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 收服医圣

    “帮你们看好病了,总不能把我这个年逾五十的老年人留在这吧。”

    还没走到张仲景所住的房间,秦川便听见了他的怒叫之声。

    “我总不能专为你们看病吧,说起来,我也是当过太守的。”

    接着,秦川又听到刘娥小声解释道:“这是我们副军师下令将神医留下的,神医好歹等秦副军师到了再走不迟。”

    “等等等。”张仲景不耐烦道,“都等了两天了,今天无论如何,说什么我也要走。”

    说着,张仲景背着背包,便要出门,就见两名士兵将手中长矛一架。

    “哼,怎么,不是说,皇叔仁义吗?你们还要强留老汉?”

    秦川就那么站着,看了会张仲景,这是个一身朴素的普通老头,衣着与一般村民无异,但从气质上看,却有种正气浩然的感觉,这是个纯粹的医者,值得人尊敬。

    接着秦川摆了个笑脸,拱手道:“张神医,受惊了,在下乃秦川,忝为刘军副军师。”

    接着,秦川又转头对刘娥和士兵们道:“你们都下去吧,我也神医好好聊聊。”

    刘娥对秦川微微点头,便离开了。

    秦川自来熟的将手一伸,做了个请的姿势道:“神医,房里说。”

    张仲景见到秦川只有二十出头,竟已贵为副军师,一时有些震惊,不过也仅是如此了,感觉这年轻人,应是有些过人之处。

    “张神医,甘夫人的病情如何了?”秦川微微笑着问道。

    “甘夫人,痰中带血丝,还未咳血,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苔黄、脉虚弱,其病已重,一年半载,是好不了了。”张仲景看了看秦川,接着又道,“不过,我已为其温阳散寒,开过药方,徐徐图之,三五年,便能见效。”

    秦川听到张仲景这么说,一时也不知道这个病在后世叫什么,不过张仲景既然号称医圣,又是伤寒论的作者,那肯定是相当有水平的吧。

    “张神医,既如此,是我们招待不周吗,为何便要离开?”

    “非也,招待的很好,吃的好,也有人照顾。”张仲景摆摆手接着道,“老头我一生不为功名利禄,只为精进自己的医术,解除苍生之苦。”

    听到这话,秦川不禁有些肃然起敬道:“唯有如先生这般人,才能成就一代医圣啊!”

    “老汉被人夸奖的多了,你这医圣,还是第一次听说。”张仲景笑了笑,整个人都轻松了一些,接着又道,“现在,可以放老汉走了吧?”

    秦川轻笑一些,摇了摇头道:“既如此,那就更不能放先生走了,此间马上便要发生大战,正是先生大显神威之时啊。”

    “哦?”张仲景皱起了眉头,又问道,“可是曹操要打过来了?”

    “是啊。”

    “刀枪剑戟之伤,华佗更精通。”张仲景有些厌弃的皱皱眉头道,“我恐怕帮不到你。”

    “医圣,何必拘泥外科内科。”

    这张仲景是后世所公认的医圣,若能影响张仲景,那便是影响了整个华夏医学界,本还只是想让张仲景组建一支医疗队的秦川,说完了那句话,便生出了更大的野心,那便是从源头上改造华夏医学。

    “医圣不敢当。”接着,张仲景摇摇头又道,“老汉正在写一本医论,名曰伤寒论,想找一些相关的病人,再多多验证。”

    “那更好啊!”秦川接着笑道,“医圣可知,大战之后必有大疫?”

    “你!”张仲景气得脸红脖子粗,指着秦川怒道,“你怎可诅咒战后有疫?”

    秦川一时间想不通张仲景为何生气,只好淡然一笑道:“秦某这不是诅咒,而是大战有大疫,理所固然。”

    “你说说,你这是什么理?”张仲景虽然也需要病人总结,但仍保有一颗医者仁心,希望天下人少生病。

    “别的病,我不知道,但这瘟疫,秦某还真知道一二。”秦川随手在空气中抓了一把道,“这瘟疫,分为两种,如人一般,均是生物,不过均不可以肉眼视之,一种曰细菌,略大;一种曰病毒,更小,秦某这手中虚握一把,便不知抓住了多少细菌。”

    这种相类似的理论,要到明末吴有性的瘟疫论出来,才以“戾气”病因学说的形式出现,其原话是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这番话,把张仲景说笑了,他正色道:“秦副军师此言,不亦谬乎?既然不可见,则不可证其有无。”

    “可见啊。”说着,秦川想起了刚测好焦距的凸透镜,又道,“人不可见,但用器可见,医圣稍等一个时辰,秦某这就取来。”

    那张仲景见秦川要出门,也把包裹一背,便要又走。

    “医圣不如稍等,秦某向你保证,绝不虚等,若是神医见了那物,若还要走,秦某绝不阻拦。”

    听到秦川这么说,张仲景这才又回了房间。

    出了门,秦川便回了家,又在房间内画起了凸透镜的光线图。

    好一番设计,这才分别设计出了显微镜和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需要两个凸透镜焦点定在同一点;而显微镜,两个凸透镜的焦点有些错落。

    根据焦距算了算,这显微镜倍数应有二百五十倍以上;而望远镜,则应有八倍左右。

    虽然在后世,显微镜已经烂大街了,但是在这里,还是第一件显微镜。

    接着,秦川又去了江陵造船厂,让人做了两个镜筒,显微镜和望远镜便算完事了。

    做完这些,秦川便随手扯了一片树叶,拿着显微镜兴冲冲的去找张仲景了。

    张仲景在秦川的指导下,看起了树叶,只见那树叶,内部被隔离成片片小绿,绿色中间,还夹杂着黄色。

    “神奇啊,没想到,这看不见的世界,竟如此精彩。”张仲景边看边感慨道。

    看了一会,张仲景又道:“秦军师,这显微镜,能看清瘟疫是由何而生的吗?或者说,能看见人体内的东西吗?”

    “能啊,能看到为何有人能轻易生出孩子,而有的人,却生不出。”秦川听到张仲景这么问,当即坏笑一声,接着又道:“医圣,这显微镜,可将医学划分为两个时代——即显微镜之前的时代,和显微镜之后的时代。”

    “哦?”张仲景有些疑惑的问道,“如何看谁能不能生子?又如何划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