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顶级老师

    “老师,你的意思是,何时当听前人的话,需要学生自己判断。”

    秦川欣慰的点了点头,若是这都不能想明白,那邓艾也不配为他弟子了,而且,听前人的话,那将是他生活在世间最好的选择。

    说着说着,没想到刘娥、刘英两姐妹又来了,二女对秦川微微点头示意。

    秦川也对着这两姐妹微微一笑,心中竟拿她们和昨日二女比较了起来,不得不说,论相貌,还是刘备二女更漂亮,不过这二人可不能轻易招惹。

    几人再次点齐护卫,出发了。

    “今天,咱们就开始正式上课,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秦川说着,又看向邓艾笑了笑道,“这自然,一切法则,都可以用猜想-印证来解释;万事万物,都要数字化。”

    “老师,这飞天之术,竟是猜想而来?”邓艾听的有些迷糊,接着道,“就连老师也不能知道其正误吗?”

    秦川低头想了想,科学与宗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科学是不断被驳倒,也是通过这个驳倒而一次次发展的,三国的今古文尚书学,已有宗教化的趋势了,于是点了点头道:“后人不必遵从前人之说,若是能将前人驳倒,那便是后人正确,前人错误,如此,才能不断前行。”

    邓艾回想起了此前族中人曾教他时的一些东西,感觉大为惊异道:“老师,这……艾曾在族中有族学,都强调尊师重道……”

    “最大的尊师,莫过于学问超过老师;最大的重道,莫过于将老师之道发展。”秦川停住马,微微一笑,接着道:“儒家,从根子上讲,是春秋战国时,贵族教授子弟的学问,当年季札与孔子并称,可见儒家并非孔子私学,孔子霸占儒家之名,本就不是尊师重道;后来董仲舒将阴阳五行那些垃圾东西加入儒家,这又不是尊师重道。”

    “老师,这……”这番话,直惊得邓艾目瞪口呆,好一会才又问道,“老师心中的儒家是什么样的学问?”

    “儒者,人需也,人所需皆儒也。”接着,秦川又解释道,“还儒根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方为儒家,而非易、书、诗、礼、乐、春秋。”

    礼、乐、射、御、书、数可以理解成礼仪课、艺术课、体育课、政治课、语文课、数学课。

    西周贵族的九年制义务和后世的学生上的课反而相似,而孔子嚯嚯后的儒家,反而变成了摇头晃脑,岂不可悲。

    见邓艾仍在思索,秦川接着道:“我之门下,与其他学问不同,面对万物,皆认为其是可知的。”

    见邓艾还在思索,看来抽象的东西,是没那么容易明白的。

    秦川想了想,那就说具体的吧,又看向邓艾问道:“关于舟浮于水,你有何想法?”

    邓艾有些懵懂的摇了摇头。

    “荆之大,其沉浅,说在具;沉,荆之具也,非荆之浅也。”见邓艾还是一脸懵懂,秦川略有些失望的看了看邓艾,又解释道,“荆木很大,其沉入水中的部分却浅,是因为荆木的重量与物体沉入水中的浮力相平衡了。”

    刘娥当即反应过来道:“秦军师,我知道,这是墨经里的话,原来这句话竟是如此解的。”

    “没想到刘小姐竟还知道墨经,了不起啊!”秦川赞叹了一声,接着又收敛笑容对邓艾道,“这个猜想要如何印证,很简单,你只需将小盆套大盆,然后在小盆装满水,然后在小盆中轻轻放入一块浮木,浮木入水,必然会让小盆里的水有一部分进入大盆,你再称量大盆里浮木的重量和大盆里水的重量即可。”

    “如果错了呢?”邓艾有些不确定道。

    刘娥却是嫣然一笑道:“错了就再猜呗,秦军师,今天回家我就印证一番。”

    秦川扭头一看,这刘娥和刘英反过来了吧,之前都是刘英话多,现在变成了刘娥话多,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一时之间,竟有些不适应起来。

    “刘小姐说的很好,猜错了,就再猜,不要怕错,就怕不猜。”

    邓艾听到秦川这么说,这个老师在他心中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别的老师生怕学生反驳自己,而自己的老师,却鼓励学生反驳自己;别的老师,生怕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自己的老师,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法错了也不要紧,再试就是了。

    隐约间,邓艾有了一种想法,那就是,这样的老师,才是顶级老师,而其他的老师,都不如秦川。

    秦川话刚说完,就听见刘英闷闷的哼了一声。

    他只好摇摇头,弄不明白的事,先扔一边,接着对三人道:“今天,我们要造一样东西,能潜到水下,不浮不沉,人在其中还能划水,这就需要我们所造之物的重量,刚好等于排出的水重,这便是墨子浮力定理的一种应用。”

    说完,空留几人深思,秦川加快了速度,不多会,一行人再次来到了江陵造船作坊。

    这一次,秦川找来了这个造船作坊的负责人,刘老六,一番交谈之后发现,此人也算汉室宗亲,不过是刘表远支族人。

    秦川也不废话,直接拿出了刘备的郡守令,递给刘老六道:“刘老六,这是郡守令,此作坊,现在归我管了,给我们讲讲这个造船作坊吧。”

    刘老六接过秦川的任命书,看到秦川如此年轻,又看了看跟着的三个半大孩子,有些不敢相信,不过还是说道:“江陵造船作坊,是先荆州牧时留下的,现在有用工三千人,每月能下水斗船十艘,刘荆州集十年之功,方积攒了千余斗船……”

    一番讲解,秦川频频点头,接着他又拿出了绘好的帛纸递给了刘老六道:“这里有一物,需尽快造好,你看看需要多久。”

    刘老六接过图纸,又是好一番询问,这才道:“若是集中人力,只需两日便可造好。”

    “一日,明日,我要三艘。”秦川有些不容商量的看着刘老六。

    开玩笑,三千人的作坊,造这么简单的东西,也不大,还需要两日吗?

    刘老六有些敷衍道:“我等还有斗船未完成。”

    秦川想了想,以后,这落后的斗船就不要造了,应该造更先进的船,于是大手一挥道:“所有船只停造,再招人手,将船厂扩充到一万人。”

    “这……”刘老六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秦川,有些结巴道,“这还需要郡守的同意吧;而且,皇叔在这,能长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