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繁体版

第一百零四章 大幕

    人口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

    曹操据有天下人口大半;东吴又有人口四分之一;益州还有七分之一。

    这么算起来,荆南四郡加南郡、江夏郡就没多少人口了。

    “主公,我们能控制的人口,大约是多少?”秦川想了想,仍是有些不依不饶。

    刘备对此,已早早做好了功课,脱口而出道:“南郡大约三十万、江夏郡已被孙权全部迁移、武陵郡大约十万、长沙郡大约五十万、零陵郡大约五十万、桂阳郡大约二十余万,除去老弱妇孺,若曹操再迁移南郡人口,就算全部成军,也只三十余万,若再考虑百姓种地,那就只有十余万青壮能成军了。”

    秦川想了想,好家伙,原始历史中,刘备夺西川,启用了三万多兵,北防曹操、东防孙权,肯定也要留下差不多相等的兵力,再加上各城池最少都要留个三五千的,加起来那也有接近十万了。

    这是把能当兵的,全部征用了啊。

    秦川摇摇头道:“主公,十万肯定不够,甚至二十万都不够;得上了三十万,留下十万防守,才能一锤定音,而且之后,还需要远征海外……”

    “这……”刘备有些吃惊的看着秦川,好一会说不出话来。

    “主公莫急,粮食,可以让曹操、孙权、刘璋卖给我们,至于买粮食的钱……”秦川稍稍一顿,从怀里掏出一块香皂和几张白纸,接着道,“我们可以贩卖此物,换取粮食。”

    秦川将白纸递给刘备,又道:“主公,当年蔡伦改良纸张后,仍不堪大用,此纸工艺,川已根据后世之法,再次改良,书写起来,手感类似帛书,而且更为轻便,有了此纸,竹简、木牍均可弃用;更难得的是,造纸原料不过是稻草、木材等寻常之物。”

    刘备接过白纸,又听见秦川对白纸的讲解,看了看,又拿出毛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

    秦川凑过去一看,赫然发现是“大汉天下”。

    接着,刘备洗洗吹干墨汁,又用手在上面摩挲了一番,赞叹道:“好!”

    “海平,此万金不易之术,你就将它献予我了?”这下,就连刘备都有些吃惊的看向秦川。

    秦川微微一笑,万金不易确实是万金不易,不过,糜竺都知道投资刘备,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呢。

    “主公,此术,亦需要用对地方,方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比如换取粮食。”接着,秦川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此术估计最多也就能瞒个三四年,不说曹操、孙权以重利求之,就说他们自己不断尝试,也能尝试出来。”

    “想我年幼之时,要编织两个月的草鞋,方能换取一卷竹书,此物一出,天下读书人,都要感谢你。”刘备拿着纸张又看了好几遍,又轻轻放下,感慨完之后,又道,“海平,虽然你以此术赠与我军,但三十万军,仍有些不够吧。”

    秦川又将肥皂递给刘备,并讲解道:“此乃香皂,两千年后之人,所用清洁自身用的,也不过是此物,其清洁之效,远胜澡豆。”

    刘备捏着香皂,也不动作,久久无言。

    秦川见状,接着又道:“主公,若还不够,川还能想想别的办法,比如蒸馏酒之类的;若是筑城嫌慢,还有水泥,以火将石块煅烧,得到氧化钙,再以水化之,其复为碳酸钙,坚硬如石,月余便可筑成坚城。”

    “够了够了。”刘备此时才真真相信,秦川是真的想好了要背刺孙权,然后助他一统大汉,不过他心中仍有一条槛过不去,于是直接道,“海平,真有那一天,我该如何赏你呢?”

    大功不能酬,恐怕就要变成大仇了,刘备能将这话,摆到台面上来说,这已是十分真诚了。

    秦川转身看向东边,笑了笑道:“这有何愁,若真有那一天,海外之地,三十倍大汉,我愿看到大汉的旗帜,插向世界的那天,相信主公必不会亏待我。”

    刘备点了点头,握住秦川的手,郑重道:“若真有那一天,你当为首功,我刘备,必不负你!”

    被刘备这一握,秦川想了想,或许,是该培植一些自己势力的时候了。

    到时候,就算刘备真没有负自己,那后继之君呢?或者说,自己又有没有能力守住自己的封地,发展自己的封地?

    虽然刘备是自己主公,但若是真有了封地,那自己和刘备的关系,就变成半个合伙人了,只是眼前自己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人马。

    秦川想了想,表态道:“川助主公,并非毫无私心,但臣这私心,还在海外,并不涉及大汉。”

    刘备也了然的点了点头,两人算是坦诚交心了。

    “所有青壮都被征兵,留下老弱种地,这样真的好吗?”刘备又起了另一番忧虑。

    “主公可是想起了昔年,管仲买鹿制楚、买狐降代的故事?”秦川笑了笑,见刘备点头,接着又道,“三年之后,我等必然伐吴成功,五年后,我等必远征扶南等国,还种什么粮食,那些地方有的是粮食。”

    “……”这番话,把刘备都说愣住了,没想到还有这操作……

    秦川的话,实在有些太过夸张。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秦川竟然想的是,打到哪,吃到哪……

    “主公,这其实,也是有过的事。”秦川理了理,接着补充道,“西方据说有一帝,名曰亚历山大,未知真假,就是打到哪吃到哪;这时代后一千年,有一草原部落,也是打到哪吃到哪,竟打下了近七倍大汉的领土。”

    刘备听秦川这么说,有些感觉自己想象力不够,这大汉,已然是庞然大国了,没想到后世竟有人真能做出此等伟业。

    “这打到哪,吃到哪,应当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吧。”刘备仍有些疑虑道。

    秦川微微一笑,也回道:“当然不是,这要出征之人,有必胜的把握还不够,还需要有速胜的把握。”

    刘备想了想,理解了为何有人能打到哪吃到哪。

    如果大军出征,有必胜的把握,那还真就是打到哪吃到哪了。

    这一番对话,秦川算是颇为完整的论证了自己战略的可执行性。

    “海平,你欲往东吴,当不只是勘察东吴势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