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和道士的我谈恋爱
繁体版

入观

    那随从的侍女取出水袋,递与小女孩说着“小姐喝些泉水吧。”

    那女孩点点头,用小小的双手接着,侍女接着取出怀中的绢帕擦拭着小女孩额间的汗水。琅仪看着小女孩的模样甚是可爱,“夫人的爱女真是好模样,小小年纪却如淑女般”

    那夫人随即展开笑颜,“夫人好夸奖,这是我的小女儿名曰:暮雨”。琅仪回到“真是个好名字”

    “还没来得及介绍,我叫李宜。大家也叫我湘夫人”,琅仪一听这不是城中有名的湘夫人,坊间对她传闻颇多。最广传的乃是说她娘家财力雄厚,主着城中大半矿产、又嫁与城中王家。王家本是富裕人家这一强强联合更是富甲一方,她是家中正妻育有两女一子、而两房侧室均无所处出。至此坊间便流传出她精干持家的毒妇形象来。

    “原来是湘夫人,久有耳闻,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我名琅仪,湘夫人也可叫我李夫人。”琅仪礼貌回着,心想这湘夫人并不如传言般恶煞、确是比一般人多了几分华贵,可这华贵却不让人生厌、只觉她品味上乘。

    “看夫人这般气质,名琅仪、又可称李夫人。夫人官人可是城中御史大夫的李大人?。”湘夫人饶有兴趣说着面容也带着笑。

    “湘夫人真是好眼力。”

    “哪是我眼力好,只是夫人气质出尘。不知夫人此次上山可是求见那张仙人?”

    “喔,湘夫人怎知?”

    “上山者大多慕张仙人而来,毕竟几百年也不一定能有得道的仙人、我等也是想求指点一二。据说宫中太后也对张仙人十分崇敬,前几年干旱时曾求张仙人在宫中施台求雨、结果真是毫不让人失望。求雨三天,接着便是连雨半月、可谓神也。”

    “我也听官人说过此事,民间本对道家推崇、至此也让官场重新审视起来。不知湘夫人上山所谓何?”

    湘夫人笑起来,看向一旁的暮雨“我乃是为了我的小女儿,我生她时虽不及你家公子轰动、却也是天降祥瑞。刚一降生我家来了一位白须道长,她于我说我这女儿不同于凡、与仙道颇有渊源。叫我八年后可去找一位得到仙人指点迷津,起初我并不知仙人意、但想起生雨儿时的天降祥瑞想着必有深意。所以也就有了今日的暮名登山。”说罢转头看向琅仪,仿佛说着你呢?又是何故?

    “我的暄儿,今年已是八岁可还不能言语。听闻玉皇观的张道长传闻他为得道仙人,特来向仙人求医。”琅仪说着便有神伤。

    湘夫人听着也微微皱起眉头,“夫人莫要过忧,既是得道仙人求医这等事自是不难。”说着看向亭外的天色“夫人不觉间已相谈甚久,此时距山顶还有些路程不如我们就结伴上山吧。”

    “湘夫人说的是。”

    随即几人结伴而走,路上你言我语倒是削弱了上山的艰苦。

    刘暄跟在秋棠身后走着,暮雨看着眼前的男孩只觉好似亲切、秋棠也就让两小孩一起结伴走着。热浪让人汗如雨下,暮雨取出自己的帕巾擦拭汗水、不一会儿帕巾已经浸湿。此时一阵清幽兰花香袭,原来是刘暄递来的帕巾。暮雨有些愣住看着他,虽是第一次见却觉得眼熟、回过神来接过帕巾道到“谢谢”。

    刘暄回以笑容。

    艰难中几人来到了山顶,见一洒扫小厮。秋棠走上前去“您好,我等前来想拜见贵观张仙人。可否通传下当家道长呢?”

    小厮疑惑看过来眼见两个小孩,记起航慈道长所说。回道“几位请稍是等待,待我去通传一声。”,小厮行礼转身,放下扫帚转身走去。

    琅仪环顾四周,已满是香客。人虽多脸色却大多平和,少见面有急色之人。

    不一会儿只见那小厮前来,行礼说着“夫人们请随我这边来。”,几人跟着小厮穿过两个院子三个长廊来到一小院,院中显着古朴却不落败、庭中石板上有向上蔓生的苔藓。院中一边种着棵木棉,树下放着三个被石刻雕刻的动物鹿、乌龟、蟾蜍,虽是石刻却栩栩如生、仍能见到那动物的面色神态。

    那小厮门口郑重行礼到“航慈道长,香客已在门口了。”

    此时见一定坐道长、留着翩长的胡须、面容带着皱纹却又如湖水平静,微微睁开双眼,“请进。”

    琅仪与湘夫人带着刘暄、暮雨进入,秋棠与另一侍女守在门口。

    进来后向道长行礼,“夫人莫要多礼,不知你们所谓来何见洞元师叔?”

