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张扬的青春
繁体版

第392章 于远做军师

    柳玄一,“小远,你用资源和资金这两个目前对高丽国最需要的筹码,而且也是希望追求共同进步,我相信政府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远,“我也希望如此,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高丽要想迅速解决不良负债的问题,就必须做出应有的让步!”

    于远知道后世里,高丽国的公共财政注入,最终等于是肥了财阀,是他们能迅速地脱离出来,开始高速扩张,最终更加尾大不掉。

    但是高丽国的不良负债和银行坏账,却一直到2004年还没有处理一半。

    当然财阀的发展同样促进社会的经济,也不能说没有作用。

    但政府的权力被绑架,那对一个国家是好是坏呢?

    至少普通民众在很多时候冤屈就无法伸张,有些人犯罪居然可以用为社会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借口来逃过牢狱之灾。

    崔东民,“小远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于远,“银行的死账、坏账,我们当然不可能承担,但是不良债务问题,如果高丽国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我们可以全部帮助处理,高丽国的政府是愿意把时间拖下去慢慢处理,还是希望尽快解决,那就看他们的决心了。”

    柳玄一,“全部?”

    于远,“对,全部!但前提是我们要有利可图。”

    柳玄一,“那肯定的,我们是做企业又不是做慈善,政府想赢得时间,又不愿意牺牲利益,那就是他们的目光短浅了。”

    崔东民,“不良负债可是个庞大的数字,虽然我知道远方集团吃下来是没有问题,但要盘活它们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于远,“现在的优质产业基本上已经都拿到手里了吧?”

    柳玄一,“政府给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族资本赢得了不少时间,一些重要的工业和企业当然是迅速处理,甚至为了要求我们动用最大的资金,政府还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崔东民,“我们是跟着政府的清算小组进入企业接手的,要不然在国际货币组织的不断催促下,我们哪里来得及接手那么多产业?”

    于远,“两位叔叔没有说真话啊,你们家族之间如果没有私下交易,那我怎么会相信?”

    柳玄一笑道,“那是肯定的,这里面一方面是联姻的关系在起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交出企业后也需要生活的。”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让他们重新去过普通人的日子,那可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的。”

    崔东民补充到,“虽然这么多年,他们也积累了不少财富,但是,一方面他们必须拿出很大的一部分进行罚款和补偿,还要用财富买罪,再加上家族庞大,如果真的交出去这些钱,那么相信到最后,他们家族的每个人能分到的财产,也就比普通人稍微好一些吧。”

    “如果那样子,他们只有离开贵族圈子,从此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基本上不可能有机会再回来了。”

    这就是大家族的烦恼了,因为人太多了,在事业辉煌的时候,他们从来只怕家族的人太少。

    因为他们的集团大企业多,把企业交给别人管,当然没有自己家里人放心。

    也正因为财阀是家族拥有的,平时分红很多时候都会继续投入,只留下够他们挥霍的钱财就够了。

    更重要的是很多资产做在企业的名下是可以避免很多税的。

    所以,作为家族企业,很多不动产都是挂在企业的名下的,包括汽车这一类的小型资产也是一样。

    企业被破产清算,这些挂在企业名下的资产就不可能是属于私人了,都要作为企业的财产进入估价,甚至拍卖出去抵债。

    这样一件件地剥离,真正留在他们手中的还能有多少东西?

    于远明白这些前因后果,所以才会肯定柳玄一和崔东民他们同他们私下会进行交易。

    当然,这也是政府默许的,在掌握企业和一些钱财之间,取舍是很重要的。

    于远,“这么说,这些财阀名下的产业基本上都没有外流了?”

    柳玄一,“没有,哪怕现在还没有处理完的一些小财阀和集团,还是希望我们这些人能够接手。”

    “小远,对这一块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于远,“柳叔叔、崔叔叔,我认为在产业链已经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吸收企业可以从补充的角度出发。”

    “一、是这个企业是对我们整体的产业能弥补不足的。”

    “二,就是有自己的技术团队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三、是属于原材料的企业。”

    “至于其他大家都看好能赚钱的企业,如文化产业、贸易产业,我们到不需要太过于强求,至少没必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柳玄一和崔东民也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虽然他们身边围着很多的中小家族,但现在每个人也都吃饱了、喝足了,再多就会消化不良了。

    实际上,还是要给海外的资本留一些吃的,要不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会气坏了。

    于远转头问柳萱,“柳萱姐,海外有资本力量加入我们的企业吗?”

