励。

    众人拾阶而上,却不显嘈杂,只有轻微的窃窃私语。

    江云走了一会,就看到了位于紫霄山北面百里之外,似乎悬挂在天际的瀑布,水流湍急,声势浩大,滚滚之声即便站在山脚也能听到。

    此刻给视觉上带来的冲击也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阳光倾斜,映照七彩,减淡了几分强势霸道,多了几分别样的美感。

    中年儒士察觉到江云举动,也停下身形,看了眼奔流而下的瀑布,嘴角莫名泛起的一抹笑意,貌似随意的说道:“大江大河,草木花鸟,自然风景千姿百态,最为奇妙。那瀑布奔流之势已有数百年,乃兖洲胜境之一,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句。小友既然敢挑战全考,想必腹中自有沟壑,何不留下一两句诗词,也算不虚此行。”

    江云微微一怔,旋即了然,心知这位书院儒师有意考量自己的才学,其实当看到瀑布的那一刻,他已经有感而发的想到那两句诗词。

    中年儒士的话同样传到了人群当中,众人纷纷停止讨论,目光落在俊朗少年身上,他们很想看看,这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少年究竟能做出怎样的诗句。

    “张先生这不明摆坏了规矩。”曹瑜低声道。

    刘兴义笑了笑,他又何尝不想知道少年的深浅,万一后者真的只是走走过场,那么这场闹剧早收场早了事。

    毕竟在场的,除了他没人知道少年的真实身份。

    当下江云对外的名字是化名,江寒。

    若用真名,那么引起的轰动可不止现在这样。

    江云假装思考片刻,旋即缓缓开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他想到的正是这首李白的《将进酒》,此诗句句经典,豪纵狂放且通俗易懂,留下了几句他并未吟诵完。

    不过这也足够了,一代诗仙的创作放在这个世界怎么着都该是惊世骇俗的存在。

    果不其然,当江云的声音落下,在场的读书人都已沉浸在这首诗句当中,反复咀嚼,那些凑热闹的百姓与江湖人虽没那么大反应,但也觉得这首诗不错,起码他们大概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