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谁的连环计

    “可惜不知那员小将是谁……”秦川摇摇头,接着道,“若是我知道其名,当可判断真假。”

    刘备也沉默的点了点头。

    现在,就好比江陵城在对刘军说,我敢献门,你敢来么?

    若是对方是假意献门,而派人在瓮城城墙居高临下伏击,那刘军就当真成了瓮中之鳖了。

    若是对方真心献门,倒是一大损失,不过好在此时刘军已有了一套预案,也不十分可惜了。

    不过以刘备九十九的魅力值,这献门,真一半假一半吧。

    “还是不要去了。”刘备想了想,接着道,“以海平之谋,胜算已足。”

    既然已经决定,接着,二人便依计行事。

    上半夜,刘军一边在北门大造声势,一边遣人摸到东门,悄无声息的将铁皮腐蚀,同时在木门上淋上了马油。

    下半夜一到,刘备和张飞带着士卒大举火把,来了个大转移;而城头,韩暨、吕将军等人跟着刘备大军亦是到了东门。

    张飞一声令下,几十个骑兵纷纷射出了手中的火箭,顿时,城门便燃起了大火。

    “郡守,城门失火了!”

    韩暨一脸慌张的看向吕老将军,问道:“老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一轮火箭,这城门怎么会失火?”吕老将军也有些想不通,不过还是笑道,“郡守莫急,虽不知是何故,但攻城门,我等可于瓮城埋伏。”

    刘军射过一轮火箭后,就纷纷不动,只看着那火熊熊燃烧。

    韩暨又忙命人用水灭火,但油的密度比水低,水流下之后,浮于油上,以水灭火油,却是有些为难。

    正在此时,一个士兵来报。

    “报郡守,西门外有自称是曹军将领夏侯惇来喊门。”

    韩暨听报,连忙道:“吕老将军,这边就交给你了。”

    “郡守!”吕老将军见韩暨一听曹军来人,这么着急,便劝道,“切记,不可开门,须让他们等到白天。”

    韩暨听了这句,便急不可耐的走了。

    ……

    西门外,赵云身着夏侯渊的战甲,右眼更是贴了块布,而其身后五十骑,却着虎豹骑战甲。

    秦川落后赵云半个身位,小声的说着话。

    赵云是听一句,说一句。

    “韩郡守,既然不降刘,必是欲归大汉了?”

    韩暨摆了个笑脸道:“不错,丞相已统天下大半,眼见大汉便可重归一统,我早有归汉之心。”

    赵云语气十分倨傲且不耐烦道:“既然郡守心向丞相,还不快快开门!”

    “这……”韩暨眉头一皱,又讨好道,“夏侯将军,现刘军正在攻打东门,此时开门,不好吧。”

    赵云用跟不耐烦的语气道:“正是军情紧迫,才让你此时开门,那关羽率领大军正在后方,郡守不会以为刘备那厮来打江陵,只会有区区一千人吧?”

    韩暨刚准备回话,此时又有一小兵禀报,有一人自称是曹操身边谋士名荀攸的要找他。

    韩暨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城外,又看了看城内,接着道:“请上来!”

    荀攸上了城墙,对韩暨拱手道:“韩郡守有礼了,我名荀攸,字公达,奉丞相之命,特来稳固江陵。”

    韩暨拱手回礼,接着道:“公达兄,城外有一自称丞相手下亲将,名夏侯惇,你可认得?”

    “赵云!没想到是你!”荀攸只往城下看了一眼,便轻捻胡须,一语道破了赵云身份,接着荀彧又道,“没想到,你们竟使的是连环计!”

    韩暨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背后冒起一股冷汗,对荀攸道:“若非公达兄,我几乎受骗!”

    “韩郡守,此人定是刘备身边糜竺!”接着,赵云又喊道,“郡守切莫中了此人之计!此人在此拖延时间,阻止某进城助郡守守城,只等那关羽带大军来了便攻城!”

    韩暨听到下方喊话,又是一惊,顿时离那荀攸远了一些。

    韩暨看了看荀攸,又看了看赵云道:“你说你是夏侯惇,可有何凭证?”

    “哈哈哈!”赵云大声笑过,又接着道,“某可与这位所谓的荀攸当面对峙!”

    韩暨一听,顿时觉得这个主意好。

    “公达兄以为如何?”

    荀攸顿时有些无语的看了看韩暨。

    这边没有说话,赵云却是首先发难道:“糜竺,你说你是丞相谋臣,为何此时才现身?”

