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112章 眷村菜 6

    还有这事?沐西倒是不知道,听从了吴嫂的劝告,要供应的时候便多要了米。少要了面,何况家里还有粮食。男人不经常回来粮食吃不了的吃,若能换东西更好。

    那些身着黑蓝布衣裳的本地人用生硬的国语与篱笆墙内的女人沟通着,一板升大米换五个鸡蛋。可以换一担青菜,十个咸鱼。女人看到她们手里的粮食目光热切,就如饿了多少天的人终于看到了食物一般。

    身边的孩子黑瘦黑瘦的,有的就剩下一颗大大的头顶在脖子上,这样子太熟悉了,饥民!

    吴嫂忙点头,换!沐西换了十个鸡蛋,与吴嫂要了一担青菜。

    那些妇人换到米非常开心,带着孩子和换到的米粮笑着离开了那道篱笆墙。

    沐西给雨欣蒸了一个蛋黄,蛋清便用来炒菜。

    “今儿出去买菜了?”陆云泽看到青菜连吃了好几口,他们在指挥部还算好,下面的士兵吃的就是馒头白水。没钱!好在挨着海,偶尔弄点鱼虾,不然真的要天天馒头白水或盐水黄豆。

    “外面那些人挑来的,我用大米换了十个鸡蛋给雨欣,看着那些日子过的并不好。”

    “是不好,他们很多是渔民,现在军事管控,渔船不能出海,他们没收入,只能在海边和河道弄点东西,在有限的地方种点菜,粮食根本不长,岛上一下子增了150多万人,这个小岛根本承受不起。物资大多用于战备,百姓还有什么?他们很苦,真的很苦!咱们若没美援会跟他们一样,或许还不如他们,他们还有土地,咱们连土地都没有。”

    沐西的心沉了沉,真是兴也是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慢慢的,篱笆院内划出了一小块地方让外面的人进来做生意,主要是解决家属生活需要。那些本地人会给他们带来青菜,鱼虾,水果和干果。

    院内调皮的孩子用石子打那些外面的孩子,外面的孩子也会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他们。打打闹闹常有的事,外面的孩子经常吃亏便不敢再进来,里面的孩子怕出去被打一样不敢出去,相互仇视。

    孩子们的事不影响大人交易,但不是所有人家粮食富裕,慢慢的,用粮食换东西的少了,等男人们还是拿到津贴后更多的人是去用钱买。

    津贴少得可怜,女人们只能精打细算,每次青菜不过五毛钱的,五毛钱也就是一两把空心菜。

    沐西却是要鸡蛋和青菜,一样也不多买,多的都从空间补,这里只不过是个由头。

    眼看着就到了中秋,沐西将孩子给了吴嫂等人搭车再次去庙口买吃食,买材料。奶油螃蟹,清蒸鱼,烤肠,竹筒饭,妈祖酥、继光饼、乌鱼子、凤梨酥……各种各样小吃,回来抽空去空间做了十几道其他凉热菜。

    中秋节家家想尽办法多做俩菜,买上一斤肉,有的做了饺子,有的做了包子,有的炒了肉,做了丸子。

    为了省肉,做丸子要做成狮子头,里面加荸荠或馒头渣,用油一炸,再烧一下,就是狮子头。周嫂更会想办法,家里两孩子,少了不够,炒了一盘白菜加上几个狮子头上锅一蒸,味道一样的好,端上来就是一大盘。

    为了吃真是各显其能!不过就是一斤肉,多了谁家也买不起!

    沐西也做了狮子头,里面放了荸荠,口感更脆,个头做得小,一做就是一小盆,招呼着周嫂家的俩孩子,吴嫂家的晓刚闻着味过去得到两个边吃边跑。

    毫无意外,刘东军过来吃的,一盘花生亩,一盘狮子头,一盘烧鱼,一盘青菜。陆云泽招呼着俩隔壁,既然是团圆的节日不如三家一起吃,算上刘东军父女四家了!

    于是四家拼了一个大桌子,四家的饭菜拼到了一起。越是这样的日子人越想念自己的亲人,家乡的爹娘你们可好?你们是不是一样在想念着你们的儿女?

    清凉的夜,人越发的思乡。最快乐的就是孩子们,难得有这么多好吃喝。

    “我谢谢你们,真的是谢谢你们!”刘东军喝得有点高,感谢了众人,看着闺女傻笑,最后被陆云泽扶回了家。

    沐西给陆云泽用了一点迷药,忙给那几位大神摆上供奉。“几位大神,祖爷爷,不是小女子不虔诚,真是没办法!你们赶紧吃吧!这里人鼻子比狗的还灵。隔着几排房子就能问道香味,你们赶紧吃啊!”

    庙口的小吃都端上来了,加上以前存的东西,也是满满一大桌子。

    “丫头受罪了!不过这烤肠味道挺好”沐清远念叨着沐西受罪,嘴巴不停地尝着这那。

    “我是再给丫头集功德!”孟婆加快了速度,真是至味在人间啊!便宜你这个丫头了!

    雨欣跟了沐西三个月,孩子明显胖了,刘东军欢喜的同时将自己有限的津贴全给了沐西。

    算了,要吧,就这点钱哪里够养孩子的?天天奶粉鸡蛋的!沐西要了钱,还要顺便管几顿饭,真是上辈子欠他们的!

    “吴嫂,你说给刘东军找一个外面女人怎么样?就用粮食换,刘东军父女俩的粮食可都没动呢!”沐西过来跟吴嫂商量,因为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开始犯困,没精神,等出现晨吐后,再算算例假的日子知道自己肯定怀孕了。

    “应该可以,不过过来就当后娘,这人就要好好找找,怎么着雨欣也是咱们大伙帮着拉吧了几个月,这娘是一定要好好找。”

    沐西的闽南话算是拿得出手了,她拜托了一位卖菜的阿婆,一袋米,能不能换一个媳妇?

    “能,换得!换得!”阿婆连声道,一袋米已经很贵了,有的是人家愿意用闺女换,尤其家里有养女的。

    准新娘果然是个养女!女人很瘦,五官很像漳州人。姑娘与跟来人家人说闽南话,这里只有沐西能跟她交流。

    “沐西。你问问他们,咱们用一袋米换了这女人,以后跟那家还有没有关系?”吴嫂子怕牵扯多以后麻烦。

    对方的回答是只做亲戚走动,没事不会来。几个女人凑一起商量“还要走动?真怕这女人吃里爬外,将家里东西都倒腾给娘家。”大伙担心的有道理。

    沐西问那个带来的女人:“以后你还会与娘家有来往吗?”

    女人怯怯看养家人,又看这边,摇摇头,“以后我就是这里的人,不回家!”

    “若她男人不喜欢与我们走动就不走动!”养家着急事情达成,忙保证。

    最后的主意还是要刘东军拿,几个操持的嫂子将顾虑说了一遍,刘东军却没那么多心思,看看那女人,又看看沐西怀里的闺女,“就麻烦你为嫂子帮着给她弄身衣服吧!”

    这事就这么定了,雨欣的后娘被养家用一袋米换进了篱笆墙内。刘东军的婚礼算是大伙帮着办的,女人们操办了一桌很简单的饭食,请几位朋友喝顿酒就算完了。新娘来什么也没有,还是沐西用刘东军给的津贴帮着新娘做了两身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