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忽悠刘备,建立海洋帝国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章 吴中才俊何其之多

    不一会,那柴夫便画完了,接着又是一通演算,之后便陷入了沉思。

    “砍柴的,你这是算的什么啊?”桌上谈论的二人也注意到了这一幕,小伙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

    见有人搭话,看了眼那小伙,似乎并因对方华丽的衣服而产生丝毫的情绪变化,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呆愣道:“这是计算日高。”

    日高,也就是太阳高度。

    有了柴夫的提示,秦川再向那图看过去,似乎点线都有了意义。

    最上一点,应该是指的太阳,中间的两竖便是两根等长的木杆。

    这样,两根木杆长度可以测,不同位置的木杆影子长度也可以测,木杆间的距离也可以测,通过两组相似三角形,便能计算出太阳的高度了。

    秦川在心里一通计算,得到了一个公式。

    等到再看那柴夫在地上写的字时,才赫然发现,竟是日高公式……

    日高=(表高×表距)/影差+表高

    说到这日高公式,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海岛算经,这个公式虽然用来测太阳,不具备可行性,但是用来测海岛高度,却是一拿一个准。

    三国时代、柴夫、日高公式……秦川盯着一旁地上的柴,陷入了沉思。

    若非他本身是学科技史的,还真想不起来这么个人,赵爽。

    赵爽真正出名的,不是日高公式,而是赵爽弦图,这图,是华夏有记录的证明勾股定理的图。

    其在周脾算经中明确阐述勾股定理为: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

    之后更是将这个论述用弦图加文字的方式进行了证明。

    这个三国数学家,已经有了证明思想。

    秦川盯着滔滔不绝讲述着日高公式的赵爽,心中起了一阵波澜。

    华夏的天文、数学,或许能靠此人传承了。

    “如此,便可得到日高了。”

    秦川一眼看穿的东西,赵爽竟为二人阐述了好半天。

    见赵爽已将这日高公式为小伙讲完,秦川又看了看那小伙,便对赵爽拱手道:“我名叶凡,是一个商人,不知道这位先生高姓大名?”

    赵爽看了一眼秦川,又看了看张飞几秦大等,有些不喜,微微皱眉道:“这位先生,你是经商的吧,我恐怕帮不到你什么。”

    这话把秦川整笑了,微微收敛笑意,又道:“先生不听我要说什么,为何便说帮不到某?”

    赵爽一边捡起随手搁在地上的木柴,一边随口道:“无非是想让在下为你算账罢了。”

    这赵爽,看来没少被商人找过去算账,似乎他对此,也并不感兴趣。

    接下来,赵爽的话,便印证了秦川的

    “算账就算了,别看我虽然以卖柴为生,这是因为,我只对数学、天象感兴趣。”

    秦川听了赵爽的话,反而感到一阵开心,这赵爽,是一个纯人啊。

    还有什么比收到一个纯粹的人为弟子更让人高兴的呢。

    “不,我不需要你帮,而是想帮你。”

    “帮我?”

    秦川的话,让赵爽有些愕然。

    “不错,帮你。”秦川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帮你印证这……这日高公式。”

    “现在?”

    “就现在。”

    赵爽脸上露出一丝异色,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本来是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话在嘴边,秦川咽了回去,脱口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知此事要躬行……”赵爽复述了一遍,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道:“有劳了。”

    说到便去做,秦川饭只吃到一半,便一同出酒馆。

    那小伙和中年汉子,也跟在后面一起去看。

    若是这种方法,真能测出日高,对大汉来说,也是盛事了。

    秦川令秦大等找来了两根高大的竹竿,又准备了长长的绳子,准备工作便算完成了。

    接着,在赵爽的指挥下,便得到了日高公式所需要的各种数据。

    见到赵爽欣喜的表情,秦川也微微一笑道:“算吧。”

    “这……”赵爽拿起用绳子记录后,又用同一根尺子测量后的数据,呆住了,好一会才道,“这是不是弄错了。”

    原来,两次测量的影长竟然一模一样,影差为零。

    而恰恰是这个零,在他的日高公式里,是作为分母存在的。

    “应该没有。”秦川笑的有些奇怪,接着又道,“若是你不信,可以自己量。”

    “此法应该无误啊!”那小伙自从明白了赵爽的日高公式,便对赵爽起了钦佩之心。

    接着,赵爽又连着实验了好几次,两次树杆,最远的一次,竟然有五里之多。

    见赵爽一脸不爽,秦川仍然微笑着道:“怎么样?”

    “不行……”赵爽有些颓丧。

    秦川想了想,这种方法,若是竹竿足够高,两次竹竿测影距离足够远,而地球又是平的话,那肯定是什么时候测,都没问题的。

    若是按照赵爽的方法,只能在清晨,太阳微出时测。

    因为,这实际上测量的是以太阳为点,到测量地方地平线的延长线的高度,这个高度,实际上意义不大。

    “我知道了!”那小伙犹如大梦初醒,接着又道,“秦海平说,浑天说、盖天说都不对,他提出的说法是大地本是球体,悬浮于太空之中,倒有些类似宣夜说,又有不同,若真是如此,日高则时时不同!”

    秦川被这小伙的悟性惊到了,一时又想不起来,这东吴还有这等人,便直接问道:“这位……同学,怎么称呼?”

    “叶兄,我叫陆绩,字公纪。”陆绩朝秦川一拱手,接着又用手请了请那中年汉子,介绍道:“这位是吴范,字文则,以术数闻名。”

    术数?不就是占卜之类的?

    秦川拱手还礼道:“今日得见几位吴中贤才,方知吴中才俊之盛也。”

    “哪里哪里。”口中虽说着哪里,陆绩脸上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陆绩之名,秦川有些陌生,但这个陆姓,引起了秦川的注意,于是直接问道:“公纪兄,可认识陆……议,陆伯言?”

    “叶兄弟认识族侄?”陆绩含笑反问道。

    听到陆绩的回答,秦川也笑着答道:“本欲结识陆伯言,今日识得公纪、文则二位,再加上这位……这位……”

    赵爽见秦川用手掌指着他,连忙道:“赵爽,字君卿。”

    秦川见赵爽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当即接着道:“便算不虚此行了。”

    “叶兄弟,你觉得这测日高之法,哪里出了问题?”赵爽仍未从计算失败中走出来,竟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