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123章 眷村菜 17

    刘嫂家的大儿子刘立雄在眷村也是一霸,那打架算是一把好手,只是这次父亲出事人一下子被迫长大不少,但少年桀骜不驯的眼神依旧。小儿子刘镇雄别看年龄小,那在小孩子群里也是大哥级别的。就是吴嫂家的晓刚那是打心底佩服的人!

    两个女儿却是乖巧的随了刘嫂,老大巧珍炕上地上都是好手,老二巧云那就是个文静的乖乖女,大家都熟了,雨欣跟巧云、晓华都成了好朋友。

    刘嫂是地道的北平人,丈夫是河北人,在她心里好吃总不过是饺子,年三十不还要吃饺子吗?她就想做出最好的饺子来。而吴嫂的饺子做得也是很不错的,陈三妹的云吞做得一样地道,所差的就是马大丫不怎么会,不过她也有自知之明,别的不说,擀皮是一把子好手。

    “沐西啊,我觉得还是你过来帮我们把把关,不然我们心里没底“吴嫂道,她知道沐西做饭好吃,她们既然想赚钱肯定要把饺子做好吃了才能卖到钱。

    “嫂子,放心啊吧,这几天我会天天去,直到你们定下饺子种类。”

    “有你在我就踏实!”吴嫂道。

    “听说你做饭好吃,这次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刘嫂非常感激沐西,沐西的摊位租给他们比别人便宜不说还是后付钱的,这绝对是想帮她们。

    “沐西!”马大丫感动地流下眼泪。

    陈三妹想说什么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喏喏半天才道:“我们的饺子你就随便吃,不光你,还有文涛,你们一家的饺子我们包了!”

    “对!你们一家想啥时候吃就过来!”

    沐西笑着答应,四个固定摊位起码解决了十来家的问题。其余的真的无能为力,即使能她也不敢露富了。

    饺子统一的认为必须有:猪肉大葱、猪肉白菜,羊肉大葱,荠菜馅,芹菜馅,西湖馅,韭菜馅,三鲜馅,酸菜馅,韭黄馅,茴香馅,香菇馅的最好吃,当然根据季节再做调整。

    吴嫂的白菜猪肉、猪肉大葱是最拿手,那饺子做出来就是味美水灵好吃,刘嫂的荠菜、芹菜、茴香的最好吃,听说她丈夫最喜欢茴香馅和芹菜馅。一说起饺子,坚强的女人眼里有了泪花,但很快掩饰过去,好在人还活着,只是关在里面。

    “活着就有希望,以后松动了我去给他送饺子去”刘嫂露出一抹微笑道。

    桌子和长凳是请人做的,锅碗瓢盆和第一批进货的钱是众人凑的,好在没进多少东西,除了猪肉还都是便宜货。“妈妈水饺”就在几天后的中午开张了。第一次做的不多,只在宣传,还有一些小饺子可以尝。

    庙口是人流最大的地方,往来什么人都有,当地人还真没有吃饺子的习惯,南方人更喜欢云吞之类的东西,看看饺子连尝都不尝就走。那边徐嫂等人的面已经开张了,他们做的是融合了多地特点口味的排骨面、榨菜肉丝面,素汤面,海鲜鱼丸面等等。

    便宜的有素汤面,说是素汤,那汤也是熬了猪骨头的,只是面里除了几根青菜没别的东西。但味道却是定好,价钱便宜实惠。想吃肉的有排骨的,牛肉的,肉丝的,香喷喷一大碗,却是很诱人。

    几位妈妈天南海北,面做的有北方的劲道,南方是爽滑,她们实验的时候沐西吃过一次,她最喜欢的就是鱼丸海鲜面,鱼丸味道鲜美,弹性十足,面条更是劲道不失弹性,尤其用鱼骨扇贝干鱼等吊出来的汤很浓,很鲜,这样的面没生意才怪!

    眼看着那边一碗碗的端面,这边热腾腾的饺子慢慢变凉,几个女人焦急万分。吴嫂和马大丫端着盘子站在街上向过路人一个个推销着。

    “尝尝我家的水饺,真的很好吃,很多种馅”

    对方只是摆手走过。

    陈三妹憋了很久才鼓起勇气端了几个饺子跟着去宣传,她的语言与当地人沟通着很容易:“不要钱,白吃的!”

    终于有人愿意坐下吃了,每种馅一样一个,来人是买卖人的样子。每样都认真尝后才道:“那个虾仁的怎么卖?”

    激动地几个女人忙道:“一份五块,二十个”

    “好,给我一份”

    五个女人众人露出欣慰的笑容,马大丫一甩擀面杖,饺子皮一个个飞出来,沐西也帮着擀皮,两人正好供三个女人包,这边包着,那边刘立雄烧的大锅水已经开了,巧珍帮着招呼客人。

    男人看着女人们带着喜悦忙碌,心中更多了同情,他知道这些人是外省人,是军人的家眷,出来讨生活也属不容易。

    一盘热腾腾的饺子,一碟调制的三合油,“请慢用”

    “谢谢”男人吃起来,三鲜馅主料:猪肉、韭菜、鸡蛋、香菇、虾仁,妈妈水饺里每一个饺子都保证有一个虾仁在里面。调制的汤都是沐西帮着吊的高汤,那一口下去就是水嫩多汁,爽滑。

    男人吃一口不住点头:好吃!

    那边刘嫂继续去招揽顾客,有的人看有人再吃过来问:“怎么样?好吃吗?”

    “你尝尝吧,不尝要后悔的”男人道。

    旁边又多了一位客人,桌上坐上几个后愿意品尝的人就容易说动了。马大丫的面皮越飞越快,看着客人过来心中高兴,干活就起劲。多一位客人赚钱的机会就多一分,她要养孩子啊!

    中午过后客人稀少了,女人们欢快地数着钱,还不错,一个中午就卖了一百块,除去成本还能剩一半。

    丁凤荣跟几个妈妈过来问她们怎么样,她们算是开张了。一碗云吞吃不饱的就加上一盒菜饭或腊肉饭刚刚好,当然也有只要一盒菜饭的,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口味不同罢了。

    沐西也说了这边,只是开张了,还没多少生意,徐嫂的面卖的最好的,一个中午居然卖两百多块。卖了就好,有生意就有希望。

    女庙口最热闹还是晚上,人们抓紧时间休息,到了四点上钟切菜活馅和面,一阵紧追慢赶地忙碌,随着客人上门,来吃的多起来。他们不一定有多喜欢,一种新鲜食物出来总要尝尝,抱着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

    晚上一直到九点左右人才陆续少了,收摊回家。疲惫的女人们顾不得数钱洗洗躺下睡了,沐西和吴嫂也在新建的简易房内睡下。这几天孩子就交给周嫂了,她们总要将开头干好才能喘口气。

    沐西跟着忙了五天才回去的,头三天大家吃个新鲜,第三天几乎是小高峰。过了三天后人陆续稳定下来,喜欢的就是常客,不喜欢的也就不来了。加上时而出现的新客人,生意却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