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阴阳界
繁体版

第126章 眷村菜 20

    就如陈妈妈说的,雪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梅干菜便是腌制的雪菜晒干后的样子,用它做包子,做馅饼,做豆腐包,做扣肉都别有风味。

    关键就是菜!没用沐西提,陈妈妈就主动提出教她做腌雪菜晒梅干菜。雪菜最好用九头芥做,眼下这个季节没有可以用油菜和小白菜。做雪菜只需要菜和盐罐子,用料就是这么简单。

    沐西跟着陈妈妈去选菜,高雄的菜明显比基隆的品种多,价钱便宜,主要是这里有土地,不像基隆山地多,几乎没耕地。

    “我们都去老丁那里买菜,他的菜好,给我们的价钱也便宜”陈妈妈道。

    老丁?沐西想到来这里种菜栽树的老丁,过去一看果然是老丁。相互寒暄后老丁得知他们过来是十分高兴的,菜不但没要钱还给送了过去。

    原来老丁与另外几个老兵的土地就在附近,果树种活了,只是没结果,他们便种菜过来卖。来了肯定要留饭,老丁却说山上还有伙伴,等改天一起过来。

    “他们这样也好,总比在荣养所闲着无聊强”陈妈妈道。

    “有事做是很好”沐西问她们都做什么,家家没收入日子很难熬的。

    “我们也是刚过来安置不久,以前就做梅干菜雪菜去市场卖,有些老乡喜欢这个味,卖几个钱倒是可以糊口,没想到一代代传下来的家乡菜救济了我们。”

    沐西想到吴嫂那些人可不就是靠着带来的手艺在养家糊口?

    腌制雪菜很简单,青菜洗干净风半干,腌制前用手揉出里面的汁水一层盐一层菜码放缸内,“我们老家都是男人光脚去踩,腌菜看着简单,其实也是技术活。只要踩出来的菜才好吃入味。”陈妈妈解释道。为什么不用女人?估计是女人的力气太小。

    等男人们回来陈妈妈指挥着陆云泽去踩菜,陈先生还去做示范,等里面出现了汁水后才压上石头封缸,等半月后就能吃到雪菜了。腌好的菜晒干就变成金黄色,就是长吊干菜,还可以切短了做,叫短吊干菜,都属于梅菜。

    雪菜着急吃就用爆盐,直接将洗干净的雪菜切段腌制,挤出水分就能炒菜,不过这样不如经过腌制后的味道好。

    陈妈妈送给沐西一碗用猪头肉炒制的霉干菜,平时佐饭非常好。吃一次蒸一次,越蒸越香。雪菜不管是做菜做汤都是上上之选,而且与很多食材都是最好的搭档。

    沐西跟着陈妈妈学做了梅干菜包子,馅饼,豆腐包,吊汤。用雪菜炒豆腐,炒毛豆百叶,炖鱼,做年糕……

    文琪小奶包自此就闻着各种味道一天天长着,可能是香味刺激了小丫头的味蕾,自此一个小吃货诞生了。

    沐西准备了一桌还算说得过去的饭食招待老丁几位老兵,菜的口味尽量附和几人的家乡口味。

    老兵在山上日子难一点却是清静自在的,等果树结果子了便有了收入。老兵即使要了土地依旧没放弃回家的念头,“就是我们死在这里若有一日能回去请把我们的骨灰也带回去,文涛啊,若你爸爸做不到,伯伯就将这事托付给你了!”老丁喝多了,对文涛念叨着。

    “丁大哥,放心吧,你们好好活着,我保证你们都能回去”沐西心酸,如果身体可以,他们的确都能回去,只是要等三十来年。

    听到回家,男人们脸上泛起笑意,每逢他们站在山上就会看向遥远的家乡方向,越是孤独越是想家,没有什么能割舍那份思乡情怀。

    老丁他们在山上种了很多辣椒,他们来的里面有很多是川贵人,他们喜欢吃辣,他们就种辣椒。这次老丁给沐西带了很多辣椒,自家吃不完便送给左右前后能吃辣的。陈妈妈也顺便帮沐西介绍了几位四川贵州的妈妈们。

    四川人吃不了便做成了泡辣椒,沐西收到了对方做的泡辣椒,她和孩子是不吃,陆云泽却是喜欢,真是来了台湾口味都变了。

    但是贵州人送过来的酸汤沐西是实在接受不了,太酸了,还有股怪怪的味道。原来酸汤是贵州人主要的调制品,酸汤又分很多种,民族不同,习惯不同,做出来的酸汤各有不同。最有名的还数苗族的酸汤鱼。

    尽管看着他们吃的很欢,沐西依旧无法接受那酸酸的味道,两个孩子直咧嘴,“干妈,还是咱们家的饭菜好吃,这个味道好难闻”雨欣小姑娘一脸嫌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常年阴雨,交通不便,盐巴比金子贵,加上湿热,酸辣便成了那里的饮食特点。不喜欢咱们就不吃了,改天我们做牛肉面”

    一听牛肉面,两孩子都笑了,牛肉面真的很好吃,尤其妈妈做的。

    美援里有牛肉罐头,沐西便偶尔给孩子们做牛肉面。只是牛肉需要处理一下,不然味道不尽如人意。闻着沐西家的味道,附近的跟着沐西学做起了牛肉面。只是各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做了改变。

    四川的沈妈妈加了辣椒豆瓣酱,贵州的韩妈妈做出来是带有酸辣味,江浙的陈妈妈继续用雪菜与牛肉搭配,总之各家的牛肉面有各家的味道。可能也只有中国人的变通才发明出这么多味道来。

    沐西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任务,四川的回锅肉,老皮嫩肉,和砂锅鱼头还没完成。砂锅鱼头东西南北都有,做法类似,只是在调味方面有所差异。西南自然要融入辣,东北自然是浓香,江浙广清淡。

    不管什么口味,鱼头去腥基本一致,一点盐,一点料酒酱油将鱼头腌制后下油锅炸制金黄备用,辅料南北几乎离不开豆腐,可能是豆腐与鱼头搭配最好,南方南豆腐,北方北豆腐。

    一只砂锅,葱姜爆香,加入高汤炖制鱼头,水开加如焯水的豆腐。做砂锅鱼头不需要多少调味品,只需要盐、料酒和一点糖,鱼头熟透加上葱花即可。有的人喜欢里面加几刀白菜块一起炖,有的喜欢放一把宽粉,总之按个人喜好。

    沐西向厨艺颇好四川妈妈学做这三道菜,食材普通便宜,沐西都是带着材料上门求教。几位四川妈妈们自然欢喜,客气几句便将各自拿手菜一一展示。

    沈妈妈在炖制砂锅鱼头的时候的确加了辣椒,与葱姜一起爆炒过的,没有高汤,只有清水,清水煮出来的鱼头汤色奶白,别有风味。为了增加食用量,炖煮的时候是一定要加豆腐白菜的,如果有冬笋还要放入冬笋,香菇木耳的就看着放,这样就煮出满满一锅菜来,足够一家人热乎乎吃上一顿。