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繁体版

第八十五章 秦川的声望

    第二天一大早,曹操再聚文武议事。

    “众位,勿要丧气!”曹操提起精神,声音洪亮而爽朗,既为手下文武打气,也为自己打气,接着又道,“众位,江陵一战,比官渡如何?”

    “官渡之战,乃丞相立身之战。”王朗接着又吹捧道,“丞相以不到四万之众,与袁绍十二万对决,一战而天下皆知丞相方乃天下英雄。”

    这王朗,正是在官渡之战后,听说曹操打赢了袁绍才投靠曹操的。

    “嗯!”曹操志得意满的点了点头,此时正需要一番吹捧,以巩固威望,提振士气,接着,他又看向王朗道,“景兴请继续。”

    王朗见曹操如此表情,心下了然。

    “官渡之战,丞相不及袁绍有威望、谋臣、武将、士卒亦不及袁绍多。”王朗见曹操再次朝他点头,受到鼓励,又继续道,“如今江陵之战,不仅刘备不及丞相英明、谋臣、将军、士卒等皆不及丞相,不可与官渡之战同日而语也。”

    曹操听王朗如此说,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如果深想一层,那岂不是说他曹操就是昨日之袁绍?

    不过此时,正需要这些账面数据来提振士气,曹操又道:“景兴此言,甚合孤意,昨日小挫,虽废我一员大将,但我仍远胜于他,江陵城,孤誓要拿下!”

    说完,曹操又看向众人道:“刘备虽有英雄之志,却无英雄之才,现在不过是有了诸葛亮、秦川辅佐,如此,趁其立足未稳,正是破刘之时。”

    众人听后,皆点头称是。

    曹操见众人再次齐心,又意气风发道:“本以为江陵城易下,未曾想,江陵城高池深,一时竟不能克;刘景升之子若豚犬,刘景升,还是有些本事啊。”

    这一句话,竟是将昨日之败归结到了刘表为江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

    直接无视了秦川等守将的指挥。

    越是刻意无视什么,越是忌惮什么。

    接着,曹操话锋一转道:“孤笃志复汉,欲平刘备、孙权,当先治水军。”

    华歆投曹之前,曾担任扬州刺史,曹操此话一出,当即就明白了曹操要说什么。

    见曹操停顿,华歆也不犹豫,直接道:“丞相所言极是,今长江以北,唯有江陵尚未拿下,不如遣将围之,而我等直取江夏,如此孙权、刘备必败。”

    “嗯。”曹操点了点头道,“子鱼此语甚合孤意,征服南方,最终还是看水战,水战若胜,江夏、江陵、建邺都将成为孤城。”

    这波,曹操站在了一定的战略高度,此话一出,顿时得到了众人的认同。

    曹操看了一眼众将,下令道:“文远听令,令你独领三万军,平定南郡江北诸县,并看守江陵城。”

    “末将遵令!”张辽一步跨出,掷地有声的答道。

    这是张辽第二次领军了。

    “众将听令,修整一日,与襄阳水军汇合,兵发江夏!”

    此时的曹操,理清了思路,又恢复了意气风发的样子。

    征服南方,大决战,终究是要在长江水战上一决胜负。

    攻取江陵,不过是之前认为可以一击而下。

    ……

    另一边,秦川教会了江陵城内操纵床弩的士兵们如何计算提前量,如何射杀重要目标后,便去休息了。

    第二天,秦川一大早,便见黑心粮商们,正被拉到城中心被处决。

    当下便有百姓朝秦川打招呼,口中赞扬秦川乃青天大老爷。

    “秦太守真是好官,不但要杀了那些黑心的商人,还要每天给我们配给粮食。”

    “是啊,谁说不是呢,那些黑心的商人就是该杀,我们终于能活下去了。”

    “我要日夜为太守祈福,曹操十万人,打太守一万人都没打下来,太守不但守住了江陵城,还为百姓做主,这样的好官可不多。”

    秦川听到百姓的议论,一时间有些感慨万千,这就是人性。

    乱了再治,能得人心;一直不乱,反而百姓觉得有没有你都一个样。

    接着,秦川又去了伤兵营。

    伤病营设置在城东,这是临时征用的一个大户人家的房子,环境很不错。

    还没进去,便听到营中传来了撕心裂肺的痛哭之声。

    “太守……都督……秦军师……”

    有些是江陵本城兵,有些是江陵水军,有些是刘备带来的人。

    秦川听到这些喊声,这才发现自己竟在这些人中,有了些许声望。

    刘娥正带着一群中年妇女,以身作则的为伤员处理伤口。

    见秦川来了,刘娥处理完手中的活,便来找秦川说话。

    “秦军师,伤病们很多都不信这伤口如衣服一般缝好以后便能恢复如初。”

    刘娥话音刚落,便有伤兵大喊道:“都督,我们会不会死?”

    话音刚落,此起彼伏的声音便从伤兵营传来了。

    “都督,这样缝合真的行吗?”

    “秦军师,我们是看在左将军女儿面上才让缝的。”

    听到伤兵们的怀疑之声,秦川看了看刘娥,眼中流露出些许温柔道:“辛苦了。”

    看来,刘娥的工作也不好做,伤兵们怀疑治疗方法,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缝合是前所未有的。

    刘娥脸色微微一红,声若细蚊道:“能帮到郎君,不辛苦。”

    秦川拍了拍手,对伤兵们道:“各位将士们,伤口缝合之后,卧床一段时间,便能恢复如初,大家能信得过我秦川吗?”

    “信得过!”伤兵们纷纷响应着。

    “哎,我都磨破嘴皮子了,那些伤兵才愿意让我们缝合,没想到你一句话,他们就都信了。”说话间,刘娥有些不服气。

    接着,秦川又看望了重伤的将士们,有的伤到了内脏,已在弥留之际。

    “都督,我……本在军中划船,听到都督的事迹,十分向往,很遗憾,不能随都督打仗了……我家中还有老母孤儿,都督……他们能活吗?”

    这个秦川连名字都不知道的重伤者,现在却托起了孤来。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一时之间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秦川上前一步,握住那名伤兵的手道:“你放心,下一步,军中就会有抚恤措施,定不会让将士们牺牲后,还有后顾之后。”

    “好,那……那就好。”那名伤兵,就这么握着秦川的手,安详的去了。

    这时候,秦川才知道,虽然自己和他们接触时间不长,甚至没见过面,却已经是很多人的希望所在了。

    兵员伤亡,在他心中,不再只是一个数字,一种责任感,在秦川心中隐隐形成。

    同时,亲手见到生离死别,也让秦川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有些事,要尽快做了。

    这时,秦川才感觉,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慢慢的融合到了汉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