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歌王来自地球
繁体版

第0119章 力排众议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无论天涯与海角……”

    田佳慧歌后级别的叹声唱法,使这首《难忘今宵》的歌声别具一格,听到众人耳中,引起轩然大波。

    一曲放完。

    导演组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好听,好歌,好词。”

    “非常适合这届春晚的压阵曲。”

    但是,节目组艺术顾问团却集体反对。

    “不太好吧,这首曲子写得太软了。”

    年老恃重的音乐顾问蔡老更是强烈反对,严肃地说:这首曲子写得就不太健康,软绵绵的像哀乐一样。怎么能在春晚播出?更别提放在压轴了。”

    一时间。

    偏向龙导的导演组青壮派和偏向于蔡老的顾问团老年派。

    纷纷给出相反的意见。

    言语越来越激烈。

    整个小会议室闹成个菜市场一样。

    政府机关代表因为艺术性的原因,不便发表意见,只好抱手看戏,持中立态度。

    吵着吵着,众人的声音慢慢变小了。

    因为他们发现。

    总导演龙建谋的脸色,已经越来越青了。

    “好了。大家有意见我能理解。”

    龙建谋见大家安静下来,缓缓道:

    “我受上面委托,当了这个春晚的总导演,就要对上面负责,对春晚负责,全国观众负责。”

    龙建谋话声越发严厉。

    “再这么吵下去,什么时候能有结果?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今天就乾纲独断一回,就定这首歌,作为咱们春晚的压轴歌曲。有什么问题,与各位无关,我一力承担。”

    听到龙建谋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无论是谁,都不再反对。

    毕竟这首《难忘今宵》音律舒缓、悠扬,词意亲切、邃远,极具催动情感的张力和渗透力。

    不管是谁,都无法否认,这是一首贴切春晚的好歌。

    “好了,接下来我们讨论中场歌曲。”

    龙建谋收起严厉的脸色,展颜一笑,吩咐助理播放另一盘磁带。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这首《常回家看看》,不同于《难忘今宵》,节奏明快,旋律简单。

    是一首真性情的歌曲。

    “各位,我想在中场增加这首歌曲,你们竟下如何?”

    这一次。

    无论是导演组众人还是顾问团众人,都没人提出反对。

    反倒是政府机关代表互相对视一眼,朗声笑道:

    “不错,龙导,您找的这首歌,非常合适。”

    众人纷纷点头,是这首所饱含的人间真情,打动了众人。是以无人反对。

    龙建谋看向顾问团的蔡老,微笑道:

    “刚才大家听的,是田佳慧女声独唱的版本。其实这首歌更适合男女合唱。女声咱们就暂定田佳慧演唱,男声嘛,我的初步意向是天南传媒的歌手谢小南。”

    听完龙建谋的话,众人都齐齐把目光转向蔡老。

    都是业内人精,谁不知道天南传媒的大老板姓蔡,和蔡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首《常回家看看》能得到大家肯定。

    那一定是水准极佳的歌曲。

    能让歌王谢小南的演唱,相当于龙建谋亲手送了一顆糖到蔡老嘴边。

    龙导和蔡老的分岐,看来要从此而止了。

    不得不说,龙建谋的手法极为高明。

    旁边。

    李长宵亲眼目睹了龙建谋主持会议的风格。

    暗然长叹:龙导就是龙导,果然老谋深算。

    他为什么要从后往前说?先抛出争议最大的《难忘今宵》,用总导演的身份一锤定音。

    然后再提议《常回家看看》,得到众人肯定,还递上一份善意给顾问团。

    接下来,开场大合唱用《我的我的祖国》,就顺理成章了。

    李长宵想,如果龙建谋提议这三首歌,顺序换一下。

    结果难以预料。

    因为你龙建谋提一首《我的我的祖国》,大家通过,再提一首《常回家看看》,大家也通过。

    最后提一首《难忘今宵》,肯定就有巨大争议了。所谓事不过三,你总导演权力再大,也不能一直独断专行吧。

    龙建谋一再用总导演的权力压人,恐怕会落个独裁者的恶名。

    接下来,果然如李长宵所料。

    开场大合唱使用《我的我的祖国》这首歌,全票通过。

    因为不用黄河领唱的原因,龙建谋还提议让钢琴王子陈朗来一段独奏起头。

    会议开完,接下来就是各部门分工协作,把新增加的环节补全。

    龙建谋终于松了一口气。

    ……

    中海。

    傅青笛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临近春节,何煦回家了。

    杨柳忙着帮黄河注册工作室的事情。

    只剩她一个人呆在这里帮黄河看家。

    话说这样宅家的日子,也挺舒服的。

    前提是在中海有一套这样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傅青笛父亲是汉族人,母亲是回疆人。父亲年轻时,在回疆安装电缆,因此认识了母亲。两人在遥远的回疆组建了家庭。

    在傅青笛十岁的时候,父亲因电力事故离开了人世,留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因为父亲是因公殉职,电力公司还有一些照顾,她们日子还能凑合过下去。

    傅青笛自己也争气,考上了中海音乐学院。

    还被海蝶音乐签约,在上学的时候就有了一份收入。

    这让傅母放心下来。

    前段时间,两人刚刚通了电话。

    傅青笛把自己从海蝶音乐跳槽,跟着王忠投奔黄河工作室的事情对母亲说了。

    “哎,不知道妈妈是不是很担心?”

    傅青笛一边看电视,一边想起远方的母亲,今年还是第一次没陪在她身边过年,不知妈妈还好吗?

    这时,门铃叮咚叮咚地响起来了。

    “谁呀?来了来了。”

    傅青笛打开门一看,瞪圆双眼,吃了一惊。真是想谁谁来。

    “妈,你怎么来了?”

    “妈就是来看看你。”

    一名中年美妇提着一个大大的行李袋,左顾右盼地,笑着进了门。

    眼前这套房子,格局好,采光足,装修现代,家具齐全。

    心里暗暗点头,看来自己女儿在这过得不错。

    看着看着,目光落在沙发上,轻轻皱起眉。

    傅青笛顺着目光看过去,心下大羞。原来,她长期一个人在家,衣服扔得到处都是,连内衣都横七竖八地丢在沙发上。

    傅青笛连忙把这些衣物收起来,抱进自己的临时房间。

    傅母轻轻叹了一口气,女儿这也邋遢了吧。但无论好坏,这都是自己亲生的。

    她问道:“你还没吃饭吧?想吃什么?妈给你做去。”

    “不用做饭,多累呀,咱出去吃呢。”傅青笛连忙拒绝。

    自己这是借住的黄河家,自己一个也就算了。带上自己母亲一起在这里做饭,传出去了多不好意思。

    “那也行,妈明天买点菜,再给你做。”傅母点头。

    她听傅青笛电话讲了最近发生的事,觉得很有必要当面与女儿谈谈。还要亲眼看到她的生活状况,才能放心。

    她不顾旅途劳累,坐了两天的火车,终于来到中海。

    直到看到生活无忧的宝贝女儿,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