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我从太古魔坟来
繁体版

第一章 太玄

    十万年前。

    一个寻常夜,朝天大陆笼罩在夜幕之下。

    星空浩瀚,明月皎皎。

    突然,从漆黑的星空深处,一道血光摇曳着长长的尾焰,快速靠近朝天大陆,越来越炽烈,照亮了星空。

    因为如此,这个夜变得不寻常。

    这一夜,甚至影响了朝天大陆数十万的走向。

    这一夜,注定要在朝天大陆上掀起了无数的腥风血雨。

    ……

    朝天大陆。

    北境。

    北境极北之地,有一片天渊,割断了天地。

    天渊方圆十万里,没有活物,是生命绝地。

    据北境神话,在十万年前,有神物从天而降,坠入天渊,灭绝了天渊百万里方圆的生命。

    据北境神话,神物乃是一副棺材,一副水晶棺,血色的水晶棺。

    据北境神话,那水晶棺中葬着的生灵来自世外,关于仙和长生。

    亘古以降,世人谁不想成仙,长生不朽?

    为谋求水晶棺,十万年来,北境不知有多少修士葬身于极北之地,凶名赫赫,故而称之为太古魔坟。

    五千年前,北境修炼圣地太玄宗几乎倾巢出动,欲踏平太古魔坟,却也一去不返,数十万修士如泥牛入海。

    太古魔坟凶名更甚。

    远远地看去,太古魔坟的风景却是极好,十万里地域内,山脉连绵,高山挺拔,清泉溪流,飞天瀑布,长江大河辗转蜿蜒。

    这样的地方,似乎没有什么危险,不会要命。

    贯穿北境的汶水,发源地就在太古魔坟。

    汶水,可以说是北境的生命之河。

    汶水的源头是一座万丈雪峰,冰雪消融,汇入汶水。

    汶水似一条大蛇,环绕孤独的雪峰。

    咕咚咕咚,平静如镜的汶水河面突然冒起大量的水泡。

    几分钟后,一个人冒出头来,大口呼吸着。

    他面色惨白,就像是一个死人。

    众所周知,汶水源头,没有活物。

    可死人不会呼吸。

    他无疑是个活人。

    据说,汶水之源深达九千丈。

    他是个年轻人,非常年轻,脸上甚至还有一些稚气,确切的说,是一个少年,十四五岁的青葱少年,眼眸黑白分明,十分清亮,纯净无瑕。

    他费力朝着孤峰游去。

    从岸边爬了上去,并没有歇息,朝着山脚缓坡而去。

    缓坡上林木并不是那么茂盛,只有一些灌木丛,青黄相接。

    在缓坡尽头,有一个山洞。

    他径直走进了黑雾缭绕的山洞,似乎很熟悉,熟门熟路。

    约莫二十几分钟,他穿上了衣服,一套素白的道袍,挽了道髻,剑眉星目,脸上已经有了血色。

    他回到汶水边,盘膝坐下,手结禅定印,闭目凝神。

    下一刻,氤氲的血光绽放,隐约有雷鸣声从体内传来。

    逐渐地,他脸上的惨白色彻底消失。

    呼一声,他吐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搭了凉棚,眺望着汶水下游方向。

    他似乎认准了方向,猛地一个纵身,身体冲天而起,划过一个完美弧线,落在了对岸。

    这一跳,竟然跨越了近千米的汶水?!

    汶水离开孤峰后,两岸山高林密,路不好走。

    好在虽然林密山高,却没有什么毒虫猛兽,甚至都没有一个活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天。

