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低调摸鱼生活
繁体版

65、三山

    三山也在路边,往西能看到的提炼厂、砖瓦厂的大烟囱。

    柳腾支好山地车,帮柳祖扶好二八大扛,牛屎巴自己从车筐跳出来,熟门熟路往三山跑。

    柳祖毕竟上了年纪,坐在柳腾带的可收皮带马凳上休息了一会,换了双硬底胶鞋,才拄着拐杖上山。

    杉树都很高大挺直,有些达到胸径二十公分。

    柳祖拍拍树皮感触:“当年大炼钢,差点把竹千坪的所有竹子都砍光了,更别说树了。人祸引起天灾,那几年挺困难的。”

    “常言道:千棵杉,万棵桐,子子孙孙都不穷。这些杉树是分地到户时,我到柳市买回来的树苗,和你奶奶种的,超过二十年了。一共买了3000株,存活下来有2600多株,有年山火又烧死了些。”

    深冬三山还是很苍翠,种满了杉树的也是常绿针叶乔木,只有地上满铺黄黄干枯扎人的树叶,才看出一点冬天的痕迹。

    杉树遮住了阳光,地上除了枯枝就是树叶,长不了草,树下微凉。

    两人沿着树底下往上爬,土岭不是陡,走起来还算胜利,喘气在所难免。

    柳祖一口气就爬到了山顶。

    山顶的杉树长势比起山底差很多,甚至还露出了一片足有五六亩的空地,地上长矮小的灌木和高壮的茅草。

    两人找到土岭最高点,能遍观山底。用脚踩平杂草,摆下柳祖的便携皮马凳,让他坐下脱了外套,服侍他喝了两口水。

    山顶正午阳光暖暖的照在柳祖脸上,他舒服的叹口气:“人老了,能活动活动整个肺部都被水洗过一番,舒坦!”

    “这岭顶土太瘦又干,不适合杉树生长,当年我干脆就没种。”用金竹拐杖指指北面山底:“看到山底那一片高耸的杉树没有?那是老祖宗留下唯一一片没有砍掉的树木。那些杉树有上百个年头了,胸径也有七八十公分,大的十几棵一米二的直径都有,是上好的好寿材。”

    柳祖又讲起老板路:“隔壁的柳市寿棺为什么出名?原因就是用了这种上百年的老杉树,料子厚实,躺着放心。”

    柳腾摸了两把汗,易汗体质没办法,疑惑:“不是因为用了柳木?”

    柳祖嗤之以鼻:“扯乱弹!柳木易长,又松又轻,遇水易腐,谁会拿它来作阴宅?柳市寿材用得最多的是油沙杉树,少部分用到香樟,楠木有几个用得起?”

    “我们这些杉树全是油沙杉树,油杉的特点是:入水则沉,入土难朽,香如梓柏,色如古铜。”

    柳腾耸耸肩,年轻人谁关注这个,还是别跟关注寿材的老人争论,他们是专业的。

    “我们竹千坪一半山一半水田,还算不错。往北里面接近花坪保护区的牛角岭、沙角岭有一分田都不错了。当年把树砍光了,几十年下来,就长了一些杂树杂草。”

    “岭上除了产一些棯子、五指毛桃、香草,偶尔还发现一些中药材,比如:金刚藤、金樱子、怀山、桑寄生、杜仲、三七、仙茅之类。我还看到过有人捡过脸盆大的灵芝。量不大难采集经济价值低,没有人理真是可惜了。”

    柳腾听得心里一动:“我们这些土岭能种三七、杜仲?”

    柳祖脑子特别活:“你有想法?”

    “有一点,只是想确认一下。”

    “我可以肯定!太奶奶是安兴县人,曾和界头李名医的女儿是手帕交,一起学过六年医。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你太奶奶到这一片采药。”

    “你太奶奶小脚走路困难,还是树墩儿的祖奶奶背着上山的。”

    “我们这片金刚藤、金樱子最多,也最麻烦刺多;挖到过大块的三七、杜仲,还挖过比较少见的天麻。”

    “你太奶奶啊!最厉害本事是泡药酒,当年老一辈的村里人,谁没受过她的恩惠。可惜,早年富贵,年老受难。”

    柳腾岔开话题:“太奶奶泡药酒的配方有留下来吗?”

    “有,在老屋一个箱子里锁着,里面全是你太奶奶的医书。”柳祖反应过来“你想酒坊生产药酒?”

    柳腾一本正经地纠正道:“是保健酒。”

    “这想法好。”柳祖挥手一指周围的山岭:“你要自己种中药材?”

    柳腾点头:“要想药材品质好,就只有自己种。反正这里全是荒山。租种百十个山头,足够用了。”

    “如何保证品质?再说有些药材要长五六年,甚至十年八年药效才好,我们是否等得及?”

    “我们有密阵。”

    柳祖一拍脑袋:“密阵以前充电困难,做酒头都不够用,就没得其它想法。用密阵确实能够加快药材生长,并且种出来的药材质量肯定好。”

    “问题是密阵的电量是否足以支持如此远的距离和范围?”

    “我现在在给妈写论文,一直在做更大更快的快充理论方案。在家用电压下,已经做到120W的快充功率。我在解决加大电压到380V,甚至更高的电压或更多电流通道的实验,相信不久会有结果的。”

    “没有影响到你的学习?”柳祖自嘲一笑“忘记你是千年老妖精了。”

    你更是万年老妖怪!

    柳腾愤愤不平。

    “今晚回去可以和你爸聊聊,事情轻重缓急要分清,不能太急于求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柳祖站了起来,指挥柳腾收凳子、水壶,披上外套。

    “从北面下,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好寿材。”

    先在山顶绕一圈,告诉柳腾那棵叫金刚藤,那棵叫金樱子,有刺小心别被扎到。

    杜仲、三七、天麻等多数中药材,不可能生长在向阳山顶,多是生长在山阴或山沟里。

    上山容易下山难,柳祖多条拐杖好点。柳腾就惨,既提水壶又提凳,一不小心摔了几个屁股墩,被杉木针叶隔着秋裤扎惨了。

    说不定回家还得让柳妈帮拨拨刺。

    杉木好是好,就是针叶讨厌。

    柳祖停在一棵风打折树头的杉木旁,指着上面附生绿色叶子的藤状物:“看到没有?桑寄生,主祛风湿、补肝肾、安胎、强筋骨,是味好中药。”

    柳腾无语:我只是穿越者,不是百晓生。

    再说桑寄生不是寄生在桑树上吗?

    这话不敢问,怕被骂知识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