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张扬的青春
繁体版

第366章 星河为证,星空为名

    倪院士高兴地说,“你们看,让小远命名是绝对正确的,一个手机的命名,他居然想到怎么推广我们华夏的文化,就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没有想得那么深远。”

    李博士也兴奋地说,“小远,那我们的计算机要如何命名?”

    于远问倪院士,“我们的中央处理器(CPU)的研发现在进展如何?”

    倪院士很自信地说,“我本来就是研究这一块的,有你的方向指导,我们也集中全力往这个方向努力,很多技术,本来就是成熟的,我们只是在指令控制和运算处理上,进行深化研究,注重数据的微处理。”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在视频和音频,以及PC应用上几乎是一天一个突破,最多半年,我们就能拿出属于华夏自己的CPU!”

    “小远,来到了远方集团,我没想到短短半年就能完成这么多工作,实现自己平生的夙愿,我是真的不枉此生了啊!”

    说完,倪院士老泪纵横,激动不已。

    于远静静地看着这个可敬的老人,任由他发泄自己内心的心酸和感慨。

    倪院士从95年就被空想公司停止了职务,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再过一个多月,他就会被彻底踢出空想公司。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倪院士的心中从来就没有熄灭,让华夏拥有自己的CPU和操作系统的梦想。

    一直到于远重生之前,老人还在到处呼吁、参与到高科技研发和推广的第一线。

    倪院士是个单纯的科学家,不知道商业运作的重要性,所得的奖金都拿来捐了出去,一生都是依靠其他的企业,希望能获得资金供他搞研发。

    但在那些利益为主的资本家眼中,他们所图的唯有金钱而已,哪里会去理解这位老人的梦想!

    于远知道,这个时代的华夏人才遍地,像倪院士这样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的科学家很多!

    于远要做的事,就是集中起这些科学家的力量,那爆发出的能量,一定会让世界震惊的!

    果然,半年时间研发成功操作系统,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可能有人认为这个速度也太快了吧?

    其实,这是正常的。

    计算机技术已经在西方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那是前人不断地摸索出来的。

    他们不知道方向,完全是经过一次次的失败积累起来的经验,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量的时间和精力。

    于远却是站在了几十年后的立场上,在电脑和手机的操作系统都不断更新的年代,看着他们在短时间内系统更新了十几代。

    说白了,于远知道科技发展的方向,就等于手握着开启宝藏的钥匙,怎么有可能不快?

    倪院士在大家的安慰下,逐渐平复了心情。

    于远才缓缓地开口,“倪老,你现在相信我说的话了吗?只有用心的人,才能得到最好的回报!”

    “我从来都认为我们华夏人才辈出,集中起来就能做出大事,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就像你在CPU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李博士是这个世界上优秀的网络架构师,鸿一兄是优秀的设计师,再加上和你们一样的优秀科学家们。”

    “这股力量凝聚在一起,有什么难关我们不能突破?”

    李博士摇摇头,“小远,你忘记了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你就是你自己!”

    “如果说,我们这些人在某一方面都有专业支撑,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哪怕我们再努力,也要在不断的实验中浪费大量的时间,能在三五年内成功都很了不起了,哪里能有今天的成就!”

    周鸿一,“为什么一个高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很重要,就是因为他是掌舵人,他确定了方向,大家再往那个方向努力。”

    “小远所做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他指出方向,还能把这个方向该走的路程都规划出来,我们在这条路上,哪里有什么沟沟坎坎都知道,该避开的时候,就能避开,更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如果这样子,我们还做不成功,那我们就真的只有羞愧了!”

    倪院士的表情很严肃,“我们都知道小远的重要性。”

    “现在先确定好名字,以后我们就一代代地去发展和更新技术,这是我们华夏最好的机遇!”

    于远听他们这么说,又开始认真地思考,“计算机是以后连接世界的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更会在未来连接整个星辰大海,这是整个人类的梦想!”

    “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先驱者和开拓者!”

