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流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一路颠颠簸簸,总算到了大相国寺。

    不凑巧的是,今日什么小姐少爷都上赶着来上香,以至于在半山腰时就被团团围住。

    “太子殿下,信王殿下,”中书舍人易渊的女儿易沄走过来娇柔道,“臣女的马车坏了,不知可否……”

    长卿摇头:”恐让姑娘失望了。”

    暮雪则挑开帘子,探头道:“无妨,我们这儿还坐的下,请易小姐进来吧。”

    易沄先是愣了一愣,后欢天喜地地上了马车,车内一群高官之女谈笑风生。

    尚书右仆射的坐了三个,御史大夫的女儿也坐了三个,怀化大将军的女儿未来太子侧妃位居正中,那通身气派,哪怕是一身素衣也掩不住的。

    易沄显然除了沁婉之外都不大认识,便让沁婉引荐。

    “这是右仆射的大姑娘五姑娘和六姑娘,五姑娘和六姑娘是一母同胞。”

    易沄一下变得端庄:“小女易沄,父乃中书舍人,芳年十六,尚未议亲。”

    十六还未议亲,黄花大闺女啊。

    婉如抱掌:“婉如。”

    “若久。”

    “以柔。”

    易沄不解:“你们,容貌不相像?”

    二人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沁婉又指向坐在右列的三人:“这是御史大夫的三姑娘,四姑娘七姑娘。三人按着顺序,分别见礼:

    “挽风。”

    “暮雪。”

    “淳雪。”

    众人又是一阵无言。

    易沄低下头,神色黯然,自己父亲虽已是高官,但终比不过三品以上大员,正五品上阶,配勋爵人家缀缀有余,嗣王也还算攀得起,但信王说一不二,先前的赵子瑶便是个例子。不如……入东宫?

    在沉默中,马车堪堪停住。几人下了马车,温婉便迎上来,笑容满面:“你们怎的现在来,我都快闲得生花儿了!”暮雪也笑着打趣:“你真真就是朵花儿!”那边易沄已经开始攻略目标,她满面笑容,施施走到太子面前:“多谢殿下搭程之恩。”

    “你应去谢崔四姑娘,”大子淡淡道,“本太子从不喜与外人交涉。”

    易沄皱皱眉:“殿下今后可是大祁之主,怎能不喜与外人交涉?”

    太子扫了易沄一眼:霁色的交领衫,撘上黛色的糯裙,胸前缨珞华丽,青丝绾起,眉目清秀。

    “沄儿为了殿下,年已及笄,仍未议亲,殿下却如此负心薄情……”易沄掩面抽泣。太子冷笑,拂袖而去。

    易沄倒不气馁,整整衣裙走了。

    以柔施施走入大殿内,提裙跪下。每一个动信都是悉心教导出来的规矩文雅,长卿站在大殿外,沉默无言。

    以柔上了三柱香,拜了三拜,虔诚无比。她放眼去望那尊佛。慈眉善目,更像一个女子,她歪了歪头。

    如果真是好女子,就遂了信女的愿吧。信女不过是京州贵女中最平平无奇的一个,幸而家父勤勉上进,博得贤名高宫,使信女有一席之地。信女客貌不及蒋姐姐,心计不及四姐,才华不及三姐,又不及七妹伶俐可爱,不及姊姊沉稳,却偏暗暗心慕信王,若此缘不成就……就若此缘乃良配的话,那么,那小女过会儿祈愿时,就不要拒绝啦!

    想至此,她又笑了笑。

    殿外的长卿也笑了笑,女孩身量未足,跪在佛像面前,显得瘦弱而渺小,目光却异常坚定。

    他喜欢如此女子有些许柔情,有些执着。

    他若能娶她进门,定会好好保护她。

    以柔起身,缓缓走出大殿。

    “崔七姑娘!”一位小厮喊住淳雪。淳雪停住,转身去看那小厮。

    “你是谁?谁叫你来的?本小姐才不会偷偷和外男私会的!想都别想!”淳雪作出一副难缠模样。小斯却憨憨一笑:“小的叫仲伯,是我家公子叫我来的,说是给姑娘送信,叫姑娘等他,还叫我送个东西。”说罢,掏出一方钴蓝的手帕,绣了几只白鸽,栩栩如生。

    淳雪实在喜欢那帕子,却明白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罢了罢了,这帕子不要了,这私相授受之名万万不能坐实的。

    淳雪学着暮雪冷笑:“你们家公子好大的胆子!这帕子我才不要呢!免得到时说不清。”一旁的玉湖在心中鼓掌,一边拉着淳雪走了。淳雪急急追上几人,见以柔手中捏着个符纸,不由得问:“六姐,这是何物?”

    “平安符。”

    淳雪“哦哦哦”了几声。

    暮雪“咦”了一声:“太子和信王,不信佛?”奈何这声小小的疑感,淹没在观声笑语中,随风散了。

    夜深人静,容华苑中连妈妈领着一众侍婢退下了,只留姐妹二人。

    二人仰面躺在榻上,良久无言。以柔回想起白日种种心烦意乱。原来喜欢一个人一这么麻烦,想制近却又不敢,说话都小心翼翼,为什么少男少女的爱慕要守礼呢?大大方方的多好,多直接。

    不过祈愿的红绸倒是挂上去了,铃铛随微风摇晃,声音真是好听。

    “太子和信王,不信佛?”

    暮雪之言,恍如耳边。

    所以呢,他是特意来的?

    既然如此,她愿意去轰轰烈烈地爱一次,勇敢地靠近一点。

    青春好的年纪,定要好好地去喜欢一个人,才不幸负这锦绣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