    三天后,第一只活物出现,是一只骨瘦如柴的灰狼。

    无论是人,还是灰狼,都饿极了,都想吃掉对方。

    毫不例外,这灰狼成为了他腹中餐。

    饱餐一顿后,他继续赶路。

    又三天后,视野开始开阔,不再是林海。

    ……

    汶水畔,太玄宗。

    太玄宗自那五千年前一场大劫,大伤元气,不复往日威名。

    那传承数万年的圣地依旧被封禁,即便太玄宗的修士也无法进去。

    自五千年前,太玄宗残余的修士在圣地不远处再开山门。

    五千年来,太玄宗一蹶不振,而今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

    五千年来也没有增加多少弟子,一直都是零零落落七八个弟子。

    据说,太玄宗因为亵渎了太古魔坟遭遇了诅咒,凡是进入太玄宗的修士,要么在外历练的时候莫名惨死,要么被莫名寻仇打死。

    总之,太玄宗宗主加上弟子,一共九个人,不多不少就是九个。

    若多一个弟子,活不了多久。

    太玄宗每天都在收徒,可已经十年没有一个修士来拜师,门口罗雀,只有乌鸦呱呱叫。

    自从十年前太玄宗宗主李渊道的第九个徒弟失足落入汶水淹死,就再也没有人来拜师。

    一个修士,竟然淹死?

    这怎么看都十分邪门。

    李渊道整天除了修炼,就是眼巴巴看着山门,希望能出现一个人,哪怕是个乞丐也好。

    可已经十年了,太玄宗山门方圆十里内,没有出现过一个活人。

    李渊道自继任宗主大位已经三百年。

    这三百年,也收了不少弟子,却是只有八个能活下来。

    这八个弟子中,还有一个是他的亲儿子李长生。

    这一天,李渊道结束修炼后,已经是黄昏。

    黄昏,天地间一片昏暗。

    唉——

    李渊道在汶水边散步,一个劲儿的唉声叹气。

    这十年来,每一天都这样。

    他甚至希望有人落水,然后,他出手搭救,携恩逼迫拜入山门。

    可惜啊,这汶水中,别说活人,就是一只兔子都没有飘下来过。

    这一天,似乎有些不同。

    一早听到了喜鹊的叫声。

    他满怀期待,多呆了一刻。

    在夜幕即将降临时,李渊道内心满满的失望,咒骂了几句早上那只乱叫的喜鹊,转身想回去,却是在上游看到了一道身影。

    他揉了揉眼睛。

    上游是太古魔坟。

    别说人了,就是活物都很少。

    这突然出现一个身影,他浑身毫毛炸起。

    唳一声,他身后出现了一只三足金乌,火光滔天。

    “站住!你是谁?”

    “我……你可以叫我张重九。”

    “姓张,弓长张?”

    李渊道散了三足金乌,打量着从上游而来的年轻人。

    姓张的话,那是比较少见。

    他想着应该有机会拉入宗门。

    张重九点点头。

    李渊道说:“你从哪里来?”

    张重九说:“迷路,不小心跑上游去了。我是来拜师的,太玄宗还在吧?”

    一听到这话,李渊道差点就抱着张重九大哭一场。

    他内心在大叫,终于……终于有人来拜师了!

    他忙整理了一下道袍,负手而立,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面带笑容,说:“我就是太玄宗的宗主李渊道,你千里迢迢来拜师,足见你向道之心!很好,很好,你这徒弟,我收下了!”

    “这……这么简单?”

    张重九甚至觉得有点草率。

    李渊道亲热地拍了拍张重九的肩膀,说:“这就是机缘。我太玄宗可是名门大派,收弟子讲究的是机缘,不然,即便天赋再好,也不会收。走,走,为师给你介绍你几位师兄,顺便给你安顿一下。”

    张重九点点头。

    太玄宗在太玄山上。

    太玄山就在汶水岸边。

    太玄山不高,半山腰矗立着几座大殿,目光所及,就是太玄宗的全部家当。

    一座藏经阁,一座神纹殿,一座太玄殿,一座膳堂,还有一座大院落,是弟子们修炼休息的地方。

    李渊道带着张重九到了太玄殿。

    太玄殿除了供奉历代宗主,还是议事的地方。

    他本想叫其他弟子来,可没人应声。

    “重九啊,你是为师的第九个徒弟,为师一定悉心教导。”

    “第九个?这么说,宗门现在是有十个人?”

    张重九一副见鬼的模样。

    太玄宗的千万弟子跑哪儿去了?

    李渊道干咳一声,有点尴尬,说:“山不高,有仙则灵。重九啊,人多,没什么用。关键呐,咱们太玄宗传承久远,有很多修炼典籍。”

    “那倒也是。师父,我想先休息。”

    “好,好,一切等明天再说。”

    李渊道生怕这个十年来第一个弟子又跑了,十分殷勤,没有多说,第一时间带着张重九去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