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汝可为一代学宗

    “天地俱为一理?”刘备低头沉思,接着又疑惑的看了看邓艾,发现邓艾亦是如此,于是转向秦川道,“如何一理?”

    秦川想了想,从地上随手捡起一块石头,笑着道:“主公,这天地至理,无所不在,充盈宇宙,既在天上,亦在地下,也在我等周围。”

    “这……”刘备见到秦川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就要论天地至理,一时间,竟脱口而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接着,刘备惊讶的问道:“海平,这小石块里竟包含了道意?”

    “道意?”秦川稍一思考,便知道这刘备引用的当是道德经里的话,于是笃定道,“不错,主公请看。”

    说着,秦川将拿在手中的石头一松,只见石头自然掉落。

    “主公、邓艾,可看出什么没?”

    “……”

    刘备和邓艾大眼瞪小眼,均是一脸懵懂状。

    秦川毫不失望,若真能看出什么来,那这二人里,不就出了个牛顿了?

    而牛顿也不能虚空出现,必须要有前人总结才行,没有前人的肩膀,牛顿也不行。

    正当秦川准备下一步时,邓艾眼前一亮,当即说道:“就下?万物就下?”

    万物就下?秦川稍一思索,这确实是一个再经验再简单不过的观察,但要据此到真正的理论,还有很长的距离。

    刘备却是眉头紧皱,摇摇头道:“海平,不会如此简单吧?”

    秦川点了点头,这刘备是知道自己来自后世的,有此一说,不足为奇。

    接着,秦川将石块向前方轻轻一扔,又道:“主公,邓艾,请看,若是我将此石块扔出,其飞出一段距离,便又落下,但落点,已不在石头之前落下的位置。”

    刘备和邓艾俱点了点头。

    “主公、邓艾,若我加大力气扔出,这石块落点,将离我更远。”秦川说完,又看了看二人,见二人认同的样子,于是继续道,“若我有无穷伟力,将石块抛出,试问,这石块,将落在何处?”

    “……”

    二人再次沉默下来,而秦川却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刘备看到秦川的样子,于是笑道:“海平,你不会想说,天上五星皆是如此,才不落于地吧?”

    “主公,正是如此。”秦川惊讶的看着刘备,又想到自己曾说过,一千万年后,人将住在天上,这刘备能想到了这一节,也不足为奇了。

    秦川当即又道:“不过这天上五星,非是绕着大地而转,而是和大地一起围绕太阳而转。”

    这,颠覆了一直以来,华夏的天文学,从宣夜说,到盖天说,最后是浑天说。

    汉末时,华夏天文学最先进的理论就是张衡地如鸡中黄说,地球的地位为天之球心……

    而现在,秦川竟说地球运行规律和其余五星,都围绕太阳而动;而此理,又与地上石块飞行之理一致……

    此说若是成立,则天上之理与地上之理就等同起来了,人不需上天,就能知天上事!

    刘备听到这里,沉默了。

    “老……老师。”邓艾疑惑的看着秦川,接着问道,“若是如此,那七政如何运行?”

    七政?秦川一时有些不明白,这七政和他所讲的行星理论有何关系,也不以为自己无知,笑问道:“何谓七政?”

    邓艾摇头晃脑道:“七政者,荧惑星、辰星、岁星、太白星、镇星,太阳星、太阴星者也,亦可称为火、水、木、金、土、日、月。”

    秦川了然的点了点头道:“我刚才已经说过,需要补充的是,火、水、木、金、土、地绕日而行,独月绕地而行。”

    “如老师所说,那地与火、水、木、金、土等并无区别?亦与地上之石块无区别?”邓艾低头沉思了一会,接着道,“老师,若是如此,人而法地竟是错的?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亦有错处?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方为正解?”

    邓艾这一番话,将秦川说的有点懵,都不知邓艾如何竟能联想到这许多。

    仔细理了理,秦川才有些明白邓艾说的是什么。

    天垂象,以天象而见天子施政好坏,甚至皇位合法性,是这个时代以至后来两千年的基础。

    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则是说,天地自有运行法则,无意施加自身好恶于万物。

    秦川点了点头,虽然与其所说,还有些区别,但是大差不差吧。

    “老师,这……是否可证实?”

    秦川笑了笑道:“这当然可证,而且我之算法,可预测日月星辰运行位置,何时日食,何时月食,何时荧惑守心,何时星孛入于北斗,只要知道了规律,这,和刚才的石块落于地一般,并无任何神异之处。”

    听到秦川的话,不仅是邓艾,就连刘备都瞪大了眼睛,看向秦川的眼神,仿佛看到了一个仙师……

    也难怪他们会如此看待秦川,因为自有华夏史以来,日食、月食通常被视为天降灾兆,荧惑守心更被视为是皇帝或者首领将要驾崩的征兆,至于孛入北斗更是上天震怒的体现。

    如果秦川真能做到这些,那有可能是说,秦川能预测谁当皇帝,何时有天灾,皇帝又会何时驾崩。这个可能极小……

    也有可能是说日月星辰运行,并没有上天给皇帝下旨的含义在里面……

    这将彻底改变皇帝们看星星施政的历史。

    一时间,三人大眼瞪小眼,竟有点面面相觑。

    “哈哈哈!”刘备率先打破了沉默,对邓艾道:“如此,邓艾,你还要拜秦军师为师否?”

    “学生以往读书,亦觉多有牵强附会之处。”邓艾先是沉默了一会,继而坚定的看向秦川道:“老师若能证明方才所言,那今、古尚书之经学皆是谬误,先生未来更将成为一代宗师,能成为老师的学生,将是在下的荣幸!”

    邓艾这番表态,也惊到了秦川,没想到邓艾小小年纪,魄力如此之大。

    秦川转念一想,或许这也正常,如果是真的,那他邓艾就将是宗师弟子,这将是何等荣耀,或许邓艾有这个愿望,人总是会选择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刘备又等了一会,见邓艾没有继续说话了,这才道:“今天,秦军师收你为弟子,备为见证,亦深感荣幸,邓艾,你须好生侍奉你老师……你先下去吧,我有话和你老师说。”

    邓艾朝秦川深鞠一躬,告辞了。

    等到只有刘备、秦川二人,场面却是冷了下来。

    好半晌,刘备才淡淡道:“海平,这应该就是后世之学吧,若汝传此道,当为一代宗师,位不下于孔孟。”

    秦川这时才惊觉刘备冷淡的态度,又回想刚才所言,细细一品,才感觉到后怕,毕竟此时还是流行皇权天授。

    而秦川的言论却是将皇权和天授切割开了,此时秦川才想到,这刘备可能已经怀疑自己不利于皇权了。

    如果此事不说开,必将成为两人心结,就算此时不爆发,等到日后刘备当了皇帝,一样要爆发。

    秦川想了想,直接道:“主公,皇权并不一直与天授挂钩。”

    “哦?如何说?”刘备眼前一亮,又看向秦川道,“备本不想与海平你有此对话,既然已挑明,不如说道说道。”

    秦川想了想,字斟句酌道:“主公,昔秦始皇登基,以法家为治国之道,并未言明皇权从何而来,只说其一统华夏,功盖三皇五帝,遂为皇帝;

    后我太祖帝登基,自承秦统,又有太史令司马迁为其修史,正大汉之位,直至武帝时,皇权亦未与天授有关;

    董仲舒,首倡天人感应,方有此说。”

    “确实如此。”接着,刘备又轻轻摇了摇头道,“海平,话虽如此,但此说,已深入人心。”

    秦川微微一笑道:“主公可知大汉为何到了现在这步田地,大汉此时真正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