    “那就让我们的计算机以‘星河’为名吧,希望它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走出地球,让网络连接银河,甚至宇宙。”

    “微软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以视窗为名,意思是让人类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看到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

    “我希望你们的志向更大一些,除了看到我们地球上的世界,我们人类还要把目光看向星空。”

    “所以,我们的桌面操作系统就以‘星空’为名!”

    于远的话音刚落,全场就是一片掌声。

    连王美清都成了于远的小迷妹。

    齐国泰感叹着说,“探索宇宙,从来都是我们人类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还很遥远,我们几代人都不可能看到那一天。”“但我们现在就应该立下这样的志向,给子孙后代做出榜样!”

    李博士,“网络的世界就是这样的神秘,也像宇宙一样让我们着迷,我喜欢的是网络的架构,其实那就像一层又一层重叠的时空,每前进一步就能发现一片崭新的天地。”

    倪院士,“每个人都要有梦想,才能不断地化作前进的动力。”

    “我原来也认为,计算机承载的就是人类的梦想,只要你敢去联想,你就能在网络世界实现你的梦想,这也是我当年研究汉卡时的想法。”

    周鸿一是最开心的,“我现在最庆幸的是能负责‘雏鸟’科技,看着这些技术从‘雏鸟’科技孵化出来,又一个个成长起来,那种成就感是无以复加的。”

    于远,“鸿一兄,我们基于UNIX操作系统的研究现在进展如何?”

    周鸿一,“应该也很快就能见到成果了,现在已经整合了UNIX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对电脑界面的易用性也提高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彦红兄重新改写了操作系统的架构,我们可以说是已经集合了Linux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的优点,形成了我们自己全新的操作系统。”

    于远,“基础技术专利这一块,有多少是我们自己的?”

    周鸿一,“目前的基础技术专利,只有20%左右是我们自己的,但现在我们的研究院,围绕着操作系统的研究,几乎每天都能有一种全新的基础技术诞生,不出一年,我们自己的基础研究就应该能达到60%以上。”

    于远这才松了一口气,“我们现在就要开始防备米帝和西方的技术封锁,所以基础技术专利必须是我们自己的。”

    “不过,我相信不要一年,因为我们在海外的公司也在收购基础技术专利,到时候可以结合起来,两边一结合,我认为最多半年,我们就基本上能依靠自己的基础技术,完成全新的操作系统!”

    于远又转头对倪院士说,“倪老,你要把计算机所的科学研究人员用好来,最重要的就是运算器,我们的算法如果能领先于世界,那处理器的效率就能远远地超过他们,指令的执行和缓冲的速度都会非常迅速,这才是CPU的根基!”

    倪院士点点头,“我知道,电脑的中央处理器,虽然是控制器和运算器两大部分为主体,但能不能领先他人最重要的还是算法,其他的执行和输入输出,只不过是稳定性方面的问题。”

    “齐总已经和科学院谈好了条件,计算机所的研究人员现在也是人事关系在所里,但工作地点在我们‘雏鸟’科技,大家的干劲很足,都是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所以我很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完成研发工作!”

    于远又向齐国泰交待,“小表哥,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生活一定要照顾好,和科学院的合作,我们也绝不能占便宜。”

    “科学院如果有重要的研究项目,我们可以赞助,但我希望能知道他们的研究方向,有的我或许能提供意见,也能避免重复研究。”

    齐国泰,“科学院目前的改革,就是让院里的人能够自己找到工作,倪老原来就属于闲置,等待再分配的状态,我们帮院里解决他们的人员问题,他们是很欢迎的,甚至都没有提出什么条件。”

    “但我记住你说的话,无论如何,这些研究人员目前都是属于国家的资源,既然为我们服务,那我们就有必要付出费用,所以我们不仅主动承担研究人员的工资问题,还赞助了院里不少的研究费用。”

    “不过,在研究费用的问题上,我要求院里接受我们的监管,至少80%要用到研究上,20%可以作为科学院的其他经费支出。”

    齐国泰想了一下,又接着说,“小远,现在很多研究人员都希望关系调到我们集体,真正的成为‘雏鸟’研究院的人员,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