    韩暨也不由得疑惑的看着荀攸。

    “郡守,我并不知你是欲投曹,还是欲投刘,故而迟疑了些。”荀攸慢悠悠的解释着,同时也对城下喊道,“你怎知郡守心向丞相?”

    “丞相欲取荆州,对荆州官员早有了解,丞相曾当着众人面,称道韩郡守为澡身浴德,志节高絜,守道弥固,可谓纯笃,老而益劭者也。”接着,赵云又冷笑一声道,“你本刘备身边一小吏,怎能知丞相行军打仗,从来都是知己知彼,韩郡守身居要职,丞相又岂会不知郡守向汉之心?”

    韩暨听了赵云的话,如饮了一口美酒,看向荀攸的眼神有些不善起来了。

    荀攸犹自淡定道:“郡守,我有丞相亲笔所书为证。”

    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一片木渎,上书特命荀攸理江陵事云云。

    韩暨看了看,却有些不认识曹操的字。

    “我也有证据!”赵云接着又喊道,“丞相战败于葫芦山口,曾激励下属,并作诗一首,丞相曾说,这里有一句,也是说的韩郡守,韩郡守可有意听?”

    听到丞相竟在诗中有话对自己说,韩暨一脸热切的看向赵云。

    赵云缓缓念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好!丞相果然好文采!”韩暨当即感慨道。

    这一下,连荀攸都懵了,这短歌行,意境高远,气象宏大,确实是丞相的风格。

    赵云接着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丞相一生志向,只想为大汉之周公,未想那刘贼,竟起兵反汉,可耻之尤!”

    韩暨点点头道:“我又何尝不是大汉忠臣!”

    荀攸见韩暨如此说,身形微微往后退。

    “郡守此时可辨明忠奸了?”赵云有些着急道,“郡守,丞相曾说关羽万人敌也,现他又领大军至,江陵城旦夕便要城破,还不快放我等入城?”

    韩暨想起了吕老将军的话,仍是有些犹豫。

    荀攸也道:“郡守,你信我也罢,信他也罢,万万不可此时开门。”

    韩暨听了这话,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郡守,某与这糜竺,必有一人为真,一人为假。”赵云顿了顿,又大声喊道,“郡守可认同?”

    韩暨犹豫了下,终是点了点头。

    “郡守,你只问他,葫芦口一战,到底是如何打的。”赵云昂头看着城头,又喊道,“这糜竺,并未参加葫芦口一战,定不知实情!”

    看着韩暨审视的眼神,荀攸张了张嘴,老实答道:“丞相将刘备追赶至葫芦口,让张飞在谷南放火,又密令关羽以五千人结阵,用平地起雷惊马、又以人飞于天动摇我军心……”

    这一段,荀攸说话的声音很小,赵云并未听见,但这并不妨碍赵云喊。

    “郡守,某来告诉你,葫芦口一战的真相,那关羽将一万兵全部投入,以五千人守谷南、五千人守谷北,刘备又令百姓中青壮于山上以火攻,方才胜了我虎豹骑。”

    荀攸听了赵云的话,又看了看韩暨一脸信任的看向下方,顿时慢慢的下了城墙。

    秦川默默的看着这一幕,并未做声。

    “郡守,那糜竺全为祸乱军心而来!现在已经跑啦!”

    韩暨一听赵云这话,连忙转身看去,哪还有荀攸的人影,登时脸色大变。

    接着,赵云又作出理解韩暨的样子道:“郡守,某来此处,全为江陵城防而来,关羽万人敌,又领兵一万在后,不可再耽搁了,就算不让某之随从入城,也须放下篮筐,让某入城,尽早布置,否则,关羽一来,江陵城何辜?”

    一人入城?韩暨看了看自己左右微微有些心动。

    赵云见韩暨沉思,又趁热打铁,解下身上佩剑,将手中长枪递给身边小兵,接着道:“某不带武器,专为助郡守而来。”

    韩暨此时又想起了刘备军奇怪的烧门举动,没想到,竟是为关羽的总攻击打前站,那糜竺,才是使得一手好连环计,当下也不犹豫,命人当下篮筐,将赵云拉上了城墙。

    上了城墙,韩暨朝赵云鞠躬道:“江陵城,有劳将军了。”

    “为大汉尽忠,不辛苦。”说着,赵云便一把夺过韩暨身边最近护卫的挎刀,在韩暨目瞪口呆的惊惧下,一刀结果了韩暨。

    韩暨身边护卫此时才反应过来,纷纷攻向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