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内政
繁体版

第四章 破局

    荆襄九郡治所本在南阳郡,人口数百万。

    后南阳被袁术占据,袁术获得南阳之后实力大增,称帝,号仲家,后被曹操攻灭。

    袁术之后,南阳郡治所在宛城落入张绣手中,张绣与刘表联合击败曹操,曹操对其连年征讨,始终未能攻破宛城。

    后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张绣从贾诩之计,率军向曹操投降,自此,南阳郡及宛城落入曹操手中。

    刘表以一文人单骑入荆州,平复荆州之地,可称治世良臣。

    当初袁术势大,刘表不敢与之争夺南阳,就将荆州治所移至襄阳,襄阳遂成为襄阳郡、南郡、南乡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章陵郡等等九郡的中心。

    在刘表治理之下,襄阳城不断扩大,人口数十万,城市繁华,贸易兴盛。

    中原战乱,士人百姓纷纷南下荆州避祸,荆州日益繁荣。

    刘表之所以能在荆州站稳脚跟,全赖蒯家、蔡家等荆襄本地士族支持。

    此两家皆为荆州士家大族,势力强大,在荆州举足轻重。

    其中蒯家控制了荆州大半的粮食和酒类生意,富甲天下。

    襄阳,蒯家,朱门高墙,气势雄伟。

    堂厅之中,一身白衣的蒯家家主蒯良手摇羽扇跪坐于左侧。

    一个身材魁梧,穿着黑色长衫,一脸英气的汉子则坐在他的对面,正是蒯良之弟蒯越。

    蒯越朗声道:“兄长,刘玄德乃虎狼之士,有囊括天下之志,主公对其甚为信任,若任其发展,我荆襄九郡怕是早晚要落入其手,我蒯家不得不防啊。”

    蒯良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声音不急不缓,很是淡定。

    “为兄已数次劝谏主公,让他除掉刘玄德,然主公却并不采纳,以吾观之,主公有意用刘玄德牵制我蒯家和蔡家,以防我蒯家和蔡家坐大。”

    蒯越脸色一沉。

    “哼,可恨这刘玄德,竟然敢与我蒯家为敌,定要想个法子除掉他。”

    “莫急,刘玄德既然来到荆州,早晚有机会,怕是主公也护不得他。”

    蒯良依旧是一脸的轻松,轻描淡写之间,仿佛可以指点江山。

    正说话间,门外有家丁来报。

    “家主,门外有人自称刘玄德义子刘封,要与家主商议在荆襄贩卖新野所产白酒一事。”

    蒯良眉头一皱。

    “哼!”

    蒯越一掌拍在桌面上。

    “好个大耳贼,竟然要在荆州贩卖白酒?真是痴心妄想!”

    蒯良阴声道:“刘玄德居于新野,还要贩卖白酒,必是要筹措钱粮以扩充实力,若让其得逞,则刘玄德势力大增,对主公和我等皆有威胁。”

    “既然他要卖酒,那我就偏偏不让他卖不成,传令荆襄九郡我蒯家控制的酒肆和各店铺,不得贩卖新野白酒!”

    蒯越一喜。

    “妙啊,如此一来,刘玄德白白用粮食酿酒,却一坛也卖不出去,最后必陷入穷困之中,无钱养兵,无粮可食!”

    蒯良将手中羽扇一扇。

    “就让刘玄德知道我蒯家的厉害,这荆襄九郡,乃是我蒯家说了算……”

    ******

    襄阳城中,集市上,黄土铺就路面,路两侧尽是贩卖物品的商贩,人声鼎沸。

    来自宛城的铁具,荆南的粮食,襄阳的手工,西川的蜀锦,江表的小吃应有尽有。

    集市左前方摊位摆着几坛老酒,身后则放着百十坛,集市虽人头攒动,但这摊位却无人看上一眼。

    一旁贩酒的几个青衣家丁一脸焦急,不断叫卖,但路人却仿若未见,连看都不看一眼。

    家丁看着身旁的刘封,口中说道:“少主,已近中午,却连一坛酒都未卖出,这可如何是好?”

    刘封看向了街道。

    自从刘玄德处接到酿酒任务,刘封只用了一月有余,就建造了酿酒工坊,酿造出了第一批高度蒸馏酒。

    刘封一边让人酿酒,一边亲自在外贩卖,襄阳是荆襄九郡的治所所在,又是大汉东西与南北的交汇之处,只要占领襄阳白酒市场,那用不多久,刘封所酿造白酒就可以贩往整个大汉,从而获得巨利。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刘封所酿白酒虽好,但却无人问津。

    刘封本想与荆襄大族蒯家合作,利益共沾,将酿出的白酒销往荆襄九郡,结果连蒯家大门都没有进入,蒯家反而动用自己的人脉排斥刘封,以至于数日之内,刘封一坛酒也没有卖出。

    刘封心知这是蒯家在与自己为敌,只有别开蹊径,才可能将白酒销售出去,于是,刘封来到了襄阳的集市之上。

    已近正午,此时乃是集市上人数虽多,但却并没有人看上一眼。

    刘封麾下的家丁个个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刘封已在刘玄德那里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所产白酒定要占据荆襄九郡市场,这样下去,莫说荆襄九郡市场,就算是襄阳的市场短时间内怕也无法打开。

    却见刘封来到了摊位前,见众家丁手足无措,一脸沮丧,当即拿起一坛酒在手中掂了掂。

    “啪!”

    刘封将酒坛砸在地上碎裂,脸上却露出笑意。

    一旁的家丁们顿时面面相觑。

    一个家丁就说:“少主不必动怒,如此好酒,早晚会打开销路,不必急于一时。”

    刘封一脸轻松写意。

    “破局之法,即在这一摔,须臾后便会知晓。”

    话音落地,一个身穿儒服,头扎方巾的儒生在摊位前停了下来,眯着眼,深吸了一口气。

    “好酒啊!闻其味就知乃是佳酿。”

    随后,另外几个男子闻着酒的气息也围了上来,皆观向酒坛。

    刘封又让人打开一坛老酒,倒入碗中。

    “先生请满饮,诸位客官,均可免费品尝此酒!”

    儒生举起酒碗,用力深吸一口气,一脸的陶醉,一口将白酒咽进了腹中。

    “咳咳……”

    儒生不断咳嗽,半晌,才喘匀了这口气,此时的儒生两眼放光,一脸狂喜之色。

    “如此佳酿真乃酒中极品!”

    “不想世间竟有如此美酒,饮得一口,足慰平生!”

    “这酒真这么好?”

    见到此情景,四周路过之人纷纷停了下来,将摊位围住品酒。

    儒生将酒碗放下,转身就逃,众人哄笑,皆言既然此酒如此之好,书生因何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