    两人简要说明来意...。

    “夫人可是御史台李夫人,与城中王家湘夫人?”,湘夫人说着“道长真是好眼力,在山上却也对山下事了如指掌。果真不愧为玉皇观”

    “夫人过誉了,先前我师叔闭关前曾嘱咐月内可能有山下缘友来访。提及了两位家的公子、小姐,只说与这二位有些渊源。若上山有求可留居山中数月”

    琅仪听着一惊,这道长真是料事如神、那暄儿这次真是可以如常人言语?惊喜说着“道长真是仙人也,不知我等可能去拜见他?”

    “夫人有心了,我师叔道他尘缘已是浅薄且他正在闭关也是不便。”

    湘夫人担忧回着“哦,那?”

    “夫人莫急,师叔闭关前已是嘱咐过可将公子、小姐安在观中居住。过两月再来接便可”

    “这?。”湘夫人有些担忧,这暮雨可是出生到现在并未久离家中。如今留她一人不免担心

    航慈道长看出两人的疑虑说着“夫人莫要担心,观中皆会照拂。只是这观中有规矩非本观中人如无特殊不可久留,还望谅解”

    “道长严重了,我儿在此自是放心的。还望洞元仙长能替我儿看看他的嗓音”

    湘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附声道“那就有劳道长了”,“夫人且可稍作小聚,待暮色降临前下山即可。下山虽好走,但毕竟是山路还是早些准备好些”航慈说毕,转头看向一旁小厮。

    “那就让明玉带夫人们先去休息,可与公子小姐们在说会贴己话”,说完小厮向航慈道长行李,引着众人来了一个小堂,堂中放着许多楠木雕刻的桌椅。另有一些人在此休憩,应是道观专为香客们所备。

    “夫人们请在此小聚,堂中可自取茶水”说罢便转身走去,“有劳明玉”琅仪说着,湘夫人也笑着示意。

    “想不到初次见面这两小孩竟这般际缘”湘夫人说着便也慈爱的看着李暄,琅仪此时蹲下身来,摸着李暄的后脑说着“暄儿娘要下山了,这两月你要和暮雨待在这观中。暮雨是女孩你可要多保护着,也要照顾好自己,时间一到娘就上山来接你”

    李暄懂事的点点头,看向一旁的暮雨。“姨姨放心,我会和李暄公子互相关照”暮雨说着。

    琅仪一听十分欣喜,伸手去摸暮雨脸庞“真是好孩子,将来定是个大家淑女”

    ...几人又是一顿嘱咐,眼见天色不早也不得不耐着不舍下了山。

    李暄、暮雨被小厮带到另一院中,此院一边接着陡峭的崖。站在崖上向下望去只见片片白云被风追赶游走,崖边种着棵黄山松、松树一边还生在崖上另一边已生出崖外悬在空中。院中有一石桌旁有三个石凳,可能风吹雨刷的关系石凳石桌竟变得光亮圆滑。建筑一角挂着惊鸟铃,风一吹声音甚是悦耳。

    两人都环顾着四周,甚是好奇,这景观与城中居住甚是不同。

    “你们就住在着吧,这有两间厢房、你二人可一人一间。这院乃洞元仙人的居所,仙人闭关前曾交代你二人可住他院中。仙人不日便要出关,到时你们可在面见,这里我会每日来打扫两次”明玉说着。

    “谢谢明玉,可否请教明玉居住在此可有需注意的?”暮雨问着。

    “张仙人和善,不无特要。只是仙人爱干净,不爱懒睡、每日天色微亮定是起床在黄山松下练周天、傍晚太阳落山便会崖前静功。哦想来还有件要事仙人有一友偶会前来,此友乃一鹤。此鹤有仙有灵,你们若见要待之以礼。它乃张仙人老友,仙人甚是上心,其他并无”明玉回着。

    “好的,多谢明玉。”

    两人被引到厢房。“我已为两位备下日后所需在房,今日晚食晚些我会给送来。观中清修还请二位稍后换装,有事可再与我说”说完明玉便转身离去。

    这正是两间毗邻的房间,房间虽不大却所需俱全,采光也是极好的。两人各自换好装束,走出房门其实是一套套小道士样的布服。两人相看着都笑了起来。

    “我们去逛逛这院中吧”暮雨笑着说。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