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八十三章 口子菜 15

    青烟升起,厢房外一阵风吹过,屋内出现了五个鬼,居然都是官身。里面一位长相儒雅之人朝沐西拱拱手:“多谢姑娘!”其余几人也意思一下,一看就是应付。

    “没事,拿人钱财就要办事!你们慢吃,我就先下去了!”

    “慢走”

    沐西绝不想留在此处吹冷风,她一走,五个人便吃喝起来,“没想到我等还有机会再次这样吃喝,真是幸事幸事!”

    “要是以前这算什么?不过一些吃食!可惜时过境迁,那群不孝子早就忘了我!”

    “你还好有后人,可惜我已经断子绝孙了!”

    “不提那些事,喝酒!以后想吃再来!”

    “这姑娘有点意思,能跟鬼做买卖!”

    “不然我们哪有机会再次尝到人间美味!”

    “这菜还是原来的味道,就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现在冷热正合适?”

    “异人!自有她的门道吧!”

    沐西算是又进了一笔钱,就是没办法洗白,第二天天桥某处破房子前放了一个大瓷盆,里面全是饭菜。

    “快来看!今儿有口福了!”一声呼喊从各处角落跑出一群花子来,“这都是好东西,咋都不要了?”

    “这是故意送来的,还不明白?”

    “别是有毒吧!”

    “抓一只野猫来!”

    “先去禀告坤叔!”

    “对!先去禀告坤叔!”要饭的也有着严格的组织规矩,他们这一片的小杆头叫坤叔。

    坤叔是一位五十多岁,满脸褶皱,精瘦的高个男子。身上披了一件破羊皮袄,手里拿着一根蓝色标记的烟杆,这就是身份的象征。他管着这一片的乞丐,也管着外地进来的乞丐。

    “小虎,去拿个盆子”老乞丐蹲下用一根树枝翻了翻里面的东西。

    盆拿来,他捡了里面要吃的,其余的让众花子放心吃,如果想要死他们绝不会拿这么好的东西,他可不是没见识的人!

    一进腊月,周家就忙起来了,有时候同时去两家,家里女人孩子都要跟着干活。别的干不了,看锅煮肉,炖鱼,泡菜,摘菜,买菜订菜跑腿还是会的。沐西这边驴肉驴板肠卖得也很快,有的吃完带回家一块,有的拿回去送人,街坊四邻会客的也要两斤。沐西姐妹几乎天天在厨房忙碌,猪蹄是没时间做了,这阵子买猪蹄得不多,卖肉的那边便降了一文,沐西进了一车货收起来。这时代的猪蹄也是天然的好不好?机会难得!

    周维民是雷打不动回来都要给沐西挑水,即使再晚也去,这点沐西是很感动的。

    腊月二十六,维平成亲,周家请了同行做桌。沐西带着沐歌过去上了一百文的礼金,头天烘棚,师傅们提前将馒头花卷和炖的东西都要这天准备了。正日子就是上屉蒸就行,那样不至于手忙脚乱,灶眼不够。

    这时代成亲很繁琐,沐西看着周家上下忙碌就没多打扰。第二日早早就来了,她们与街坊四邻分到一桌,一旁的正好是陈太太。招待客人伺候茶水的是另一批人,好像大家各有分工又相互默契合作着。

    大院各家屋子几乎都摆了桌子,院子里搭了席棚,几个大灶同时蒸炒着,

    沐西还是第一次吃八大碗,先上桌的炸格渣盒、酱牛肉、芥末墩、松花蛋,再上的就是大碗扣肉、油焖鸡、筋头巴脑一大碗,三道菜上完却没再上。主食的馒头花卷,赵大娘一片扣肉夹进馒头一咬,嘴角流油。

    “吃吧!后面的且等一会儿呢!”陈太太道。

    沐西不明所以,但还是加了一片扣肉,扣肉做的香而不腻,肥瘦相得,咸淡正好,“好吃!”

    陈太太也吃了一片,基本上平均一人能吃两片,鸡肉也很好吃,很有鸡肉的香味,筋头巴脑是沐西的最爱。

    很快每样一尝,肚子都有底了,众人放慢速度等着下面的菜,陈太太才道:“下面是要菜”她怕沐西不明白解释道:“要菜是家里请了宫里出来人给的面子”

    “宫里出来的?”太监还是宫女?总该不会是公主阿哥吧?

    “有些公公上了年岁就出来住了,他们在里面过的什么日子不说,出来脖子都是朝上的,大伙也都给他们个面子,谁家办事都会请一请。请来宫里出来的坐席这家也算有面子。

    那些人也不白来,都是上礼,为了充面子给的不少,他露了脸,赚了面子,东家也不亏,两好并一好。所以咱们谁家办事能请来这么一两位也是有脸面的。

    东家为了尊重那些人都会让他们点上一两道菜,毕竟人家从里面出来的,见过世面,自然看不起咱们的粗茶淡饭,不过点出来不一定能做出来,这更显的那位有见识了!后面的菜该上还是要上的。”

    经陈太太这样一说沐西恍然,皇城根真是什么新鲜事都有!果然不一会儿就上了一道海带猪肚丝汤,据说是满汉全席里的一道,不知道皇上吃的是什么味,沐西觉得尚可,里面加了胡椒粉,微辣,酸咸,接着又上了一道据说叫菊花里脊的,沐西怎么看就是炒里脊。

    “吃吧!就是应应景,做太好了倒是落了那位的面子!”陈太太低声道。

    接下来继续着八大碗了,鱼和四喜丸子肯定有,大肘子,烩虾仁,烟笋焖豆腐,又上了四道炒菜,总之周家的菜是挺出条的,一桌十人,各个吃的肚子溜圆。

    吃完了赶紧走人,下一桌还等着呢!办席面就这样,吃的就是流水席。

    沐西看周家姑娘一个个忙的脚不沾地,带着沐歌过去帮着洗碗。“你们吃过没?”东家在客人没吃完前是绝不会上桌的,饿了只能吃口东西。

    “吃了个馒头,你们吃好了?”

    “吃好了”多了两个人干活麻利很多。一摞摞碗洗干净就被拿走,这是多桌?直到午后三四点了最后一桌客人才算走。沐西直了直累僵的腰,这活真累!

    晚上姐妹被留下吃面,收拾完大院子终于空落了,几个姑娘这才有时间见新媳妇余氏。新媳妇十七的年岁,一身红嫁衣,盘着头,上面一根银簪,一朵红绒花,人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倒是讨人喜欢的。

    从这天起,周家便多了一个媳妇。

    沐西家的另一间屋子也被收拾出来,铺了炕席、炕被,炕单,上面摆了一张小炕桌,下面是一对箱柜,一茶几两把椅子。

    烧了几把火,睡人是没问题了。姐俩屋子做了炕柜,箱柜,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小饭桌,平时吃饭写东西都可以。

    炕柜上给沐歌弄了一个镜子,小丫头很爱梳理头发了。马上过年,上街买了各式头花,沐歌全插到头上,弄得跟个花大姐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