    柳萱点点头,“那些资本都参与进来了,我们也需要他们帮我们走向国际市场的。”

    于远这就彻底放心了。

    柳玄一,“小远,在后续的发展中,你有没有什么建议?”于远,“我认为你们应该帮助政府出谋划策。”

    “以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互联网技术和高科技,如果政府能在这方面拿出鼓励的政策,甚至成立奖励基金,那就可以引起企业对研发的兴趣,自然就能提升高丽国的整体技术升级。”

    后世里,高丽政府是从2000年才出台鼓励发展高科技研发的政策的,鼓励的对象包括了在高丽国内的所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

    现在让柳玄一他们给政府做智囊团,也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地位,这个政策出台,得益的也基本上都是和于远有关的企业。

    在高丽国这种市场环境中,一些小企业想,冒尖是很难的,哪怕柳家和崔家他们是新兴的财阀,但同样会想方设法去阻止其他企业威胁他们的地位。

    这一切都是经济活动中的题中之义。

    柳玄一,“在科技发展这一块,估计政府会感兴趣,但是互联网技术,估计在高丽国会比较难。”

    于远有点惊讶,“为什么?”

    柳玄一,“高丽国的体量不大,网络技术发展也肯定只有往海外发展才能有前途,如果走不出国门,那就不可能成长为大企业。”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那肯定会考虑帮助到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崔东民也补充一句,“再说,我们高丽和米国是盟国,米国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说是相对成熟了,到时候我们国家基本上直接利用他们的网络技术就可以了。”

    于远恍然大悟,岛国、高丽,包括欧洲的国家,因为都和米国的关系比较亲密,所以他们疏忽了自己国家网络的建设。

    也可以说,他们国家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大部分应该都在米国。

    高丽国内也不可能没有人想发展这方面,但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发展好。

    但是,现在这些地方的市场,远方集团都已经成功进入,当然也可以把网络技术发展起来。

    到时候和华夏的互联网技术互相补充,效果肯定会更好。

    “柳叔叔、崔叔叔,我认为网络技术还是不能忽略,你们也不能把希望一直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吧?”

    “盟友毕竟只是盟友,他们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利益,说得不好听一些,高丽国如果不是因为地缘政治地位,估计人家正眼都不会看你们一眼。”

    “我们华夏有句话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柳玄一,“小远,你的意思,我们还是要投入一部分精力在网络技术这方面?”

    于远,“柳叔叔,华夏现在在网络技术上面也不弱,起步很简单,你们不需要花精力去做,到时候直接进行合作就可以了。”

    柳玄一,“那行,你安排他们过来,我相信有我们的引导,面对竞争还是有信心的。”

    基本上理顺了发展的思路,接下来,大家又具体讨论了一些产业结构方面的事情。

    这些具体的东西,于远基本上不插话,主要是方晓婷和他们交流。

    一直到夜幕降临,大家才停止讨论,于远他们吃过晚饭就离开了。

    晚宴的时候,柳玄一和崔东民让他们的儿子柳智善和崔恩敬向于远敬酒。

    于远也是来者不拒,到最后居然有点醉醺醺的感觉。

    回到别墅的时候,于远被王美清和方晓婷好一顿埋怨。

    于远也很无奈,“婷姐、美清姐,那可是柳萱姐的父亲,我能拒绝吗?你们也知道,在高丽国敬你的酒,是不好拒绝的。”

    王美清撇了撇嘴角,“是啊,那可是英姬妹妹的父亲,你不知道自己喝了酒以后,就像野兽一样吗?”

    哦,原来是担心这个啊,于远恍然大悟。

    果然,这一夜的于远----疯狂。

    战场上,战斗声响也确实特别激烈,歌声格外嘹亮,连敌人的哭喊声都有种惊天动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