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之擎天柱石
繁体版

第五章:新璞王赵颏

    太阳缓缓升起,又是新的一天,清晨九时许。赵曙带着圣旨回到了王府,手中拿着封王圣旨,交给王妃高滔滔保管。不觉苦笑,坐在端喜堂品用早点,和王妃一起用饭。

    “一直都在傻笑,有什么好笑的呢?”

    高滔滔没好气白了一眼,心底善良的她,不打扰自己丈夫此时的心情。

    “活了一辈子,还是颏儿活得明白,一看抓住机会,儿子比老子的老爹的爵位都高。老爹的郡王,儿子是亲王,这都什么事儿。不过这小子眼光独到,还压了四个哥哥一头,要是这小子是嫡长子,我成了储君,这小子定然是当储君,我成了帝王,定然要立这个小子为太子。我是看出来了,这个小子脑子中有些乾坤,能玩死文官武将。下朝时高士林亲自找我说了一件事情,你都想不到,你大侄儿的婚事解决了。还娶了礼部尚书李格斐的嫡长女,你想想这小子和公纪,公绘什么坏事没干过,这件事儿,才看出你这个幼子不得了,有大才,有军事大才。”

    赵曙十分欣慰,原来自己痛恨的儿子居然藏拙,儿子在某些方面,其他四个儿子多有不及的地方。

    “什么事儿让你如此高兴,不过前天公绘来说了这事儿,我让他回去了。不会就是李尚书的女儿高公纪定婚?”

    高滔滔想起带着颏儿去盛府道歉事情,公绘来了府邸,请颏儿去高府,原来是为了这事儿。

    “没错!这小子见公纪和李家姑娘相互喜欢,那李家主母不同意,在姑娘出嫁的时候,三个臭小子居然带着高府家丁。当时正下着大雨,装作马匪。到山神年打劫,所有人被打晕,这才带回了李家姑娘,赤裸裸的截胡亲事。”

    “李家姑娘入了王府,还能清白回去?新婚入了高家的门,李家事文官之家,不同意婚事了,就等于不要脸了。在东都可是活不下去的,李家其他姑娘也就嫁不出去了。李格斐也被说的无话可说,开始就玩了负荆请罪,不然李格斐就成了小肚鸡肠的人,然后在提出解决之法。不过我不生气,以后有颏儿在,这些文官想动我,颏儿给他们穿小鞋,哈哈……”

    赵曙心情大好,连续吃了几块糕点,不时轻轻拉着高滔滔的手抚摸着,不在责怪以前老是护着幼子。

    “现在不怪护着儿子了,去了盛府给颏儿定了婚事,是盛家庶女明兰。开始想是盛家嫡次女,只是觉得有些天真无邪。后来庶女墨兰,林氏母女献殷勤太重,不是做主母的人。心机颇重,当时就觉得不行,后面见了明兰后,这女儿不争不抢,沉着有度,又跟着祖母身边,学习打理府邸。以后定然会管理好璞王府,就颏儿那大大捏捏的性格,没人管着王府,迟早都会乱了后院。”

    高滔滔将定亲一事儿,都给赵曙一一说来,丈夫不怎么管事儿,只得她这个做母亲的担心。

    “嗯!家中大事由你做主,这些年要是没有你在,也不知道府邸会乱成什么样子。有时间带明兰来见我,你将封王圣旨保管好,这小子丢三纳四。”

    赵曙相信高滔滔眼光,本身打理府邸多年都没有问题,现在找儿媳妇,定然不弱。

    “今天早朝上,舒郡王赵宗懿,定郡王赵宗朴,庆陵郡王赵宗谊,余杭郡王赵宗咏,温郡王赵宗师,东怀郡王赵宗晖,西楚郡王赵宗辅,淄川郡王赵宗邈,东昌郡王赵宗晟,北萧郡王赵宗博,崇安郡王赵宗瑗,襄阳郡王赵宗愈,润西郡王赵宗隐,汉东郡王赵宗沔,西荣郡王赵宗绰,信隆郡王赵宗宗治,南宁郡王赵宗荩,东资郡王赵宗胜,北惠郡王赵宗楚,南钦郡王赵宗祐,北景郡王赵宗汉,东安郡王赵宗衮。新封王二十一人,唯恐朝廷文臣要废脑子了,我上书陛下平乱,允许平乱杨家,狄汉臣,叶家南下。狄汉臣领二十讨伐侬智高,我督军二十万杨家,叶家平两淮之乱。”

    赵曙想起自己自请离京,新封王爵的人喜不自胜,唯恐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可挡住了,他们上进之路。

    “为何陛下同意了你建议,难道群臣不反对?”

    高滔滔不可思议听了半天,让皇子督军一方,难道陛下就如此放心?

    “一来我是陛下前养子,二来大将在外,若无人节制,陛下不放心。重文轻武到了这个地步,怕武将不团结,顾叮嘱我要抓牢兵权,不许武人崛起。杨家有两女名杨延琪,杨延瑛,叶家有女叶妱,都上过战场。陛下的意思让宗室藩王联姻,将这两家捆绑在皇室身边,从而控制兵权。本以为让四子各娶一人,然而三女都是勇武之人,谋略不输男儿,不会将就男子名声如何,怕是只有你儿子璞王赵颏能行。”

    赵曙并不难理解,帝王为了掌控兵权,采用政治联姻,来制衡武将,是常用手段。授意赵曙如此做,必然怕武将有了军功后,会崛起形成对文官威胁。

    “一妻三妾?”高滔滔一愣,心道:“这小子桃花运也太好了?”

