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
繁体版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丼

    入神?

    当我站到这座大门洞开的道观面前时,门匾上的两个鎏金大字,已经毫无遮蔽地落入我的眼中。

    和我刚才透过迷雾看到的一样,的确是这两个字。

    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手里的电筒穿过大开的门洞,扫射里面的天井,最后落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

    这个面容清秀、戴着一副大大的圆形眼镜、气质清静如兰的年轻女子,可不就是我的仙学妹吴秋丹嘛!

    跟我们从头武装到脚的装扮不一样,她依旧轻衫简行,手里居然连个电筒都没有。

    她此时站在天井中,背对着我,低头看着什么。

    我二话不说就走了进来,看清了她面前那个八角棱形状物,居然是一口井。

    “天井本是穴居时代的坑井之演化。”吴老师头也不抬,一言不合就开始讲课,“地势上是指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孙子》中,将这种地形注解为:四面陡峭,溪水所归,天然大井。而在古代,井通丼,源自于甲骨文中的‘丹’子,故又有丹井之称。”

    “仙家鸡犬去无存,丹灶空余火不煴。万古灵踪何处觅,淡烟荒草暗孤村。短棹孤帆远远开,潘仙何处问蓬莱。如今化作沧浪石,春雨年年长绿苔。”

    吴老师幽幽念起了明人郑阜义首追忆潘茂名的这首七律,愈发飘然出尘。

    我生怕她就这样升天而去,刚想出声,却见她终于转过身来,目光如井中映月,海上星,荡漾飘渺,不由忘言。

    “想当年,潘茂名就是在这座丹井旁,炼丹飞升。”她看着我说。悠远的声调,仿佛将我带回了一千六百多年前,见证潘茂名服下一粒九转金丹,倏忽成仙。

    如今鼎何在,空留丹井台。

    潘仙飞升去,遗我不死骸?

    看着空荡荡的丹井,我顿时觉得不妙。

    我的灵丹呢?仙药呢?

    面对我无声的质问,吴秋丹空灵的面容却愈发淡远,然后……消失。

    我愣了好一会儿,直到被灌进来的寒风吹醒,方才恍然:这竟然只是她留下的信息!

    虽然我非常尊敬吴学妹,但是,此时此刻,我还是没忍住骂了一句。

    同时庆幸自己不是她的学生,不然非得被折腾死不可。

    我摘下戒面火红的方戒,狠狠地盘着,一边念念有词:“学妹啊学妹,你引我到这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一开始就决定往山顶上跑,其实就是收到了吴秋丹留在方戒中的指引信息。

    果然,她在这里也留下了痕迹,没有让我白跑一趟。

    关键是……您好歹说得简单明了一些啊?

    不对!

    吐槽到一半的我,回想起她刚才看过来的眼神。虽实还飘,与其说是看我,不如说,她的这些话,是对着当时站在我这个位置上的人说的。

    那人是谁?

    努力回议她如井如月的眸眼,我试图从井中映月里看出对方的身影。

    但终究一无所获。

    我只好来到八角形的丹井边,绕着井沿,一边思考她留下的那些谜一样的话。

    天井……坑井……丹井……

    她说了这么多,所指的,无疑就一个“井”字。

    而且话里话外,都在表示,井中有物?

    于是,我学着自己一开始见到她时那样,站在她的位置上,低头看井。

    可惜我没有吴秋丹明月一般的眸子,所以,低头只见到井中的无尽黑暗。

    “真是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啊。”我感叹一句,在漆黑的夜色中,何止井里看不见。

    没有明月,但我有手电筒啊!

    心中一动,我立刻点亮强光手电,朝着井里照去。

    井中多了一个点,也就成了丼(丹)字。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贾谊的《鹏鸟赋》中这两句流传百世的名言,看似在感叹造化弄人,实则,也阐述了先秦时期的道家辩证思想,同时还指予了后世道人一条炼丹的明路。

    炼丹本就是源自炼铜,所以,这两句话无疑也是在说:天地可为炉,阴阳可为炭,化万物为丹。

    难不成当年潘茂名是用这种方法炼成金丹?

    也就是说,吴秋丹想要告诉我的是:还有金丹在井中?

    潘茂名丹成飞升,他的弟子们却始终没有找到其遗留的金丹,就像她刚才吟诵的那首七律一样,鸡犬都没留。

    所以,这么大的脑洞,还不一定就是个窟窿。

    但我要下去吗?

    我倒是随身带着攀登绳,只要将绳子的一端套住井沿,下去倒没有什么大碍……

    而且起死回生的仙丹很可能就在里面,为了谢老师和宋子衿,怎么也得尝试一番。

    说服了自己,我剧烈地呼吸了几口冰冷的空气,然后取下脏兮兮的背包。

    刚拉开拉链,我便见到一道金光从背包里飞窜而出,眨眼间投入井中,响起“丼”的一声。

    说文解字认为,“丼”,是掷物入井的声音。

    而且,这个字古越语的发音是正是非常形象的“dam”。

    神秘的金光飞入井中之后,除了响起这个声音,就没有再起任何波澜。

    整得我一愣一愣的。

    但我很快就回过神来,想知道此事时“内鬼”干的,还是我的背包不知何时被“敌人”潜伏进来。

    此次出门,为了以防万一,能带的不能带的我都带了,很快,我就发现背包里的一个内袋破了个口子,我翻开一看,里面少了一张折叠成三角的黄符纸。

    想起这张三角符的来历,我不由色变。

    连忙取出攀登绳,然后将背包藏好,我直接套绳下井。

    要真是被一道符抢了金丹,丢人事小,我得怎么面对满心期许的众人呢?

    毕竟,没发现是一回事,摆在面前,因为自己的倏忽而被人抢去了,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漆黑的井底下,我借助手电灯光看清了这个梯形空间,梯底没有任何落脚的地方,全都是水。

    而且,水面还有涟漪未消,这就说明,刚才那道符,正是进了水底。

    我将手电叼在嘴中,空出一只手握住打神棍,然后不再犹豫,运转吐纳之法,松开绳子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