    “嗯!要压得住,必然要有才略之人,老大有毅力却架不住面子,从小都是如此,守成有余,魄力不足。老二,老三,老四是没有这个能力。”

    赵曙皱眉分析了眼前的四个儿子不足,要能驾驭两个武将世家,有些为难四个儿子。

    “哎!以前不是颏儿故意藏拙,哪里来的庶女定亲,不过始终有了文官之家女子接亲。总比着武将世家要好一些,这次封了王,希望颏儿不要在向以前了,好转的名声,不能在废下去了。”

    高滔滔打心底想让幼子能够好转,毕竟背着一个宠溺儿子,让儿子变成纨绔,她不希望这样下去。

    “明日就要南下,老大我是要带走,毕竟是嫡子,还是需要带出去锻炼一下。就算以后只是藩王,那项儿也毕竟是合格的世子。”

    赵曙并不担心幼子会怎么样,现在已经超出了他担心的范围,大儿子赵项确实担心要尽快成长起来。

    ……

    盛府!

    学生入座一堂,中间屏风遮挡,赵颏坐在前列,昏昏欲睡。盛长柏抄写着盐铁论,见赵颏昏昏欲睡,拿捏毛笔轻轻捅一下赵颏。

    “妹夫!听说昨天在大堂中,王妃可是给你订了亲,正是我家六妹。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是不是应该庆贺一下。”

    “嗯!什么定亲?”

    赵颏清醒过来,不知情况,笑道:“别开玩笑,我才十岁呢?这就定亲了?”

    “不信你问一问长枫?”盛长柏慧心一笑,心道:“这么大的事情,王妃居然没给颏哥儿说?”

    盛长枫抬头一笑,继续低头缓缓抄写盐铁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传承林噙霜狠辣的一面。

    “哦!说起过,只是一时没有想起,你看我昨晚上睡晚了。刚才还打瞌睡,并没有听清楚。”

    赵颏揉着眼睛,伸一个懒腰,装作一副忘记模样,说道:“母妃提过,不过还没细问。不知明兰姑娘多少岁了?”

    “想知道?”盛长柏神秘一笑,手指缓缓在耳边掩饰着,说道:“我不知道!要问自己去问。”

    赵颏吃了憋,对于盛家几个姑娘,要说能力突出,还只有盛明兰,心道:“以后继承了祖父璞王爵位,还真需要一个会管府的女子,自己可没那个闲心思,看来母妃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好的女子。自己本就不嫌弃庶女出身的女子,后世一大把女子顶半边天,那收入超过男子的比比皆是。”

    “恭喜你抱了一块金砖!”盛长柏摸着下巴,见赵颏发呆,想是问题不好询问。

    “金砖!”赵颏瞪大眼睛,心道:“什么情况,自己未来媳妇比自己大一块金砖,没想到订婚了一个姐姐回去。姐弟念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别总发呆,没事就去找明兰,有婚约在就没这么多规矩。”

    盛长柏积极撮合两人,在心底认定了赵颏是妹夫人选。

    “哎!哎!哎!那里有大舅子撮合的呢?”

    轻轻瘪瘪嘴,赵颏觉得是应该见见明兰,暗忖:“母妃是一个不简单的女子,联后路都想好了,看来做幼子得宠一些。不过母妃看人还是有一套的,不然后世自己大哥生病,还有他儿子继位,这个母妃本可享清福。还是被大臣出来,两次垂帘听政。没有一点手段,老爹怎么可能只有一个老婆,做了皇帝后在母妃同意下,才有其他妃子。”

    “不是我没帮你,小四可努力,不反对婚事儿,就要进一个人的心里。有韬略的人,不会这点事儿就弄不好?”

    盛长柏微笑一过,庄学究放下手中书,见两人窃窃私语,无奈摇头说道:“科举也没多久了,颏哥儿你虽宗室之家,不用科举也能为官,但是你也要注意学习,不然朝廷设立太傅,少傅教导储君,帝王也要学习,可听说了崇政殿?”

    “学究!听说过,是仁帝陛下当年,刚亲政时感觉执政能力欠缺。特设此殿让翰林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讲史的地位,仁帝陛下处理完政务,每天坚持两个时辰,听翰林院讲解,以明治国之术,帝国兴衰之史。后来设立转职,崇政殿大学士从二品,崇政殿学士承旨从三品,崇政殿学士正四品,侍讲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从五品,侍讲正六品,侍读从六品,侍言正七品,说书从七品。”

    “主修帝王成功治国之史,辅助修帝王失国之史,兼职为帝王说书,解惑。故崇政之义,在于帝王勉励勤王,解政,闲暇之时,为帝王储备知识。也为成长之地。”

    赵颏将仁帝设立崇政殿来历,官职设立,还有更深层次问题,进行解说。对于宗室了解崇政殿,并不是难事儿。

    “嗯!不错!帝王在处理政事后,依然知道学习,可见学习的重要性,这次就不处罚于你。盐铁论你可有其他想法?”

    庄贤意味深长摸着胡须,同时检查赵颏学习一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